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9日),中國統計局發布了八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 I),顯示出的情況不容樂觀。
一、CPI情況不容樂觀
八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了0.6%,低于路透社經濟學家民意調查預測的增長0.7%。
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走勢圖
CPI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家居用品和租金的價格下降超出了預期。房屋租金的下降值得關注。
從CPI的構成分項來看,八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2.8%,是自2023年6月以來的首次正值。其中,豬肉價格飆升了16.1%,而蔬菜價格上漲了21.8%。
豬肉是中國的主要肉食品,在中國CPI指數中被設定了遠超實際消費額的過高權重。但即便是豬肉權重畸高,價格漲幅也很大,卻仍然沒有將CPI顯著拉升起來,說明其他商品的消費熱度很不容樂觀。
南華期貨的農業分析師王一凡表示,育種周期表明,9月和10月中國豬肉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但今年余下時間,隨著消費熱情的拖累,其價格將面臨壓力。
同樣是肉食品,牛肉的價格竟然同比下降了12.9%,環比也下降了10.6%。要知道牛肉的價格已經比以前下降很多了。下降的數字可以是輕描淡寫的,但是對于養牛戶家庭來說,卻是異常沉重的血淚。據傳北方有一些養牛大戶已經破產。牛肉價格的持續下跌對消費者或許短期是好事,但對養牛戶家庭是雪上加霜。
中國牛肉產量不大,價格卻持續大幅降低,可能和各種易貨貿易進口的牛肉增加有關。
蔬菜價格的上漲應該是和今年夏季的高溫多雨有關。
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車的價格同比下降了5.5%,顯示出各大車企也在承受壓力。
中國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ore CPI)走勢圖
剔除受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的能源和食品之后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ore CPI)更能看出社會消費品物價的實際走勢。
中國Core CPI在八月份同比僅上漲了0.3%,是連續二個月的較低增長,已經降到了疫情之后的最低點。
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TRSCG)指標八月份的統計數值預計到周六才會發布,但從七月同比僅增長2.7%的數值來預測,八月份TRSCG的同比增長率也不會很高,就在2.7%附近。
二、PPI的情況不容樂觀
此外,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的情況更令人擔憂。
中國八月份PPI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大幅擴大了1個百分點,為四個月以來的最低。
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走勢圖
八月份PPI的降幅也超過了路透社經濟學家民意調查預期的值-1.4%。
石油、煤炭和其他燃料行業報告價格同比下降3%,變化巨大,扭轉了7月份4.3%的上漲率。
聯合日利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研究主管Bruce Pang表示,由于中國國內需求不足和房地產的拖累,生產者價格指數的下行壓力仍然很大。
三、通縮陰霾對經濟的危害很大
本來今年五月以來,生產和消費的價格數據有所上漲,形成了一波“小陽春”。但八月份的各項價格數據打破了小陽春的趨勢。通縮的陰霾再次籠罩于中國經濟的上空。
中國前央行行長易剛在周五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中國需要專注于“對抗通貨緊縮壓力”。他預測到年底,消費者價格指數將只能略高于零。
Pinpoint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Zhiwei Zhang在一份說明中表示:“在我看來,財政政策立場需要更加積極主動,以防止通貨緊縮預期根深蒂固。”
通縮雖然會帶來物價降低,貌似對消費者有利,但實際上對經濟的傷害是很大的。
消費者預計消費品價格將來會降低,就會壓縮消費需求,推遲消費,對耐用消費品來說尤其如此。企業預計未來產品價格會下降,就會減少投資,縮減生產能力,造成失業率的增加。而失業率增加又會壓縮消費需求,進一步拉低商品價格,形成惡性循環。
通縮的螺旋就像飛機的失速尾旋一樣很難改出,直到跌無可跌,或者其他大事件促進,才能可能會終止。
現在就需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來驅動中國經濟強力的發展,擺脫陷入通縮螺旋的風險。
四、投資驅動經濟的老路已經走不下去了
首先說明一下,本文所說的投資指的是官方投資和官方控制的投資,包括政府單位、城投、國企和政策性產業基金的投資,而不包括私營企業和居民個人的投資。
長期以來,以對岸游來的大經濟學家為首的一批學者一直主張以投資來推動經濟的發展。他們認為投資能夠促進就業,就業增加就能促進消費,然后經濟得到發展,多么合理。
通過投資來推動經濟發展,在社會投資比較缺乏的時候可以說是有效的措施。比如零八年的時候,中國鐵路建設歷史投資不足,造成春運時運力嚴重不足,民眾痛苦不堪。“四萬億”投資啟動后,主要用在了高鐵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民眾出行難的問題,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的大發展。
但是當出行需求已經得到較多的滿足,運力瓶頸很大程度上已經減弱的時候,繼續再投資于高鐵,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會大幅下降了。相反,這時候投資造成的債務負擔和經濟泡沫等負面效果則會成倍增加。這就是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規律。
因為有邊際效益遞減效應,所以投資不可能形成“投資-增加就業-增加消費-增加投資”的永動循環,不能持續大量投資的一直迭代下去。強行為之的話,這個循環不久就會崩潰。
這有點像戰國時代韓國的水利工程師鄭國到秦國游說秦始皇修建工程浩大的農業灌溉水渠,史稱“鄭國渠”。修一條鄭國渠雖然使秦國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但卻可以增加關中糧食產量,有利于增強秦國的國力。可是,如果連續不斷不停的修鄭國渠的話,還是件好事嗎?
何況官方投資勢必會有跑冒滴漏和低效的缺點。這些缺點會嚴重加快投資邊際效益遞減的速度。
有人說,可以切換行業進行投資。雖說切換行業投資確實可以延長總體的投資邊際效益衰減期,但行業數量也是有限的。中國現在能容納大規模投資的行業都已經投的差不多了。
繼續大規模的投資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已經很有限了。零八年時投資四萬億就很有效果,現在投個幾萬億都沒什么感覺似的。這就是投資邊際效益遞減規律的表現。
又有人說,投資于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激發技術革命,就能突破投資邊際效益遞減的限制。歷史上的“曼哈頓計劃”、互聯網不都是官方投資帶來技術革命的成功案例嗎。
但需要知道的是,這些官方投資的成功只是軍事上的成功,后續產業上的成功是民間投資的成果。而且投資高科技是風險很大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就像賭博,十投九輸,久投必輸。成功的案例人們容易記住,失敗的案例大多數人都遺忘了。比如二戰時候德國的飛艇、倭國的潛艇航母,戰后蘇聯的載人登月等項目就失敗了。前幾年轟轟烈烈的芯片大基金投資留下一地雞毛和貪官也是明證。
其實高科技的發展,主要依靠的是靈感和熱情。靈感和熱情能帶來創新的技術。只要是真正有價值的新技術,社會各界的投資自然就會紛至沓來,根本不用官方投資來推進。
官方資金其實就是民眾資金,可以投資于基礎科研,也可以投資于民間資金無力參與的重大軍事科研項目,還可以投資于一些大型的穩定收錢的“印鈔機”式項目,比如港口碼頭等。而不應該投資于高風險的產業技術上,這些高風險的投資自然有喜歡冒險的民間資金去做。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產業補貼也是實質上的官方投資。
所以,國家也好,企業和個人也好,任何一個經濟體想要獲得良好發展,其投資行為只能是張弛有度,而不能一意孤行的大力投資下去。
畢竟,投資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消費和生活才是目的。壓縮消費去投資,只能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不能成為長久之策。
經濟的良性發展需要穩步提升的消費,張弛有度的投資,以及靈感和熱情帶來的科技創新。
五、直接、強力的消費補貼才是當務之急
當前中國經濟的通縮風險,主要成因是居民消費的不足,只有直接促進居民消費的措施才對經濟有最大的促進效應,而且帶來的負面效應最小。
而現在居民消費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失業率的增加造成實際收入和預期收入的降低。
失業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房地產等行業的官方投資和官方引導的私人投資過度,投資的邊際效益已經遞減到很低,無法持續,進入失速尾旋墜落的狀態,而且短時間內很難改出;二是居民收入的不足,造成消費品的有效需求不足。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投資過度造成的,所以無法通過繼續加大投資來解決。
居民消費不足就是因為居民的消費能力降低了,直白的說就是居民缺錢了。對于多年來經濟發展的成果,廣大居民分得的比應得的少很多。
2020年部分國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GDP(中國和泰國為2019年數據)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是最低的,不但遠低于美國英法德這幾個發達國家,也遠低于印度、巴西、俄羅斯、泰國這幾個發展中國家。
如果不扭轉這種局面,累積下來的效應早晚會將經濟帶入通縮的螺旋。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向居民直接強力“補血”的時候了,而且補血的力度要達到能夠大幅增加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程度,起碼要在萬億人民幣元以上的規模級別才行。
向居民補血就是直接向低收入貧民發放無條件的消費補貼款。有人會有疑問,萬億級別的資金哪里來?很簡單,只要把本來準備投資的錢直接補貼給貧民一小部分就足夠了。
可能有好事者會挑事的問:給貧民發了補貼他們存起來不消費怎么辦,不還是起不到促進消費的效果嗎?又如何準確分辨出誰才是貧民,不貧的人冒領怎么辦?
其實貧民是存不住錢的,收到補貼款很快就會花出去的。這些人如果實在放心不下民眾,可以學習馬來西亞的做法,發放電子貨幣,且只能用于日常消費。或者還可以發放電子消費券,有效期有限,可以督促收到補貼的人盡快消費。
領取補貼的馬來西亞人必須通過報稅來證明自己是低收入貧民才行,若有虛報,可以追查。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冒領的現象。
總之,只有直接、強力的消費補貼,才可能驅散通縮的陰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