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風云再起
5月14日,美方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復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的加征關稅。
其中電動汽車的關稅從25%翻倍至100%(同時,所有進口到美國的汽車還征收2.5%的額外關稅);鋰電池的關稅從7.5%提高到25%,光伏電池板的進口關稅也提高至50%。
除此之外,船岸起重機的關稅將從零提高到25%,注射器和針頭的關稅從零提高到50%,部分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也將升至25%。
這意味著拜登不僅沒有兌現此前“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斷鏈”的承諾,反而在特朗普的基礎上變本加厲極限拉扯。
當然,對此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有話說。她說,華盛頓是為了保護美國在關鍵新興產業的投資而采取的措施。她希望中方不會進行重大報復。
意思是,為了美國人的利益,美國可以搞中國,但中國別反抗。臉皮之厚,曠古爍今。
你別說,耶倫喊話后,國內互聯網上還真有人響應,立馬跳出來洗地。
他們迫不及待地跟美國人共情,覺得美國向中國商品加稅是為了“公平”。粑粑打我,那肯定是我有錯,粑粑不讓我吃,那肯定是為了我好。
他們迫不及待地勸說中國人要保持冷靜,要坦然接受美國人的打壓。
就像好像上學的我省吃儉用好幾天決定吃頓好的,打了一份土豆排骨。
還沒開始吃呢,就被從我邊上路過的老六搶走一塊。
正想發火,理中客突然跳出來說,人家是幫你減肥呢,你不能生氣,還應該感謝他。
嘿,你人還怪好的呢,我感謝你八輩祖宗哦!
中國加入WTO的時候,身份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適當保護發展中國家產業是WTO的通用做法,否則后者憑什么開放市場?
這些人迫不及待地想在關稅方面和發達國家對等,那是要支持中國已成為發達國家的論調嘍?可是在另一場合并非如此啊,他們大概率也是罵國內罵得最狠的那批人。
這些年來,中國一直在降低關稅,這是履行加入WTO時的承諾。以進口汽車為例,最早的汽車所得稅為17%,之后在2018年降至16%,自2019年4月1日起,所得稅再次下降至13%。
而美國呢?世貿組織早已裁決301關稅違反WTO規則,美方非但不予以糾正,反而變本加厲,單方面提高貿易壁壘,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這也能洗?
02荒謬的“產能過剩論”
上次耶倫來中國前,腦抽式提出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揚言中國新能源產業依靠補貼大量出口,過剩產能沖擊國際市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做法。
這成為美國理直氣壯報復中國的借口。
因為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美國可以對它認為是“不公平”的其他國家的貿易做法進行調查,并可采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停止有關協定等報復措施。
你中國吃了兩碗粉卻只給了一碗的錢!必須補上!
面對美方莫須有的指責,國內一些人居然覺得對方有道理,和美國人共情起來,真是難以理解。
我們要清楚,炒作“產能過剩”實為發展焦慮。以“產能過剩”為借口抹黑打壓中國,實際是擔心自己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反映的是美國的焦慮心態。
美國政客維護美國利益本無可厚非,但非要理直氣壯地說中國補貼是破壞公平,美國補貼是自由民主,應該理解,就顯得很不要臉。如果身為中國人還理所當然地接受這種雙標,為對方辯護,那就是跪久了起不來,活該狗。
聊聊產能過剩的問題。真正的“產能過剩”是指不同生產商不顧市場需求過多生產同一商品而導致市場供給過剩的行為。
例如,市場上有兩家企業都生產臉盆,市場需求每年200個,兩家企業各生產100個可滿足需求。突然有一天,其中一家不管不顧,加班加點一年生產了500個,那么另一家可以指責對方產能過剩,擾亂市場。
但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顯然不在此列,因為中國新能源產業創造了新的需求。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智能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商品。
你不能站在有線電話和大哥大的角度來指責智能手機產能過剩,諾基亞指責蘋果產能過剩是非常搞笑的事情。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對應的是物聯網、智駕,早已超越傳統能源汽車范疇。
當今世界智能汽車不僅不過剩,甚至還處于開拓階段。
美國家庭普遍擁有兩輛以上的汽車,一輛是SUV,另一輛可能是轎車。但未來他們可能還會增加一輛,就是電動汽車,因為電動汽車滿足的是智能化和純電化需求,很符合美國人對科技、環保的裝X需求。
同樣的,這種需求在全世界都有。
據國際能源署研究,要實現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需要達到約4500萬輛,是2023年的3倍多;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3500GWh,是2023年全球出貨量的4倍多,均遠超目前全球供給能力。
在這個時候里跟我說產能過剩,不是搞笑嗎?所以,脫離既有的產品和產業體系去談“產能過剩”純粹是耍流氓。
03真實原因
再換一個角度。在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條件下,世界經濟早已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生產和消費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供需的有效匹配和調節。美國人生產的工業產品質量或許不錯,但價格死貴。這是由它的工業鏈結構決定的,幾乎不可改變。
這意味著美國人生產的東西只有富人可以消費。按照美國人的供給,非洲人要普遍使用上智能手機,估計還得兩百年。而中國憑借供應鏈優勢,改變了這一進程。中國幫助亞非拉人民在短短的20年內就使用上了智能手機等現代工業產品。
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發展就是各國基于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合作,從而促進優質商品和服務的全球配置,帶動資本和產業的全球布局,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為各國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為人類享受工業文明成果助力。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工業產品產能過剩嗎?除了8億歐美人其他都不算人?
其實,美方選擇在這個時候向中國出手無非出于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為了無中生有創造談判籌碼。眾所周知美國政客善于創造談判籌碼,先無中生有羅列罪名,等下次談判的時候告訴你,如果讓它滿意,可以考慮撤銷指控。美國各路政客如過江之鯽地來中國,無非想讓中國買美債,替美元站臺,或者要中國放棄高科技產業,甘當牛馬,但中方早已不是當年的弱雞,經常讓他們空手而歸。
不求你、不怕你、不鳥你,在這樣的情況下,美方拿不到籌碼,只能自己創造。
二是為了展現強硬,贏取選票。美國馬上又要開始新一輪大選,賓州、威州搖擺州的產業工人是民主黨最后的機會,再不爭就真完了,民主、共和在這里你爭我奪。其中打壓中國制造,把工作崗位留在賓州、威州,無疑是個不錯的噱頭。
就在白宮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等商品加征關稅后,拜登的競爭對手特朗普同樣拿中國說事,而且聽起來更強硬。他說現在中國正在“吃掉美國的午餐”,他認為拜登政府還必須對其他類型的汽車采取相同的措施,必須對很多商品加征關稅。
賓州、威州的選民認為這個老六果然夠陰,我喜歡。
美國社會仇華、反華情緒日趨明顯,跟這些政客不斷抹黑,不斷挑撥密不可分。社會仇華、反華情緒又進一步助推政客利用中國話題拉選票,這便是美國大選的心路歷程。如此惡性循環,越走越遠。
很多人感嘆,為什么國內反美情緒那么強烈。錯了,國內已經很克制了,僅僅停留在民間,以口嗨為主,哪怕在民間也有諸多理中客和美國人共情。在美國那才叫上下一致地反華。
今天的美國政壇,凡是涉及到反華的議案,幾乎都是一邊倒地通過。
04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三是為了貿易保護扶持本土企業。前段時間,美國財長耶倫在接受美媒采訪時,遭主持人釣魚。
主持人:您提到中國電動汽車、電池等產能過剩,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在這些領域已被中國打敗?
耶倫:我們認為雙方的競爭不公平,因為中國向這些至關重要的領域大規模提供補貼。
主持人:難道他們的補貼比我們芯片法案和削減通脹法案提供的數百億、數千億美元的補貼還要多嗎?
耶倫略顯尷尬后承認,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美國的企業,而不是為了中國產能過剩。
嚴格來說,這次美國政府對華商品加稅的幕后推手正是中國產品在美國的直接競爭對手。
那么中方應該慣著它嗎?有人說這次加稅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總額180億美元,僅占中國對美出口2.75%,所涉及的領域中,去年整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美國才1.25w輛,其他領域也有替代方案,無非走東南亞或者墨西哥當“洗澡蟹”,所以中國無需做出強烈反映。
這樣想真是誤國。
當別人隨便找個理由打你一拳,然后跟你說希望你反應別太大,希望你不要報復的時候,如果你真的沒反應,那你不是大度,是孬。后果是會有更多人跳出來欺負你,這便是國際社會。
就在美國宣布加征關稅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立馬跳出來表示,歐盟應該向中國新能源汽車加稅。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退讓從來贏不來友誼,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才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更何況,中國出海企業需要有個說法,在外面被人欺負了,回來家長不撐腰,今后誰還敢出去?
從20多年前開始,中國企業就在新能源領域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和產業布局,投入無數人力物力,才有了今天的產業優勢。以電池這個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部件為例,從液態鋰電池到半固態鋰電池,從充電一次續航1000公里的麒麟電池,到充電5分鐘續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壓碳化硅平臺,多少人為此爆肝?
如今開始收獲了,要一個公平的環境過分嗎?
05尾聲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講,美方出招了,這邊必須做出反應。美國專門對中國關閉市場,中國也應該有針對性,在可替代的情況下對美國企業進行懲罰,要有舍棄的勇氣,否則被人拿捏的死死的。
農產品、化工產品、日用產品、汽車產業、大飛機,瞄準對方的票倉,精準打擊。
當然,這都是階段性,最終還是要它打開國門。
自從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中國通過不斷擴大對西方的出口,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家開始意識到中國崛起對它們的威脅后,便試圖通過建圍欄、起高墻圍堵中國。
這對希望通過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等“新質生產力”的對外出口實現突圍的中國制造業造成了嚴峻的考驗。
不過,這不就是中國要實現復興,必然要面對的挑戰和考驗么?
英國全盛時期,難道是依靠紳士風度打開全球市場,獲得日不落帝國榮光的?
萬物有周期,天道有輪回,不管中國想不想,接下來都需要以硬漢形象示人。公平不可能通過退讓獲得。
真希望如網友所說的那樣:“垂死病中驚坐起,列強竟是我自己!”
全文完,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