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孫一冰帶著富士膠片GFX無反中畫幅相機,并搭配 GF50mmF3.5 R LM WR、GF45-100mmF4 R LM OIS WR、GF80mmF1.7 R WR 等鏡頭,踏上了一段縱橫中、南美洲的壯麗旅程,開啟這次為期一年的旅途。在這篇圖文并茂的旅行札記中,我們將與孫一冰一同經歷驚心動魄的冒險,感受溫暖人心的邂逅,領略高科技影像設備與原始自然的完美融合。
GF80mmF1.7 R WR
GF50mmF3.5 R LM WR
GF45-100mmF4 R LM OIS WR
要點速覽
#領略南美洲人文自然:領略從墨西哥到智利的壯麗自然風光和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
#旅行攝影的實戰經驗與技巧:在各種復雜環境下的攝影心得,包括如何應對極端天氣、捕捉稍縱即逝的人文瞬間,以及如何平衡設備性能與便攜性。
#中畫幅相機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勢與局限:深入了解中畫幅相機在實際拍攝中的表現,包括其在高分辨率、色彩還原、寬容度等方面的優勢,以及在便攜性和速度等方面可能面臨的挑戰。
本文 3841 字,閱讀時間 12 分鐘
孫一冰
The ND Awards 攝影專業類金獎獲得者,美國GettyImages 藝術家創作基金獲得者,出版攝影書《在公園》《交響夢》,代表作《1000米》《在公園》《夜曲》《桃園記》《北京荒野》等。攝影作品及文字曾刊登于Lens、假雜志、孤獨圖書館、SIXTH TONE、半山GALLERY、SamePaper、Roadsiders' weekly、新周刊等媒體。
其實環南美洲很早之前就有想法了,當時條件不太成熟,由于南美洲距離太遠,又沒有完整的長段時間,便擱置了。后來辭職有了大段時間,但不久又趕上了疫情。疫情三年使我幾乎所有的簽證都過期了,十年的美簽也即將過期,于是我決定在美簽過期之前索性走個長線。
要做一年計劃其實挺難的,這次是一個隨性的旅行,想邊走邊看,也是我們第一次來南美。這邊說西班牙語,我們的溝通就靠谷歌翻譯,邊學邊用。當地人會默認你來這里旅行是會西班牙語的,因為來這邊的歐美背包客中,大部分人都會說西班牙語。
旅行路線的選擇上,我們的原則是在一個地方不能待太久。
在南美坐長途車基本上是8小時起步,最多的一次坐了20 多個小時。到達一個城市要休整兩天,如果這個地方我們覺得很舒服,就多待幾天,如果不是很好,就停留三天去下一個地方。中美洲比較小,能按地圖上國家的位置依次走下來。南美洲雖然大,但它有一個環形的路線,繞一圈基本上可以去到各個國家了。
我是先飛到美國舊金山,飛機前往墨西哥,墨西哥作為拉丁美洲的第一站,全程開啟陸路穿越,極個別情況走海陸,能不飛盡量不飛,這樣可以體驗每個國家的邊境城市。然后延西側太平洋一直南下,依次是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去東部加勒比海一側過境巴拿馬,用半年時間縱穿中美洲。飛到哥倫比亞,繞著南美洲大陸環行,依次是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然后從圣保羅回國。
地標處為烏斯懷亞(Ushuaia)是阿根廷火地省的首府,世界上最南的城市,也稱世界盡頭。
有趣的經歷真的是太多了,幾乎每天都會有顛覆認知的經歷。說一個印象比較深的事情,當我進入玻利維亞邊境小城科帕卡瓦納的時候,我在山上看到很多宗教相關的小神龕,才知道這里到處都是紀念已故先人的地方,像中國一樣,自然就有一些商販賣燒給先人的紙房子,有趣的是,這些紙房子都非常鮮艷,色彩奪目,外立面的造型呈幾何狀,具有強烈的裝飾藝術風格。
當時我非常好奇與疑惑,這些紙房子為什么設計得這么浮夸?結果到了首都拉巴斯,就看到了真實的這種建筑,這是一片相同設計風格的建筑群。
其中一所這樣風格的建筑在舉辦玻利維亞當地的女子摔跤表演,這讓我非常興奮,我在墨西哥看到過男子摔跤,但從來沒見過女子摔跤,這個表演名為Cholita,在玻利維亞海拔4000米的城市進行,選手都是當地較為貧苦的原住民艾馬拉人(Aymara)的女子。在擂臺上,這些摔角手穿的不是彈性緊身衣或面罩,而是玻利維亞傳統褶邊裙、圓頂帽、辮子,此即為艾馬拉女性的傳統打扮。能看到這樣的本土表演真的是難得的經歷。
在哥斯達黎加,還有一段有趣的經歷。我們之前從視頻里知道了在哥斯達黎加有一條公路穿過的河,人們會去那里游泳。
如果不是當地人帶著去,一般人不知道,我們按定位找過去了。結果因為沒看時間,回來時公共交通已經沒有了,周圍也打不到車,想要回到大路上要走10公里。我們走了大概5公里有一輛小車在我們后邊停下,車上有三個女孩跟我們打招呼,她們也是剛從河里游完泳回家,說可以載我們一程。把我們送到旅館后,其中一個女孩邀請我們晚上去她家做客。
一個陌生人能毫不設防地問出這樣的話,讓我們覺得很難得,就接受了邀請。這個女孩同媽媽和妹妹一起生活,她們準備了特別豐盛的烤雞和各種水果。那天晚上我們擁有了特別棒的談話,雖然她媽媽不會說英語,但用肢體表達,我們就能交流。這一家人住在不是特別富有的社區,但家里收拾得很干凈,小院子也非常溫馨,可以每天晚上坐在那里聽音樂看星星。
從她們家我看到媽媽對女兒的愛,像是親密的朋友關系。這一路上,這邊的人們都是和顏悅色的,不急不緩地生活。
有次坐出租車,司機突然把車停到一個路口中間,開始買飲料。這個行為其實是非常擋后面的車的,而后面的車就排隊等著,也不會急著按喇叭。在這里,人們的生活不會那么復雜,而是越簡單越好。
熱情的人們的確是旅途中的溫暖瞬間,但當投身自然時,在我面前的是絕對的無序。那些充滿著未知與驚險的時刻就在后面,而這,也是旅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富埃戈火山可以說是我的噩夢,那是一次非常痛苦的體驗。只要去危地馬拉的安提瓜的旅客都會被推薦去參加富埃戈火山的徒步團,大多都會告訴你不虛此行。當然,富埃戈火山是危地馬拉非常活躍的活火山,有多活躍?平均每25分鐘噴發一次(夜里會更頻繁),此生能近距離地看到活火山在眼前噴發,那想必也太棒了!我們就是這樣被騙去的。結果卻變成了此生難忘的噩夢。
起初聽說爬火山非常辛苦,需要五個小時才能到達,還要在山上住一晚。我想著此生都別無所求了,那區區五個小時算什么呢?事實上從山下到大本營需要五個小時,海拔3600米,想近距離看火山,還需要再爬將近倆小時,問題是這只是去程,還要折返大本營。
我從中午12點開始爬,返回大本營已經是晚上9點,整整爬了9個多小時,休息的時間也不能算很充足,最令人崩潰的是全程的上坡下坡,一路是那種很陡的坡,幾乎沒有平路,火山噴發的灰落在地上,又軟又滑根本使不上勁兒(火山灰打在臉上會有啪啪的脆響),真不是常規的山,再加上要背水背食物背衣服,當然還有不輕的相機,負重巨大,還有輕微的高反頭痛。總共下來走了23公里,可以說這條徒步線路是非常高級的,難度很大也很危險,完全不適合像我這樣的初級者來爬。
但火山在你眼前噴發還是很震撼,這是在別的地方不可能有的體驗。
看著火山噴發,火山灰像小雪一樣落下,在落日的時候煙霧就會變成粉色。
比較難忘的還有從薩爾瓦多海路過境尼加拉瓜,可以用刺激來形容了,我記得之前海路過境的經歷還有一次,是從西班牙的塔里法跨直布羅陀海峽到摩洛哥,記得那次海路時間很短,很輕松就到了。這次是從薩爾瓦多的小城拉烏尼翁坐快艇穿越Fonseca海灣到尼加拉瓜的波托西海岸登陸,迎著大浪坐快艇真的刺激,起初還算平穩,隨著浪逐漸越來越大,一船七、八個人都穿上了雨衣,到后來雨衣也無濟于事了,全被打濕了,我極力護住相機,浪最大的時候船差點翻了,感覺就要葬身在太平洋里。
最后登陸也很有趣,波托西海岸破的連一個像樣的碼頭都沒有,只能被迫在海灘登陸,還要脫鞋從海灘上扛著行李到岸邊,簡直和偷渡沒有任何區別,這也算是一次驚險又有趣的難忘經歷了。
像這樣的經歷屢屢發生,南美洲總給我帶來驚喜。
在使用富士 GFX100S 億像素中畫幅相機進行環南美洲旅拍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這臺設備的卓越性能和獨特魅力。為了確保整個系列照片在色彩和影調上保持高度統一,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首先,我會精心選擇膠片模擬模式。富士相機以其出色的色彩科學和多樣化的膠片模擬而聞名,如經典正片(Classic Chrome)、Velvia 或 ACROS 等。這些模擬不僅能夠重現經典膠片的獨特魅力,還能為整個系列照片賦予統一的視覺風格。
其次,我在相機內部進行了細致的參數調整。這包括微調白平衡、高光和陰影細節、色彩飽和度等關鍵參數。通過精心設置這些參數,我確保了在整個南美洲旅程中,所有照片都能以相同的基礎設置進行拍攝,從而達到視覺上的和諧統一。
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在拍攝現場就確保畫面的一致性,還大大減輕了后期處理的工作量。在后期制作中,我只需對每張照片進行輕微的曝光參數調整,以及在原有構圖基礎上做輕微的修正和優化。這種高效的工作流程讓我能夠更專注于捕捉南美洲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而不是被繁瑣的后期工作所困擾。
談到 GFX100S 的性能,這臺相機給我帶來了諸多驚喜。首先,它的自動對焦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在中畫幅相機領域,GFX100S 的對焦系統可以說是T0級別,這在長途旅行中帶來了極大的安心感。無論是捕捉瞬息萬變的街頭場景,還是對焦于遠處的風景細節,GFX100S 都能迅速而準確地完成任務。
其次,每秒 6 張的連拍速度雖然看似不高,但對于一臺 1 億像素的中畫幅相機來說,這已經是相當出色的表現。這個連拍速度完全能夠滿足各種需要快速反應的抓拍場景,比如街頭瞬間、野生動物活動或是體育運動等。
另一個讓我贊嘆的特點是 GFX100S 在弱光環境下的出色表現。得益于其大尺寸傳感器和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即使在光線不佳的情況下,相機依然能夠保持優秀的動態范圍和細節保留能力。這種寬容度在后期處理中提供了更大的調整空間,讓我能夠輕松應對各種復雜的光線條件。
最后,富士獨特的膠片模擬技術與 JPG 直出功能的完美結合,極大地簡化了我的后期工作流程。通過精心選擇適合場景的膠片模擬模式,我常常能夠直接使用相機輸出的 JPG 文件,幾乎不需要額外的后期處理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片。這不僅節省了大量時間,還讓我能夠更專注于創作本身,而不是被繁瑣的后期工作所困擾。
總的來說,富士 GFX100S 在這次環南美洲的旅拍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和靈活性。它不僅滿足了高質量影像創作的需求,還通過其便攜性和易用性,成為了長途旅行中理想的攝影伙伴。這臺相機的出色表現,讓我能夠全身心地享受我的旅程。
富士膠片現已推出 GFX100S 的繼任機型 GFX100S II。
新款相機在自動對焦系統上有了重大突破。GFX100S II 采用了更先進的 AF 自動對焦系統,配合增強的人工智能識別技術,使得對焦速度和準確度都有了顯著提升。這一改進在拍攝動態場景時尤為明顯,讓中畫幅相機在街拍和紀實攝影等領域的應用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機身設計方面,GFX100S II 在保持緊湊體積的同時,優化了人體工程學設計,提供了更舒適的握持感和操作體驗。增強的防塵防滴性能則進一步提高了相機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這對于野外攝影和長期旅行拍攝尤為重要。
9月5日孫一冰將在富士光影共享課與大家見面,重溫南美之旅中的點點滴滴,歡迎掃碼預約收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