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煩躁的時候經常會聽,昨晚新買的耳機到貨,順手又打開了一個APP里的《加州旅館》。
這首歌我聽過不知道多少遍,但從來沒有打開過評論。以我這個迷糊勁,我其實是直到昨晚才發現,原來在音樂APP里,每一首歌的后面都有評論。
也不知怎么,手一滑,就打開了評論區。
這一滑,嗯,像令狐沖打開了懸崖上的密室之門,像王道士打開了敦煌藏經洞。于我,則像打開了一個光怪陸離的新世界。僅在《加州旅館》這首歌后,就有4萬多條評論。
最初引起我興趣的一條評論,就是這位“嫌疑人X_”寫的。我也不知道他是男是女,看評論的意思,姑且算個男的吧。
“嫌疑人X_”在評論區里寫到了他的高中班主任。一個縣城里的老師,一次醉酒后給一群沒心沒肺的熊學生放《加州旅館》。這群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們躁動不安,急迫地想沖出教室早點回家,根本沒什么人聽那遙遠的《加州旅館》的故事。
也許是醉酒的緣故,班主任沒有走的意思,也沒有讓學生走的意思,他就那么執拗地注視著屏幕,夢想著他的”加州旅館“。
看了這條評論,很容易可以腦補出一個不怎么得志的縣城老師的形象,他瘦弱、沉默,像魯迅筆下那些陰郁的小鎮青年,跟小縣城里的人沒什么共同語言。而《加州旅館》里,可能放飛著他青春年少時候的夢想。
▲在這首《未來主人翁》后,果然有人留言談到了魯迅。
他也曾想著開一輛老式越野車,一路走走停停,去看朝花落日,追逐那鑲著玫瑰金色的夢。渴了,從后備箱拿出一罐冰啤酒,就著落日、風沙一飲而盡。累了,借宿一家什么德州旅館、沙州旅館的,點上篝火跟老板談天說地。老板年輕的女兒抬起一雙清水眼,望了望他……
可歲月早已將他磨成一個落魄的、整日囚禁在書本與黑板間的普通中年人。不是說縣城教書的日子就那么面目可憎,而只是可能距離自己的人生理想有點遠。
那些長發飄飄、鮮衣怒馬的日子,只遺落在那首《加州旅館》里。
若干年后,當年教室里某個想奪路而逃的熊孩子,如今已然到了和班主任當年差不多的歲數。多少吃了些生活的苦頭,夢想也一點點被磨得沒了顏色。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忽然就理解了班主任那一晚的郁悶與哀愁。
一拍大腿,瞬間與班主任的人生達成了和解。
有點意思。
我接著又換了幾首歌,繼續翻看,有太多太多的評論,溫暖而傷感。數不清的人,在一首首曾經觸動他們生命情緒的老歌背后,留下了對歌手、歌詞的喜愛。他們好像就是這些歌手的老朋友,對他們的故事如數家珍、對歌里的情緒感同身受著。
更多的人,留下了屬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在《卡薩布蘭卡》背后有幾條這樣的留言:
特別是那個做國際機票的。她說”每當查到有人去這個城市就羨慕,也能自然想起這個旋律。什么時候自己也能去一次卡薩布蘭卡!“
這可能是一個年輕女孩吧,有著少女對愛情、對未知生活的憧憬與渴望。每日坐在電腦前,重復著簡單、單調的工作,耳機里放的可能就是這首歌。
或許,她看到有人去了卡薩布蘭卡,她會羨慕得發瘋,但她并沒有抱怨,反而是祝福,這就成為她工作中的一種小小的幸運。“啊,今天又遇到兩個人去卡薩布蘭卡了,真好啊,什么時候我也能去?"
這不是朋友圈相互攀比的旅游,而是一個普通人對愛與未來的寄托與期待。
留言只有2行字,字里行間,卻有點小說《布魯克林》里愛麗絲的影子。年輕的愛爾蘭女孩愛麗絲,困守在小鎮雜貨店里,卻心心念念憧憬著大洋彼岸美國大都市的生活。愛麗絲無疑是幸運的,她最終走出了四處散播流言、沉悶閉塞的小鎮,到了她夢寐以求的城市,過上了獨立自主的生活。
不知道那個做國際機票的留言者,以后的生活怎樣。會不會去了她心中的“布魯克林”,真想知道這背后的故事。
看了這些評論,你會覺得,留言的每個人似乎生活中都有一些小小的愿望,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暫時無法實現。也曾經經歷過一些感情、遇到一些人,因為年輕、不懂事、沖動,或許僅僅就是因為上天開了一個玩笑,那些東西失去了。
這是老狼《情人劫》下的評論:
這是《人在旅途》后的留言:
那個叫趙雷妻的留言者說,《人在旅途》這首歌對她意義重大,當年她的母親就是因為在這首歌的鼓勵下,掙脫了家庭的束縛和包辦婚姻的壓力,一個人帶著攢了很久的錢離開了老家。直到今天,她母親記得每一句歌詞……
一首歌有這么大作用,大到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估計這首歌的作者都沒想到。
這是《渴望》后面的評論:
這應該是個90后吧。
《渴望》恰好是90年底在央視播出的,一開播便收拾狂飆。毛阿敏的金嗓子一開唱,溫柔善良的劉慧芳一登場,喧囂熱鬧的馬路上登時沒了人影。
當年,這個叫iDamon的留言者還是襁褓里的小嬰兒。那個時代,影視劇少,人們休閑娛樂的方式也不多。媽媽沒法刷抖音,也不能在床上看ipad,可她那么渴望看一眼《渴望》。
聰明如iDamon的媽媽,就在床頭掛了一面鏡子,一邊看著孩子,一邊看著《渴望》。
時光荏苒,孩子長大了,媽媽卻沒了。
如今,“欲說當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難取舍”——當這首歌響起的時候,像iDamon媽媽一樣年紀的人,懷念的是自己的青春,iDamon追憶的卻是自己的亡母。
詩里說,“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卅年時光,匆匆如急流水,再回頭時,兒在、歌在、母子情在,不在的只是晃動搖籃的媽媽溫柔的手。
這些音樂APP里的評論,簡直蘊含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悲欣交集。
回憶區里,類似iDamon這樣,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簡直比比皆是。
這是《泰坦尼克號》后面點贊最多的一條評論:
這是《你的樣子》后面的留言:
誰都沒想到,這里被當成了一個個樹洞,把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隱秘感情、對失去親人刻骨的思念,鐫刻進了一首首歌詞與旋律背后,賦予了《你的樣子》新的生命與意義。
更多的,是對愛而不得的遺憾。當然,這可能跟大多數歌曲都與愛情有關相關。而完美的愛情卻很少有人懷念,自然就留下了一個個傷心人的傷心故事。
其中一個人的留言,看完完全淚目,他是這樣寫的:
此人在地鐵里見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自從坐下女孩就沒閑著,一直在照鏡子梳頭撲粉補妝,簡直快把周圍的人煩死了。可過了一會兒,女孩從包里掏出一張請柬打開了,里面有新婚夫婦的照片,女孩看了好一會兒才放下,拿起手機,手機的屏保就是那個新郎。
短短幾句話,比一些小說的情節還要形象生動。嗯,這不就是典型的男友結婚了,新娘不是我。這種好萊塢電影里的橋段,在現實里看到,還是挺讓人傷心。
或許,女孩正在去參加前任婚禮的路上,她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想給他看看,”你TM瞎眼了,為什么不選我?“她可能也捫心自問一萬遍了:"我TM又有什么不如那個人?”
內心的煎熬,讓她完全忘了自己的儀態。女孩在地鐵里不顧眾人目光描眉畫眼、抹粉補妝,可以想見她的心有多疼。更讓人心疼的是,屏保上還是自己與前任的照片,就知她有多么放不下。可一轉眼,人家就寄來了請柬。
千回百轉,愛而不得,這不就是人生。
另一個叫的網友,某種程度上,似乎給了她解釋與答案。
“李寶娜喵”說,“你最終于誰一起跑到終點,事關陪伴、運氣和愛”。
還有一些網友,在這里表達了對舊時時光的懷念,對親人的內疚,對愛的追憶……
林林總總,這些評論里,沒有新聞評論區里的怨懟、撕扯、唾罵,有的是懷念、感恩,甚至是遺憾:愛而不得的別愁離恨、痛失至親的錐心之苦、年華不再的感懷傷逝……讓我們閱盡人間百態。
這可能就是音樂、文學、電影……這些看似無用的、藝術的力量吧。
這些隱匿在一個個冰冷賬號背后的普通人,都有自己的愿望與隱秘的情感世界。也許現實生活過得并不容易,年少時候的夢早已不在、去卡薩布蘭卡的愿望遲遲無法實現、最愛的人早已離自己遠去……
負重前行的路上,每個人都不容易。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躲也躲不掉,那些簡短的留言背后,訴說的正是一樁樁、一件件如此真實而令人感動的人生故事。
還是那句話,酸甜苦辣、悲欣交集。
可這不就是生動的“人間煙火”?
有人說,人間不值得。這一生,每個人多多少少又總有一些關于自己的時光的故事。這些故事,像是被編好了密碼,儲存在一首首歌曲的背后。播放器一開、音樂一響,往事就如那春天惹人的柳絮,飛撲到眼前。這一刻,自己隱秘的情感世界之門,瞬間被打開,甚至不經意間就被弄潤濕了眼眶。
哎,那簡單的旋律,怎么就讓人淚眼婆娑了?
感謝那些在音樂APP里留下評論的小伙伴,讓我分享了這么多人生故事。人間有苦,人間還是很值得。
也感謝我的粉絲們,這么久沒更新,居然還沒取關。
陳小二姐:邊緣時評界人士,不再想評論那些事。只想跟你分享有趣的價值觀、有意思的歷史故事。站在時間的上游看歷史,做這繁華世界的旁觀者。
回顧: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