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李司棋成為第一位“香港公主”。
得獎幾個月前,她瞞著父母,報名參加東方選美公司舉辦的香港小姐競選。
因為長得美,氣質佳,經過初賽,她成了冠軍大熱門。
父親在報紙上,得知她參選港姐,勃然大怒。
最終,在父親的勒令下,李司棋向東方選美公司提出退選。
得知情況后,東方選美公司親自登門拜訪。
在李司棋和公司人員的軟磨硬泡下,父親最終松了口。
但前提是,他必須全程貼身跟著女兒,一切都要掌控在他范圍內。
父親對李司棋的愛,已經到了溺愛的程度。
有一回,比賽要求李司棋要準備泳衣。
父親二話不說,帶著她量身定做了一套全銀打造的泳衣,價值450元,已是當時的天價。
穿著父親送的泳衣,李司棋一路過關斬將,獲得全場最高分。
也就是說,她已經是冠軍。
可惜,再生風波。
選美公司發現她不足18歲,不符合參選要求。
但評判們都太愛這個女孩,他們決定為她特別設立一個“香港公主”的頭銜。
她戴上獨一無二的桂冠,手捧獨一無二的權杖,成了唯一的“公主”。
她的確也是公主命。
長得美,家境優,父母很寵愛,家庭也很和睦。
她擁有了一個女孩最好的一切。
但即便如此,她的未來依舊沒躲過磨難。
更讓人費解的是,原生家庭美滿,她依舊兩次深陷婚姻的痛苦,甚至一度與女兒關系決裂。
人們愛將不幸歸咎于原生家庭。
但李司棋的故事,卻告訴大家:幸福的原生家庭,也不是困苦的免死金牌。
李司棋參選港姐時,為了瞞騙父母,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假名。
叫高荊慧。
她寓意自己是荊棘玫瑰。
同時,她希望自己具有智慧。
但很可惜,她沒有。
她的前半生只學會了驕傲,沒有足夠的智慧,去駕馭自己的幸運人生。
得獎后,她不顧家人反對,任性放棄學業,與TVB簽約。
僅簽約2年后,她又在事業正紅火時,宣布要結婚,白白葬送了大好前途。
她的丈夫,是一位無名醫生。
只在一次舞會上結識,因為對方長得帥,而且嘴巴甜,就決定交往。
交往不過數月,就答應求婚。
結婚時,她還沒過21歲的生日。
一切,都如此草率兒戲。
婚姻,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變壞的呢?
李司棋到今天還不知曉。
她從小太順遂了。
父母不愿讓她受到傷害,于是她從小就活在童話世界里。
而父親更是她心中的男性的模板。
她一直都認為,男人都跟父親一樣,帥氣,善良,而且會無底線的包容。
后來,她結了婚。
她在父親面前的驕縱,轉移到丈夫身上。
但丈夫不像父親,無法承載她無邊際的自大。
早在生了女兒不久后,兩人就有過一次不愉快。
原因是,李司棋想要息影。
TVB的工作量過于龐大,她又要兼顧家庭,幾乎榨干她的精力。實在撐不住,她便找到丈夫商量。
誰知,丈夫立馬否決了。
丈夫認為,如果李司棋退出娛樂圈,就會失去收入,家庭重擔便全落到他身上。
兩人最終不歡而散。
后來,丈夫更是得寸進尺。
他跟李司棋提議,希望可以實行AA制。
也就是說,家庭所有支出,一人一半。
李司棋火冒三丈。
家具是她買的;
日用品是她買的;
女兒的東西是她買;
就連菜也是她買的。
丈夫唯一的付出,就是房子。憑什么要求AA?
如果A,好,把她付出的錢先還一半。但丈夫顯然做不到。此事不了了之。
經過這兩次后,李司棋仍沒覺醒。
她仍自大地認為,丈夫是可靠的。
因為從小活在庇護下,她不曾見識過人心險惡,也不知該如何防范。
1984年,她得到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前往加拿大發展。
她非常開心。
當時,她天真地以為,只要自己在加拿大站穩腳,就能帶著丈夫和女兒,過上更好的生活。
移民加拿大,丈夫是不樂意的。
但李司棋我行我素。
她不顧丈夫的想法,只身前往加拿大,開始為期4年的移民監。
4年時間,足可以改變一段感情,一個孩子,乃至一個人的一生。
李司棋沒有看到風險。
她太過自信。從小家人就順著她意,以致她堅信,世界都是圍著她轉的。
去了加拿大后,她一年只有2次回港時間。
她只能憑著與丈夫寄信,一天通一次電話來維持彼此的關系。
但她仍舊不安生。
她看中一棟價格高昂的房子,極力要求丈夫買下。
丈夫非常反對。
最后,李司棋沒有顧及丈夫的意見,私自把房子買了下來。
這一次后,兩人的關系到達了冰點。
意外,也就跟著發生了。
移民監即將結束前,丈夫突然主動聯系。
“你不用回來了,我已經習慣一個人在香港,感覺比跟你一起開心多了。還有,我絕對沒有另一個女人。”
還沒等她回應,丈夫便掛了電話。
李司棋蒙了。
后來,丈夫甚至多次讓女兒打電話給李司棋,詢問她離婚意向。
電話那頭,女兒異常冷漠。
李司棋無計可施,只能要求丈夫當面對質。
圖:李司棋女兒講述母親離開后的孤獨生活
于是,她回了香港。
回到了從前熟悉的家。
誰知,迎接她的是另一個女主人的“家”。
她的桌上,放著另一個女人的飾品;
她的衣柜,掛滿了另一個女人的衣物;
她的床上,還有另一個女人的發絲;
她的丈夫,成了別人的戀人;
就連她的女兒,也對她恨之入骨。
她才知曉,原來家里早已沒了她的位置。
協議離婚,是李司棋人生遇到的第一次挫敗。
一開始,她想著挽回。
但丈夫十分絕情,一心只想盡快擺脫她,和第三者結婚。
李司棋見丈夫去意已決,便決定爭取女兒的撫養權。
但讓她想不到的是,女兒的態度比丈夫還要絕情。
女兒極力慫恿父母離婚。
她怨恨母親當年冷漠的離去,加上父親這些年來一直在她耳邊,灌輸李司棋的壞話。
到兩人要離婚時,女兒對李司棋,就只剩下恨。
不僅如此,女兒還要求,往后只跟著父親生活。
聽到這一點,李司棋徹底崩潰。
后來,即便她如何軟硬兼施,女兒都越走越遠。
兩人離婚后,女兒就前往加拿大讀書。
李司棋不死心,跟了過去,但女兒依舊不愿相見。
這一斷,就斷了7年。
折騰了這么多年,她失去了丈夫、女兒,和家。
換來的,只有卑微的驕傲,和被嘲諷的加拿大國籍。
不幸的原生家庭,會讓一個人的心,堅硬得像石頭。
他們看待世界,會更悲觀,但也更現實。
但過于順遂的人生軌跡,則會讓一個人培養出脆弱的內在。
他們難以直面人生的困境,也很容易在遭受挫折后,輕率跌入更深的陷阱。
李司棋正是如此。
經歷了丈夫出軌,離婚浩劫,女兒怨恨,她從極度自大,跌入了極度自卑。
她需要一個新的肩膀,讓她依靠。
此時,另一個男人闖入她的世界。
他與李司棋一樣,剛經歷了一段失敗的婚姻。
兩個失婚者互相取暖,李司棋幾乎沒有認真觀察這個男人,便答應了他的求婚。
這一次,李司棋經歷了更為艱難的無愛婚姻。
兩人相處時間短,感情基礎薄弱。
婚后,李司棋才發現,第二任丈夫跟自己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一開始,她發現丈夫是工作狂。
他總是以工作忙為由,拒絕了李司棋提出的許多約會。
到了婚姻后期,丈夫就連回家吃個飯,都沒有時間。
李司棋感嘆,結婚3年,兩人一起在家吃飯的次數,竟不到十次。
后來,她還發現丈夫是瘋狂賭徒。
早在結婚前,丈夫的母親就曽多次暗示。
“你們倆認識時間尚短,要不再了解多一點時間,再確定要不要結婚?”
但急于想要依靠的李司棋,沒有把話聽進去。
后來,丈夫的賭癮越來越大,已經到達了無力償還的地步。
3年后,李司棋提出了離婚。
她再一次墜入孤獨。
但她想不到,更大的絕望正在后面等著她。
離婚后不久,她感覺身體某些部位總是隱隱作痛。
結果,被確診患上子宮癌一期。
當時,她已經51歲。
她拿著確診書,在診室門口久久佇立。
她想到了死,也想到了逃避。
最后,她決定活下去。
她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一邊演戲,一邊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讓她想不到的是,奇跡竟然發生了。
在她努力抗癌一年后,竟然真的好了起來。
圖來源:鳳凰衛視
然而,好消息還沒來得及慶祝,她就又一次面臨更大的絕望。
她患上了后遺癥,叫“骨枯”。
醫生已經宣布,她下半輩子很可能要坐著輪椅度日,無法再站起來。
李司棋不認命。
她再次到處尋醫,積極面對自己的病情。
奇跡再一次降臨。
5年后,她真的治愈了。
她重新站了起來,再次出現在觀眾面前。
雖然,面容不再年輕美麗,成為了媽媽輩演員。
但李司棋卻在這幾年中,終于將生命悟透。
她發現,人生的決定權其實不在任何人手里。
小時候,她見到的世界太小,所以她以為,人生必然可以活在他人的庇護下。
這種依賴與被動,令她在親密關系里,屢戰屢敗。
2008年,是李司棋最幸福的一年。
這一年,她憑借《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終于拿下最佳女主角殊榮。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42年。
她見證了香港影視業,從一個世紀跨越到另一個世紀的變遷。
同時,她也見證了自己,從一個巨嬰,變成一個大人。
這一步,她走了60年。
圖:頒獎典禮上,女兒將獎杯和花送到李司棋手里
而最讓她幸福的是,這一夜,女兒來了。
治病期間,她發現,這一生,她最歉疚的是女兒。
因為李司棋的草率,女兒從小活在父母殘缺的家庭。
她擁有一個巨星媽媽。
但現實里,這卻是一個“不存在”的媽媽。
女兒只能很短暫地見到媽媽,甚至在外面時,還要主動騰出位置,給媽媽和粉絲們拍照。
所以,她的怨恨背后,是無助的吶喊。
幸運的是,李司棋終于醒悟。
她積極和女兒修補關系,也在多年后,收獲了女兒的原諒。
許多人在遭受挫折時,總愛歸咎于原生家庭。
他們對父母吹毛求疵,試圖從成長中,找到可以推卸責任的借口。
但事實是,看似幸福、完美的原生家庭,也不可能培養出一個絕對完美的孩子。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屬于自己的課題。
李司棋的題目,叫《看見他人》。
而李司棋女兒的題目,叫《原諒》。
幸運的是,她們都用自己的人生,為這個題目,答出了自己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