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但很多人都只知其名,沒有真正看過這本書。老嚴仔細鉆研過這本書,里面的大多數內容都能背出來,尤其是關于今后的預言的部分。
老嚴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推背圖》雖然各種藏著掖著,但是每一則預言大體是一件什么樣的歷史大事,還是很明確的。而且把這些預言聯系起來,完全能夠看懂趨勢,那就是終將實現天下大同,但那是很慘烈的結果。到天下大同的時候,這個世界的人類所剩無幾了。
當然天下大同距離我們還很遠,我們不必關注,或者說不必重點關注。然而其中第45象,按道理說距離我們是比較近的,甚至本文的讀者中有可能會親身經歷。然而對這一象的解讀,卻有著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大體上分為三種,一種認為是第2次中日戰爭,日本戰敗滅國。另一種認為是第3次世界大戰,而對世界大戰結果的分析又有多樣。第3種則認為是日本火山爆發,導致島嶼沉沒。
按照《推背圖》的套路,主要預言的是中國的事情,并非中國的歷史,如果深深影響到了中國,那也會講到。但是在44象之前只有一則,也就是第38象,預言了第1次世界大戰。而預言的方向,“境外何殊在目前”,講的是對中國的影響。中國雖然沒有直接參加第1次世界大戰,但是給中國帶來了五四運動,影響其實是翻天覆地的。這段歷史大家都知道。
根據這個套路來分析,就算未來日本爆發了火山,只要對中國的影響不是翻天覆地的那種,《推背圖》是不會管的。所以這一個方向可以不去分析。那就只剩下兩種可能。不過我們在分析之前,還是先把《推背圖》的原文展示出來。
這一象的圖片,是兩個人用紅纓槍挑著太陽,自東往西行走。我們一般都會認為太陽指代的是日本,既然中國是主角,那兩個士兵就應該是中國人。這個圖片一般讓人認為中國征服了日本。
讖語是這么說的:有客西來,至東而止,木火金水,洗此大恥。
既然是以中國為中心,那么有客西來應該指的是西方有人來。至東,不能理解為到了東方,因為東方是一個絕對性的概念,應該理解為最東方。而不管從國際日期變更線來說,還是從唐朝時候的視野來說,最東方都是日本。如果以中國為中心,說有人從西邊來,越過中國到達了日本,那是說不過去的。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哪能讓人拿著兵器的人輕易穿越!
所以這可以做一個省略句的理解。就是說在有客西來的時候,我們到最東邊。如果是這樣的話,涉及到的單位(或者國家)就比較多了。木火金水4個字,人們的意見比較統一,都是認為《推背圖》的作者暗示我們,五行缺土,也就是土地沒有了。但到底是誰的土地沒有了呢?后一句,恥,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第1次中日戰爭,中國大片土地被日本占領,所以雪洗的是這一次恥辱。
再看頌言:炎運宏開世界同,金烏隱匿白洋中,從此不敢稱雄長,兵氣全銷運已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