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共兩黨開始合作抗日,陜北一帶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蔣介石為了限制八路軍的發展,只給了三個師的番號,每個師轄兩個旅,每個旅轄兩個團。其中紅二方面軍和陜北紅軍第27、第28軍合編為八路軍第120師,賀龍任師長,蕭克為副師長,周士第為參謀長,關向應為政委,全師總兵力14000多人。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120師只有358旅和359旅這兩個旅,實際上除了這兩大主力旅之外,120師還有一個旅。該旅旅長的身份十分特殊,毛主席曾對他說:我就是你的后臺。那么這位旅長是誰呢?毛主席為何對他如此看重呢?1935年7月初,何應欽和日本天津駐軍司令梅津美治郎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
之后國民政府的中央軍和東北軍從河北撤出,河北實際上處在了日本人的控制之下。兩年后,日軍發起了預謀已久的盧溝橋事變,在占領北平和天津后,30萬日軍分成三路向華北展開了全面進攻。第一路日軍沿津浦路南犯滄州和德州;第二路日軍沿平漢線南侵保定、石家莊和邯鄲;第三路日軍沿平綏線分左、右兩路向張家口、大同和平型關、雁門關進犯。
面對日寇的瘋狂侵略,國民黨華北駐軍節節敗退,1937年11月中旬,河北全境淪陷。日寇侵占河北后,在淪陷區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制造了多起慘案。在藁城縣梅花鎮,日寇燒殺了四天三夜,1500多名無辜百姓慘遭毒手;在成安城,日寇更加喪心病狂,屠殺無辜百姓5300多人。
為了反抗日寇的暴行,不少熱血人士挺身而出,拉起了一支支抗日武裝和日寇作戰,高士一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河北任丘人,出生于1895年。在父輩們的努力經營下,高家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大戶。除了擁有大量的良田之外,高家還開設了許多店鋪,并擁有自己的碼頭,有不少船跑運輸。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高士一自然衣食無憂,并且接受了很好的教育。長大后,他娶妻生子,也和三個哥哥分了家。高士一為人豪爽,樂善好施,從不仗勢欺人,因此在當地名聲極佳,人們都尊稱他為高四爺。河北淪陷后,高士一目睹了日寇的種種暴行,心中十分憤怒,于是他毅然散盡家財,拉起了一支抗日隊伍。
高士一知道,要和兇殘的日寇作戰,只憑一腔熱血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精通軍事指揮的人才,而且部隊也要經過專門的訓練才行。當時在河北各支抗日武裝當中,呂正操的名聲最響,曾率部攻克過日偽軍把守的高陽縣城,震動了整個冀中地區。高士一對呂正操十分敬佩,于是就派人和他取得了聯系,要求率部加入人民自衛軍。
當時呂正操是人民自衛軍的司令,手下已經有了四路大軍。他不僅同意了高士一的請求,還任命他為人民軍第五路軍的總指揮,并派出了專門的軍事干部幫助他訓練部隊。在高士一的帶領下,第五路軍有了很大的發展,并多次和日偽軍作戰。日寇見消滅不了高士一的隊伍,就打算把他收為己用。
很快日軍就派人來到高家場,準備把高士一的隊伍收編為偽軍,并讓他當司令。高士一斷然拒絕,還把前來勸說的人痛罵了一頓。日寇惱羞成怒,使用了下三濫的手段抓走了高士一的親人,妄圖以此來逼迫他就范。高士一知道日寇毫無人性,如果不答應的他們的要求,自己的親人很可能會遭到毒手。
但他從拉隊伍抗日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并下定決心,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和日寇血戰到底,因此他沒有過多猶豫就拒絕了日寇要自己當偽軍的要求。日軍見圖謀不成,便殘忍地將高士一的親人給殺害了。為了給家人報仇,高士一更加兇狠地和日寇作戰,當地的日寇因此吃足了苦頭。
1938年5月,呂正操所部被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并成立冀中軍區,呂正操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兼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高士一的部隊被改編為第三縱隊獨立第一支隊,他擔任支隊司令。之后在呂正操的指揮下,高士一率部在半年時間內和日寇作戰一百余次,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打得敵人膽戰心驚,他也因此成了呂正操的左膀右臂。
1939年春天,賀龍率部來到冀中,并接見了高士一。高士一早就聽說過賀龍的大名,也知道他的不少英雄事跡,因此心中對他十分敬佩。高士一家境優渥,完全可以過富足的生活,但他為了把日寇趕出家園,毅然散盡家財拉隊伍抗日。僅憑這一點,賀龍就對高士一十分賞識。
二人談話期間,賀龍給了高士一許多勉勵,并和他講了不少游擊戰和伏擊戰的技巧,這讓高士一受益匪淺。賀龍知道高士一在冀中一帶的士紳中間有很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為了團結更多的人一起抗日,便決定把高士一樹立為士紳抗日的榜樣。這次談話結束后不久,高士一所部被改編為八路軍120師獨立第一旅。
第一旅成立后,高士一被任命為旅長,王尚榮為副旅長,朱輝照為政委。王尚榮是參加過長征的老革命,紅軍時期擔任過師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擔任八路軍120師358旅715團的團長。這樣一位資歷深厚的老革命給自己當副手,高士一心中十分不安,多次找到賀龍,要求自己當副旅長。
賀龍拒絕了高士一的請求,讓他安心帶部隊打仗。不久后日軍出動重兵侵犯冀中根據地,賀龍指揮部隊發起了著名的河間齊會戰斗。在這場伏擊戰中,獨立第一旅發揮十分出色,和兄弟部隊一起消滅日軍700多人,打了一場大勝仗。戰后,高士一受到了賀龍的點名表揚。
在高士一的影響和帶動下,冀中一帶不少士紳都在不同程度上參加了抗戰,給八路軍提供了不少幫助和支持。1940年1月,高士一率領獨立第一旅開赴晉西北作戰。一年后又奉命調到陜甘寧邊區,接替359旅保衛邊區的安全。能夠擔負這么光榮的任務,高士一心中十分高興,也充分說明了上級對他的信任。
在這期間,高士一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見。毛主席對高士一十分關心,詢問他工作和生活上有沒有困難,并說自己就是他的后臺,有什么困難隨時都可以來找自己解決。毛主席的關懷讓高士一十分感動,抗戰勝利后他又參加了解放戰爭,先后在晉綏軍區和西北軍區從事后勤保障工作。
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擔任過獨立第一旅副旅長的王尚榮和旅政委朱輝照都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高士一由于已經不在軍中任職,因此沒有參加大授銜。1961年,他進入國務院參事室工作,七年后病逝,享年75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