爺臺山戰斗 - 張宗遜
爺臺山戰斗
一九四四年三月,中央軍委為了推廣三五八旅的練兵經驗,決定在中央黨校學員中抽調營團軍事干部八九十人成立軍訓隊,調我到軍訓隊工作。軍訓隊主任是徐向前,教員在學員中選軍事理論基礎好的解方、王智濤等擔任,學習期限六個月,到九月結束。我們除在軍訓隊搞實際訓練外,還編寫了由單兵到連的技術戰術訓練教材,可惜底稿沒保存下來。黨中央和軍委領導對軍訓隊的教、學員都很關心,結業時,朱總司令、彭真同志都到場講了話。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聯防軍在延安召開了模范學習者代表大會。三五八旅的代表在會上作了三大技術和戰術表演,受到與會的領導和其他代表的好評。
一九四五年四月下旬,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我參加了大會,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三五八旅的七大代表是早在一九三九年八月,部隊從冀中返回冀西整訓時選的。從整風學習開始各根據地的代表已陸續來到延安,大多數住在中央黨校參加整風學習。會議期間,我們主要是學習領會七大的文件精神。
一九四五年七月,抗日戰爭已接近最后反攻階段。四月,蘇聯廢除了蘇日中立條約;五月七日,德國法西斯無條件向盟國投降;日本帝國主義者也處在接近覆滅的境地。為了準備配合全國向日軍舉行反攻,擴大抗日根據地,晉綏軍區組成了三個二級軍區,即呂梁軍區、雁北軍區和綏蒙軍區,賀、關命令三五八旅迅速趕回呂梁山區。我令七一六團于七月十日先行出發,旅直率七一五團、八團于七月二十四日出發。
七月二十六日,旅部進到甘泉、接到聯防軍司令部通知:國民黨軍隊向爺臺山進攻,關中地區形勢危急,令三五八旅急速增援爺臺山地區。我即令七一六團在延安地區集結待機、旅部率七一五團、八團經三天急行軍趕到關中淳化鳳凰山、照金地區集結。
原來,國民黨軍隊為了篡奪人民抗日的勝利果實企圖奪取關中解放區,箝制陜甘寧八路軍向日軍的反攻、進而發動全面內戰。從七月十五日開始,胡宗南將河南前線、黃河防線和駐西安等地的國民黨軍西調,在邊區邊境的淳化、耀縣、同官(今銅川)、旬邑等地集中了九個師的兵力。七月二十一日,國民黨軍暫編五十九師、騎兵第二師突然向關中軍分區淳化縣的爺臺山等地發起攻擊。
關中分區保安縱隊和警一旅及新四旅一部英勇自衛,陣地巋然不動。二十三日,國民黨軍預備第三師也投入進攻。我軍堅守了七天,終因寡不敵眾,于七月二十七日,奉命撤出爺臺山及其以西的四十一個村莊。國民黨軍隊占領了邊區的寬一百里、縱深二十多里的地方,企圖繼續北犯。
這時,賀龍、徐向前、肖勁光、關向應等七人通電全國,宣布淳化事變真相,要求國民黨軍隊立即停止進攻,撤返原防地;并主張組織公正的社會調查團體,考察真相。八月二日,《新華日報》又發表了《吁請調查淳化事件真相》的社論,新華社也接連發布和報道了大量消息,揭露國民黨的內戰陰謀,贏得了全國各界輿論的同情和支持,首先獲得了政治上勝利。
聯防軍司令部遵照中央軍委命令,為了制止內戰,收復失地,成立了爺臺山反擊戰臨時指揮部。
由我任司令員,政委是關中地委書記習仲勛,副政委譚政,副司令王世泰、王近山、黃新廷,參謀長張經武(未到),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指揮部設在馬欄。抽調新四旅、教導第一旅、教導第二旅和三五八旅共八個團參戰。
臨時指揮部決心在敵立足未穩之際,集中優勢兵力,全殲爺臺山守敵,打擊敵人的氣焰。決定新四旅五個營配山炮一門為主攻部隊,警備第一旅第三團配合,消滅爺臺山、老莊、宋家洼之敵,爾后擴大戰果,收復全部被侵占的村莊;三五八旅為第二梯隊,集結于鳳凰山、照金地區機動,必要時可以越境作戰,但不宜突出太遠,得勝后迅速撤回準備打擊反攻之敵;教導第一、第二旅集結在嶺灣、上畛子地區,為戰役預備隊,并嚴密監視東、西兩面之敵,保障我軍后方安全。
各參戰部隊在馬欄集結后,臨時指揮部召開了營以上干部動員大會。主要講了我軍作戰意圖和戰役戰術方面要注意的問題,要求各部隊密切協同,隱蔽接敵,速勝速決。
八月七日,部隊從馬欄出發,向預定作戰地域前進。臨時指揮部也從馬欄村移到距爺臺山二十里的鳳凰山下的免鹿村。
爺臺山位于喬山山脈的南端,海拔一千三百一十三米,地勢險要,易守不易攻。國民黨軍侵占爺臺山后,大肆抓民伕,搶修了大小十多座碉堡和一些掩體、塹壕等工事,其中尤以主峰的碉堡最大、工事最多,妄圖固守。國民黨軍還在耀縣、淳化、邠縣、中部、石堡、興平、西安等地集結重兵,作為戰役預備隊,準備再次擴大進攻。爺臺山上駐守的是胡宗南的暫編五十九師三團的四個步兵連,一個重機槍連,一個重機槍排。主峰內是暫編五十九師的所謂“常勝連”-三團二營四連,配備輕重機槍七挺。
八月八日黃昏,部隊向爺臺山敵人前沿陣地運動,進入沖擊出發陣地。午夜,反擊戰總攻開始,各部隊全線出擊,向爺臺山敵人展開了猛烈進攻。國民黨軍依托工事,憑險據守,負隅頑抗。戰斗到九日凌晨四時,只新四旅七七一團攻占孟戶原、熊家山兩陣地,殲敵一部。其他部隊的攻擊均未奏效。為了迅速解決戰斗,臨時指揮部命令三五八旅投入戰斗。
三五八旅黃新廷旅長即令第八團投入戰斗,并集中全旅的山炮三門、兩個團的迫擊炮八門,集中火力壓制敵人。九日上午十時,第八團二營六連在炮兵火力支援下,以迅速猛勇的動作,沖進敵人碉堡的外壕,戰士尹玉芬首先登上敵人碉堡。二營的其他連隊及新四旅十六團一營緊跟著沖上去和敵人展開手榴彈戰和拼刺刀,經反復沖殺,至下午兩點全殲爺臺山上的守敵。第八團三營和警三團同時攻克老莊子、宋家洼等五個碉堡。其他部隊也乘勝擴大戰果收復其他被占的村莊,殘敵逃出邊區以外。
十日全部戰斗結束,收復了爺臺山等全部失地,全殲入侵的國民黨軍五個連及一個營部,斃傷敵一百余名,俘敵營長以下三十六名,繳獲輕重機槍十九挺及大批彈藥。這次戰斗對三五八旅來說是兩年冬訓成績的實際考核,步兵對炮兵的精確射擊非常滿意,炮兵稱贊步兵能利用炮火支援的效果緊跟著勇猛前進;步兵表現了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和熟練的投彈、拼刺、抵近射擊的技術,戰俘們都說八路軍的刺刀、手榴彈厲害。
戰斗結束以后,所有部隊仍嚴陣以待,預防敵人新的進犯。八月十二日,美軍調查組來到爺臺山進行了所謂“現地調查”。
由楊尚昆等陪同,黃華、馬海德作翻譯。美軍調查組無非是想尋找一些指責八路軍的口實,然而陣地上到處殘留著國民黨軍的印著美國制造英文字樣的彈殼和彈藥箱,還有我們繳獲的美式武器。這樣的調查結果,使調查組掃興而去。
八月十四日,我軍打掃了戰場,掩埋了犧牲的戰友,召開了追悼會和軍民聯歡晚會。此后,臨時指揮部奉命撤銷,我隨三五八旅仍按原計劃向晉西北前進。
注:
張宗遜(1908-1998),陜西省渭南縣(今渭南市)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紅軍軍長、紅軍大學校長、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兼富甘警備司令、八路軍120師358旅長、爺臺山戰斗指揮部司令員、指揮爺臺山反擊戰,挫敗國民黨頑軍對陜甘寧邊區的進攻。第一野戰軍
第一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北伐戰爭、秋收起義、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冀中抗日、百團大戰、解放西安、解放蘭州、解放青海等戰斗。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軍校部部長、總后勤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