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這幾年真是越來越熱鬧,不管是新聞頭條還是街頭巷尾,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這兩個大國到底會怎么相處。經濟上你來我往,軍事上暗流涌動,科技上更是針鋒相對。
最近,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國際政治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對中國扔了三個重磅警告:不要低估美國殘暴,美國不會眼睜睜看著中國崛起,還有就是中美之間遲早得碰一碰。
別低估美國的狠勁兒
米爾斯海默第一個警告就是“不要低估美國的殘暴”。這話聽著挺刺耳,但他的意思其實很明白:美國為了保住自己全球老大的位置,那是什么招兒都能使出來,軍事、經濟、政治,哪樣順手用哪樣。這里的“殘暴”不是說他非得打打殺殺,而是指美國在國際上做事特別硬,甚至有時候不講什么規矩。
米爾斯海默有個理論,叫“進攻性現實主義”,聽起來挺高大上,其實道理很簡單:國際上沒個大裁判,各國都得自己保命,所以誰都想當老大,越強越安全。美國從蘇聯倒臺后就成了全球獨一份的超級大國,這三十年過得那叫一個舒坦,軍事基地遍布全球,美元到處流通,盟友一堆。
但凡有個國家冒頭,美國就得掂量掂量,這家伙會不會威脅到我的地位。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太快,經濟體量蹭蹭往上竄,科技也開始追趕,美國一看,這還得了?所以米爾斯海默說,美國肯定得下手壓一壓中國,手段可能不會太溫柔。
美國這些年干的事兒,確實能看出點“殘暴”的影子。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美國愣是以“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帶著幾個小弟就沖進去了,連聯合國都沒點頭。結果呢,武器沒找到,薩達姆被干掉了,伊拉克到現在還亂著。
這事兒讓全世界看明白,美國要打誰,理由可以隨便找。再比如經濟制裁,美國對伊朗、委內瑞拉這些國家那是下手不留情,銀行交易掐了,石油出口堵了,老百姓日子過得苦哈哈,國際上罵聲一片,但美國照樣我行我素。這種硬碰硬的打法,就是米爾斯海默說的“殘暴”。
還有冷戰那會兒,美國跟蘇聯斗得你死我活,代理人戰爭打了一堆,越南、阿富汗,哪哪兒都有美國的影子。現在輪到中國了,美國的套路也沒什么大變化,貿易戰、科技封鎖、地緣圍堵,一樣不少。
對我們中國來說,這警告挺實在。美國要是真狠起來,我們得有心理準備。過去幾十年,中國靠著低調發展、悶聲發財走到今天,但現在不一樣了,體量大了,藏不住了。美國那邊的警惕心也越來越重。
中國不能指望美國會因為我們經濟上互相依賴,或者喊幾句“合作共贏”就手下留情。得實打實做好應對,軍事上別掉鏈子,經濟上多攢點底氣,國際上多拉點朋友,別讓美國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美國不會讓中國崛起
米爾斯海默第二個警告更直接:“美國不會允許中國崛起”。這話聽著有點霸道,但從他的邏輯看,還真有點道理。中美之間的較量,不是簡單的貿易摩擦或者外交口水仗,而是兩個大國在全球權力蛋糕上的硬碰硬。
米爾斯海默的進攻性現實主義里有個核心想法:大國之間是零和游戲,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誰都想當霸主,因為當了霸主才最安全。美國現在是全球老大,享受著各種好處,軍事上沒人敢惹,經濟上美元說了算,政治上盟友聽招呼。
中國呢,這幾十年發展太猛,GDP已經快追上美國了,科技、軍事也在往前趕。美國一看,這還得了?所以米爾斯海默說,美國肯定得使勁兒攔著中國,不讓你爬到跟我一樣高。
這幾年,美國對中國的招數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先說貿易戰,2018年開始,美國對我們中國商品加關稅,理由是“貿易不平衡”,但誰都知道,這是想打壓中國制造業。
關稅一加,中國出口的東西貴了,美國消費者得多掏錢,但美國政府不在乎,就是要讓中國經濟難受。再看科技戰,華為就是個典型例子,美國直接下了禁令,不讓華為用美國的技術,還逼著盟友一起排擠。這招挺狠,等于掐住了中國科技發展的脖子。
還有地緣政治上的圍堵,美國在亞太地區動作特別多,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這些國家抱團,還拉著印度搞什么“印太戰略”,擺明了要圍著中國畫個圈兒。南海那邊,美國軍艦隔三差五跑來晃悠,說是“航行自由”,其實就是在秀肌肉。
臺海問題上,美國更是頻頻挑事兒,軍售、高層訪問,一個接一個,刺激中國的底線。這些招數加起來,就是要讓中國發展慢下來,別威脅到美國的地位。
面對美國的攔路虎,中國得有點定力。我們不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但也不能什么也不干。經濟上,得多下功夫搞創新,別老靠出口和低端制造,得往高端爬。
科技上,得自力更生,關鍵技術得攥在自己手里,別老指望別人賣給你。國際上,得多交朋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這種項目得好好推,別讓美國把我們孤立了。最重要的是,我們得堅持和平發展,別給美國落下什么口實。
中美遲早得碰一碰
米爾斯海默的第三個警告是中美沖突跑不掉。他覺得,中國越強,美國越慌,雙方遲早得撞上。
米爾斯海默認為,大國之間的權力博弈,最后往往是硬碰硬。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上也越來越有底氣,照這勢頭下去,遲早會跟美國平起平坐。
美國呢,最怕的就是失去霸主地位,所以中國越往上爬,美國越得使勁往下按。這種結構性矛盾,不是開幾次會、簽幾份協議就能解決的。米爾斯海默的悲觀預測是,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會越來越嚴重,甚至可能擦槍走火。
說到沖突,米爾斯海默點了幾個地方的名。南海是老大難,中國在這兒建島礁,維護主權,美國偏要跑來巡航,雙方艦船離得近了,誰也不讓誰,擦碰的風險不小。
臺海問題更敏感,美國老往臺灣那邊湊,賣武器、派官員,中國這邊底線很清楚,絕不讓步。這兩個地方,一個處理不好,真可能把中美關系推到危險的邊緣。
還有科技和經濟領域,雖然不至于動刀動槍,但競爭也白熱化。美國限制中國企業,中國反過來搞自己的供應鏈,雙方都在卡對方的脖子。長遠看,這種對抗要是沒個緩和的辦法,遲早會把關系搞僵。
米爾斯海默雖然悲觀,但他也沒說沖突百分百跑不掉。中美要是都冷靜點,還是有辦法管住局面的。外交上得多溝通,別老隔空喊話,坐下來好好聊聊,哪怕談不攏,也比冷戰強。
經濟上,中美互相依賴挺深,打貿易戰誰都不好受,合作的空間其實不小,比如氣候變化、疫情這些全球性問題,大家一塊兒干點正事兒,比斗氣強。還有,中國得沉住氣,別急著跟美國硬扛,發展自己的時候低調點,別老給美國遞把柄。
我們得接著壯大自己,經濟、科技、軍事都得硬起來,同時也得聰明點,多交朋友,別讓美國隨便擺布。中美關系這盤棋不好下,但我們得穩住,走好每一步,別讓米爾斯海默的預言真成了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