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修仙式借債
這幾天網上有很多罵許家印的文章,我就不罵了,總覺得罵得不如別人好,還是聊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許家印怎么能借到那么多錢?
兩萬多億!準確的說是2.4374萬億!放在世界各國GDP排名,大概能進前五十,真的“負”可敵國。
他怎么能借這么多錢?真如網上所說,是監管不到位嗎?又或者純粹上面有人?
首先要澄清一種觀點,恒大所欠的錢并非全部來自銀行。事實上,銀行大概借了它3千億左右,剩下的負債中,供應商大概有9000億,商票大概2000億。
除此之外,還有信托、資管、小貸等各種奇奇怪怪的非銀行借貸。
如果要給借錢這事定級,人類大概可分練氣、筑基、結丹、封神,多數人終身進入不了練氣,開口都困難,欠點錢,總有負罪感,巴不得早點還上。
少數人能到筑基,借錢有負罪感,但并不妨礙他們借錢,而且借了也不急著還。
鳳毛麟角能結丹,借錢沒有負罪感,借到就是賺到,當老賴那是理所當然的。
絕無僅有的能封神。這類人把借錢變成一種恩賜,不但不會有負罪感,還有救世心理。而且,這類人借錢技能已經點滿,幾乎無往不利。
借錢給他們的人還感覺自己賺到了,甚至打心眼里感謝對方找自己借錢。
許家印就已經在借錢的路上封神。
許家印的第一桶金要追溯到1998年,那一年,亞洲剛剛經歷金融危機,一片狼藉。
彼時,廣州有一個項目,叫“金碧花園”,急需人接手。
這個項目有點偏,原本是廣州海珠區工業大道舊農藥廠的一塊改造用地,受金融危機影響,開發停滯。要開發,就必須有大筆資金注入。這時,許家印出現了。
但許家印沒錢(相對來說),僅有的600萬還是用最樸素的方式借來的。在一片哀嚎的市場氛圍中,許提出,以分期開發的手段,先用500萬買下其中一期,剩下的土地款分期付款。
這一方案在當時屬于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這里要提醒,中國在金融領域開放是有過程的,很多在今天看來,或者說在成熟金融市場看來很初級的操作,在當時的中國市場卻是開天辟地的創舉。
也正是這開天辟地的存在,讓中國交了不少學費。
02鬼馬金融
1998年,許家印憑借練氣期的借貸方式,從“金碧花園”挖到第一桶金。他用借來的錢分期買下4.7萬方土地,再通過銀行抵押土地借來開發資金,然后很快開發出第一期,并以極低的價格賣出。
當時,2800元/平米的價格直接引爆市場,在一天內售完,回籠資金8000多萬。
有了第一個樓盤的成功經驗,許很快掌握借雞下蛋的竅門。用分期付款拿地皮,用地皮抵押借來資金,開發的樓盤快速賣出,迅速回籠資金投入到下一期。
這一階段的許還有借了錢要趕緊還的羞恥感,找的冤大頭主要是銀行。
但是,08年以后,許家印進入下一階段,成功“筑基”。
08年次貸危機不僅給美國一記悶棍,也給剛剛摸到市場經濟門檻的中國敲響警鐘。
以前,銀行放貸給房地產公司那是最安全,回報率最高的投資,08年以后,中國這個金融初哥忽然意識到,房地產特么也有雷??!
于是,銀行信貸開始收緊。
08年的許家印正在香港陪大佬打牌。人家打牌是為了贏錢,他打牌是為了輸錢,哄人高興。
08年的許家印在香港上市失敗,資金出現困難,不得不到香港拜碼頭,拜碼頭的方式就是陪大佬打牌。后來是眾所周知的頂級豪門注資,幫助許熬過危機。
在這一過程中,許家印被醍醐灌頂,借貸的思路打開了,頓感天地寬。
是啊,為什么一定要找銀行借錢?
同期,中國金融市場再次迎來變革,信托產品、地產基金興起。
這里提一嘴信托公司。大家知道,此前杰克馬曾諷刺中國的銀行像當鋪,必須有抵押才能放貸,不利于市場活躍。你看我,給身份證就放,是人是鬼都給,多靈活?如果說杰克馬瓦解的是小額放貸門檻, 那么信托公司擊潰的則是大額放貸門閥。
借唄能讓個人輕松拿到小額貸款,而信托公司則讓大企業獲取資金更加容易,當然,利息也更嚇人。
為了減少風險,銀行不能隨便貸款給房地產公司了,但銀行理財是剛需,一般的投資回報率根本滿足不了銀行需求,怎么辦?
一方面是房地產公司嗷嗷待哺的資金缺口,另一方面是限制貸款出現的資金堰塞湖。
很快,大聰明們想到,銀行資金可以繞過監管,通過信托公司變向給地產公司發放貸款啊。具體操作是,銀行用表外理財資金購買信托產品,再通過信托公司把錢放給房地產公司。這個過程中,雖然本質是銀行的負債,但是帳上是資產,理財資金并不顯示為銀行的負債,完美!
這便是“影子銀行”邏輯。
大家別小看這一變化。首先,民眾天然信任銀行,哪怕利息低一點,都愿意把錢放在銀行。
但信托路子野?。⒖冀芸笋R的操作,是人是鬼我都敢給??!
最關鍵是,回報率高!當時信托放給房地產企業的利率動輒超過20%!你別嫌貴,還不打折。
也就是說,當儲戶在銀行因為搶到5%回報的理財產品而歡天喜地的時候,銀行轉身就可以通過信托公司按照24%的利率放給房地產公司。
這個過程中,作為二傳手的信托公司賺了個盆滿缽滿,銀行也吃得滿嘴流油!
這里二次提醒大家,不要對信托和銀行抱有敵意,因為金融的本質就是放貸,追逐更高利潤是資本的天然屬性,除非你不玩這個游戲。
觀云分析這個也不是為了讓大家抵制金融,只是想告訴大家,中國在金融開放的路上歷經坎坷。
03瘋狂修煉
從08年到12年,各種信托產品、地產基金野蠻生長。對許家印來說,雖然融資成本高了些,但好歹不用求爺爺告奶奶了。
此階段,許家印的桌上擺滿了各種信托公司的名片,每次缺錢的時候就翻名片,打電話請人出來坐坐。
江湖傳言,那時,許每天晚上都至少安排四場應酬,一周至少五場KTV,皇家禮炮兌蘇打水,這也算天賦異稟了吧。
言歸正傳。在許看來,按照快進快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操作,把杠桿玩得飛起,多個樓盤同時開搞,24%的借貸利率也不是不能承受。這就是神奇的房地產市場配神奇的金融資本。
但是,對于政府來說,影子銀行的危害是巨大的。因為這實質上是一種監管套利,但凡學點金融知識的人都知道,任其發展下去,必然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更何況08年美國才為此付出過慘重代價。
于是,2013年銀監會重拳出擊,發布8號文,限制銀行理財資金池購買非標信托的比例。
三次提醒:放貸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職能,追求利潤是資本的天然屬性,但并不意味著政府喜歡看到銀行等金融機構掙錢。
因為金融機構太掙錢,意味著企業融資成本高,并不利于實體經濟,所以,政府會想方設法控制。
監管部門對影子銀行的出手,直接導致市場再度缺錢。但是,經過信托公司洗禮,又經過某些金融專家點化,許家印借錢的段位早已今非昔比,已然“結丹”。
我特么為啥要找信托公司?自己搞理財不香嗎?
中國金融市場同步進入下一階段:民間金融崛起!
那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那是一個余額寶還能拿5%以上年息的時代,那是......扯遠了。
這一階段,對于絕大多數信托公司來說,銀行的款已經拿不到了,但并不妨礙它們將手伸向市場。充當銀行的資金通道固然省事,可離了張屠夫,咱可以自己殺豬?。∽约簲垉?,自己放貸,不是更香嗎?
當然,民間金融不能稱之為“儲戶”,但咱可以賣理財啊!銀行給5%,咱給10%,你來不來?原來做單一銀行資金通道的信托叫“單一信托”,而面向高端凈值客戶募集的叫“集合信托”。
彼時,財富管理行業=賣信托,在國內,大部分財富管理公司完成資金和客戶的原始積累,都是靠賣信托。
而此時的許家印,混跡民間金融,但并非簡單地賣理財產品,他整的是高大上的“永續債”。
“永續債”是一種不規定債務到期期限、但可以按期取得利息的特殊債務,債權持有人只有在企業破產重組時才可以要求清償本金,還債順序排在普通股之后。
這種似“債”非債,似“股”非股的金融產品有種奇妙的特質,它雖然是負債,卻可以美化財務報表。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會計準則中,永續債在財報上可以算作權益。也就是說,香港上市公司借了永續債,不但不會增加負債率,反而會降低負債率,增加現金流。
借錢還能算成資產,負債還能降杠桿,贏麻了!
2013年,恒大發行第一批永續債,250億的規模成為行業發行之最。此后數年,恒大永續債數額持續上漲。在恒大四縱狼煙的14-16年,永續債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當大家都在變著花樣吸儲,花唄靠砸銀行飯碗攢第一桶金的時候,許家印卻另辟蹊徑搞出讓人嘆為觀止的“永續債”,承諾,給認購方10%至12%收益,剩下賺了虧了全歸恒大。
所以,當時的許家印江湖人稱“許教授”。
背靠恒大這個招牌,許氏“永續債”成為吸金巨獸。截止到2016年底,該項目金額達到了1129.4億元人民幣!
許教授非常清楚,“永續債”依靠他的名氣,名氣越大,吸金能力就越強,所以他要造“神”。
于是,造神運動開始了。
04另類成神
2012年,憑借一條皮帶,許家印被全民記住,隨后,他強勢介入中國足球。
在這個全國人民關注的項目上,他只做一件事——撒錢!
沒錯,這個世界很奇怪,你越有錢,別人越愿意把錢借給你。許要借全國人民的錢,自然要讓全國人民都覺得他不差錢。
2013年,恒大首次奪得亞冠冠軍;2015年,恒大成功衛冕,成為繼日本球隊浦和紅鉆之后,第二支成功衛冕的亞洲球隊。
在全國人民為恒大足球瘋狂的時候,許老板造“神”運動迎來回報,借錢之路順風順水,項目開發無往不利。2016年,恒大趁著漲價去庫存的風口,超過萬科坐上了國內房企銷量第一的寶座!
2016年8月29日,中國恒大報收于25.5港元/股,較年初的4.95港元/股,漲幅超過400%!
造“神”固然重要,但比不上成“神”,許家印要做借錢界的“真神”,幫助他凝聚神格的正是“永續債”!2016年6月,恒大居然償還完了可以永遠不用還的“永續債”!
這意味著許家印實現了對資本市場的莊嚴承諾;這意味著許家印吹出去的牛逼可以兌現!
在誠信比黃金更貴的民間金融市場,還有什么比這更讓資本放心?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阿基米德大概漏了說,除此之外,還要有根足夠長的杠桿。
阿基米德絕對想不到,若干年后,有個中國老鐵在金融領域把他的杠桿原理運用得爐火純青。
“封神”是許家印的支點,杠桿的長度取決于他的欲望。然而,成神的人欲望是無止境的,他們往往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所以他們的杠桿也捅破天際。
許教授說,除了房地產外,汽車、足球、網絡、旅游城、房車寶、高科技、冰泉,我都要,小孩才做選擇。
每個都是燒錢的無底洞。自然借錢也需要神級水準,例如“商票”。永續債還清了,但抵不住市場熱情,大家都希望許老板能繼續借錢。
商票順勢登場,半年收益10%!一年可以有20%!你暈不暈?最先入坑的不是場外人員,而是供應商。
他們覺得自己給恒大做供應商,累死累活,不一定拿到錢,賺也就賺幾個點,還不如直接買恒大商票算了。到2023年,恒大逾期商票累計約2067.77億元!
這里面,大部分是供應商的錢。
憑此,許教授成功把眾多下游企業綁上自己的戰車!
2016年以后的“許教授”已經不是一般的金融人士能理解的了,他把規則和規則漏洞利用到了極致,榨干了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至于老百姓,更看不懂,只用一句“錢都是許家印的”來調侃。
但瘋狂過后是一地雞毛,裸游久了遲早遭遇螃蟹。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能說監管不嚴嗎?好像也不對,至少不全對。很多時候更像是監管追著弄潮兒跑,甚至多數時候追不上。
2000年以來,國內比較大的房地產周期有四個,08-09年,11-12年,14-16年,18年-21年,每一輪都會促使監管發生變化,每一輪變化又會在金融領域掀起新一輪血雨腥風。
金融變革和房地產周期就像一對雙生魔丸,相互成就,又相互吞噬。
許家印不值得同情,他很快會接受法律的審判,只不過,他是唯一的裸泳者嗎?
這種類似旁氏騙局的借貸模式只此一家嗎?
05尾聲
我又想到那個蟑螂理論。
這只蟑螂之所以被我們看到,是因為國內房地產市場迎來寒冬,是因為美元加息導致企業無力償還外債。
現在市場普遍被許家印如何轉移資產,如何負債累累還豢養歌舞團的八卦吸引。
壓根未意識到,人民幣瘋狂貶值背景下,多少境外借債的企業將面臨債務違約?
當然,既然國家在這個時候主動刺破這個膿包,我相信有能力應付這些意外。
縱觀許家印商海沉浮,不禁感嘆,中國金融被這些人磕得鼻青臉腫,但不口否認,中國金融在快速成長,只是,代價著實不小。
全文完,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