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誠出生于湖南,與毛主席、彭德懷都是老鄉,在中國革命的進程中,湖南就出現了不少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湖南籍的將帥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都有著崇高的理想,為了革命事業萬死不辭。性格倔強,不屈服于強權,敢于堅持真理。彭德懷和黃克誠就是其中的典型。
黃克誠與彭德懷在革命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可是一次戰斗中,彭德懷卻嚴厲批評黃克誠:“作戰,你不許跟著掄大刀。”
黃克誠將軍
在建國之后,兩個人之間的交往也是越來越多,1959年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了曲折,就在此時彭德懷處于艱難的處境,黃克誠卻仗義執言,最終得知了28年前彭德懷曾經救過他,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戰,你不許跟著掄大刀
黃克誠早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參加了北伐戰爭。在北伐勝利之際,蔣介石卻大肆屠殺中國共產黨人,破壞革命,黃克誠也跟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
從黃克誠參加革命的第一天開始,他就是一位戴著眼鏡的軍人,眼鏡伴隨了他很長時間,九死一生。
黃克誠行軍的時候可以餓著肚子,也可以光著腳板,但是沒有眼睛的話就寸步難行。只要戰士們攻克了一座城鎮,黃克誠就會到當地的眼鏡店去配一副眼鏡。如果眼鏡被敵人打壞的話,自己可以隨時掏出另一副眼鏡來換上,但是眼鏡也讓他吃了苦頭。
紅軍戰士在井岡山的油畫
陳毅對黃克誠也十分贊賞,陳毅也對著底下的干部說道:“別看你們的黃師長戴著眼鏡,可是他的眼睛看得遠,是千里眼。”
彭德懷第一次認識黃克誠是在1930年初,當時黃克誠被派到紅五軍擔任縱隊政委,而紅五軍的軍長就是彭德懷。剛開始,兩個人之間也并沒有過多的交往。
彭德懷真正關注黃克誠,是在紅軍戰士們攻打修水縣城的時候。就在戰士們和敵人打得最激烈的時候,彭德懷來到了最前線。
彭德懷在一個戰壕里面,他拿著望遠鏡看到黃克誠帶領縱隊進行攻擊,但是多次強攻都沒有什么效果,云梯上的戰士們也被敵人打了下來。
就在這關鍵時刻,黃克誠手上突然拿起了一把銀光閃閃的大刀,他帶頭冒著敵人的子彈爬上云梯。而黃克誠的這一個舉動也激勵了戰士們冒著危險沖鋒。最終戰士們奮勇殺敵,登上了城樓,紅旗也插上了城頭。
彭德懷將軍
就在戰斗結束之后,彭德懷親自把黃克誠叫了過來。一臉嚴肅的彭德懷,仔細地打量著眼前的這位戴眼鏡的文弱書生,彭德懷怎么也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人竟然能和戰場上的勇猛的戰士畫上等號。
彭德懷開始與黃克誠寒暄了起來,兩個人聊到了家鄉的一些事情,最后,彭德懷嚴肅的說道:
作戰,你不許跟著掄大刀。那么大一副眼鏡片子,很招眼,別人一看就是個當官的,,很容易遭來敵人的子彈。你死了,誰來指揮部隊?”
在“反圍剿”的戰斗中,黃克誠也是身先士卒。有一次戰斗中,黃克誠的眼睛一閃一閃,而在城頭的敵軍卻因為鏡片的反光發現了我軍的指揮所,就在此時,情況也變得十分危險。
就在敵人槍響的那一瞬間,彭遨師長用力拽了一下黃克誠,兩個人一起滾向了旁邊。兩個人爬起來的時候,彭遨對著黃克誠說道:“老黃啊老黃,人家那幾梭子子彈可是沖著你這副眼鏡來的啊。”
修水戰斗
黃克誠的事跡也在軍中流傳開來,包括彭德懷也對他一直贊譽有加。彭德懷也經常對著別人說道:“打一仗認識一個人,修水戰斗使我認識了黃克誠。”
堅持真理
從1930年開始,蘇區開始傳達中央政治局通過的《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案,這是一個左傾的錯誤路線。
1930年6月,中央領導同志把發動城市武裝暴動當作了決定中國革命勝負的關鍵。為此中央在第五軍的基礎之上又成立了紅三軍團,由彭德懷來擔任軍團的總指揮,而黃克誠則奉命奪取武漢。
部隊上下的將士們都積極響應中央的號召,可是黃克誠卻覺得這樣的計劃太過冒險,風險太大,而且當時的紅軍實力相比于敵人來講還是很弱小的,很容易導致失敗。
為此他天天和縱隊的政治委員張純清商量,希望能夠改變計劃,但是張純清和他的想法卻不同,甚至還一味的指責黃克誠。
黃克誠將軍
黃克誠通過協商沒有起到預想中的效果,于是他便在干部大會上提出了“現在不具備奪取武漢的條件,用起義的方式奪取武漢也不現實”。他的話還沒有講完,就遭來了眾人的圍攻,還說他根本不適合擔任領導工作。
最終,組織上經過表決撤銷了黃克誠縱隊政委的任命,但是可以留在支隊繼續進行工作。
為了避免紅軍攻打大城市出現失敗,黃克誠決定冒著風險給彭德懷寫一封信,在信中,他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認識,還陳述了不能打大城市的理由。
這時候的彭德懷也開始糾結起來,就他自己而言,他是反對攻打武漢的,可是他身為紅五軍團的領導人,必須從全局出發進行考慮,如果不執行決議的話又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反圍剿戰斗中的紅軍戰士
彭德懷看過了這封信之后,他覺得黃克誠和自己有著同樣的認識,黃克誠自己面臨著十分窘迫的處境之下,首先想到的是組織,一個共產黨員能夠這么做是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經過多方面的考慮,彭德懷做出了決定。他覺得武漢的敵人勢力強大,就放棄了攻打武漢的計劃。決定先行攻取長沙,等到奪取長沙之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戰略部署。
在戰場上,黃克功率領紅三軍團攻占岳陽等地之后,又集中全部的兵力攻打長沙。紅三軍團的戰士們作戰勇猛很快就攻克了長沙,還繳獲了大量的槍支彈藥等。
紅三軍團盡管將長沙給打下來了,但是也僅僅守了十來天時間,敵人又集中了大量的兵力開始猛攻長沙,敵人想把紅軍合圍在長沙,情況十分危急。
面對數倍的敵人,彭德懷覺得不能和敵人進行硬拼,于是率領紅軍戰士們趁著夜色悄悄撤出了長沙。
經過這一件事,黃克誠也越來越佩服彭德懷,彭德懷作戰指揮的能力和素養都比較高,他在心底里為紅軍有這樣的一位高級指揮員而高興。
黃克誠將軍(左一)
但是不久之后,彭德懷和黃克誠卻因為在攻打江西贛州的問題上有了不同的見解,甚至還產生了沖突。
1932年2月,彭德懷決定帶領戰士們攻打江西贛州,但是這個決定卻招來了黃克誠的強烈反對,兩個人開始激烈的爭論起來。
就在戰士們到達了贛州城下的時候,黃克誠發現此處的地形對紅軍戰士們十分不利,這場仗注定是一場硬仗,如果打下去,紅軍戰士們損失會更大。
黃克誠也知道彭德懷的脾氣比較犟,于是黃克誠等到第一次攻城受挫之后,便向軍團司令部提出了撤離的建議,但是彭德懷沒有同意。
后來紅軍戰士們經過多次的進攻,仍然沒有成功。最后敵人趕來增援。黃克誠再一次向彭德懷提出撤離,還批評彭德懷有勇無謀,但是彭德懷依然沒有理睬。
戰爭年代的黃克誠
戰士們堅持攻城30多天后,仍然沒有取得勝利,紅軍被迫撤出戰斗。在后來的戰役總結會上,彭德懷和黃克誠兩個人見面后依舊和以前一樣和睦。兩個人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多,逐漸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彭德懷力挽狂瀾救戰友
盛夏的一天,正在進行第三次“反圍剿”的時候,紅三軍團第三師的政委黃克誠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要他立即回到軍團政治部去領任務。
黃克誠剛剛回來,還沒有休息一下,軍團政治部的負責人就找上門來,將一份名單遞到了黃克誠的手上,面色嚴峻的對著黃克誠說道:“這份名單上的人你要趕緊抓捕,交給我們來處理。”
黃克誠拿起名單看了一遍,這些都是第3師中久經戰斗的一些基層指揮員,這份名單上的人黃克誠大部分都很熟悉,甚至還有一部分人是他親手提拔起來的。
紅軍戰士們在反圍剿的路上
黃克誠和眼前的這個負責人據理力爭,希望能夠放過他們。但是這個負責人卻嚴厲地批評他說道:“你是一個老黨員,而且是師里面的政治委員,你要堅決執行黨組織所做出的決定,更要清楚違反紀律的后果。”黃克誠知道再怎么說也已經無濟于事,便在一氣之下離開了。
黃克誠想保護名單上面的同志,于是在上面的一次次催促之下,他冒著風險秘密安排好名單上面的同志上山躲避,他想著等到風頭過去之后,或許這件事情能夠有轉還的余地。
可是這件事情被上面察覺到了,他們派人抓去了其中的兩名指導員,不久之后這兩名指導員就遇害了,黃克誠一氣之下便來到了軍團政治部,大聲怒斥這些人干的蠢事。
黃克誠因為抗命不捕也引起了軍團政治部的不滿,現在他又過來為這些人喊冤,軍團政治部當即做出決定,要把黃克誠抓起來進行審查。
彭德懷將軍
彭德懷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后,也馬上趕了回來,他找到了軍團政治部的負責人開始責問道為什么抓黃克誠。
軍團政治部也沒有什么有力的證據,只能說他是機會主義分子。
彭德懷大聲地喊道:“對機會主義分子怎么可以采用抓捕的方法來處理呢。”
這位負責人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來反駁了,最終只得將黃克誠釋放。但是黃克誠政委的職位卻被撤銷了。
黃克誠的職位被撤銷之后,他也沒有事情可干,于是向彭德懷提出了工作的請求,最終彭德懷讓他去軍團司令部去擔任秘書,去處理一些日常工作。
而沒過多久,黨中央也開始糾正這些錯誤的問題,黃克誠也被重新起用,回到了師政治委員的崗位。
彭德懷將軍
而彭德懷干預軍團政治部才放了黃克誠的事情,黃克誠并不知曉,軍團政治部也沒有和他講明事情的原委,事后也沒有人和他提到過這件事情,包括彭德懷也沒有向他提到過這件事情,直到1959年黃克誠才得知了這件事情。
和主席共事多年,何必寫信
新中國成立之后,彭德懷擔任了國防部長,黃克誠擔任了解放軍參謀總長,兩個人之間的交集也變得越來越多。
而彭德懷在與眾多的將軍們交往的過程中,爭論最多的就是黃克誠。兩個人之間對同一件事情發表不同的看法,他們經常就會爭得面紅耳赤。盡管兩個人之間經常性的爭吵,但是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卻是越來越深。
彭德懷性情剛烈,做事情雷厲風行,說話也是直來直去,為此黃克誠也多次提醒彭德懷一定要注意謙虛謹慎。
黃克誠迎接彭德懷回國
1959年彭德懷接到通知,黨中央決定在廬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邀請彭德懷出席這次會議。
彭德懷也不想參加這次會議,自己剛從蘇聯以及東歐各國剛回來,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為此彭德懷決定讓黃克誠代替自己出席這次會議。
黃克誠知道后,覺得彭德懷不去的話實在不妥,特告誡彭德懷說:“這次會議是毛主席親自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你是中央政治局委員,怎么能夠不去呢”。
就在會議期間,彭德懷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沒過多久,黃克誠也被電召上山。
現在的廬山會議會址
上山之后的黃克誠與彭德懷同時住在了176別墅,一個在別墅的西面,一個在別墅的東面。兩個人一見面,彭德懷就把給毛主席的信拿了出來,黃克誠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黃克誠嚴肅的說道:這封信提的意見很好,我也贊成。但是你的信寫的方式不對,你總是感情用事,你和主席相知多年,有什么問題直接當面提就可以了,何必要寫信呢。”
黃克誠盡管是中途上山,但是毛主席為什么叫他上山,他的心理也是十分清楚。
在會議上,黃克誠講出了當前社會主義建設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說完之后又補充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黃克誠將軍
就在黃克誠剛說完,臺下就有人說黃克誠在支持彭德懷,而黃克誠之所以這么做就是在報彭德懷當年的救命之恩。
黃克誠聽到這句話也開始疑惑起來,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經過會上相關人員的揭發和證實,黃克誠才知道自己當年沒有被軍團政治部殺害是彭德懷干預的結果。
面對眾人的指責,他氣憤地說道:“我在湖南工作多年,和其他的同志們只是簡單的工作關系。”
彭德懷將軍
會上,有人不斷的說道要黃克誠交代彭德懷的問題,黃克誠說道:“我和彭德懷接觸比較多,但是只是一些工作問題。至于我,我一輩子就想搞富國強兵,沒有什么其他的念頭。”
之后黃克誠也遭遇了人生的低谷。因為其他的一些原因他和彭德懷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但是兩個人之間的友情卻沒有因此阻斷。黃克誠也多次對著周邊的人說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經常做夢,夢見同他在一起。”
之后黃克誠被中央安排 了山西擔任副省長,而彭德懷則被安排到四川進行建設。
十年動亂時期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進入了一個特殊的時期,黃克誠與彭德懷也被“安排”到同一個院落里面,這也是他們時隔多年后再一次見面,但是兩個人卻很少交談。
1974年,彭德懷在彌留之際,說話也已經十分艱難,但是他還是叮囑自己的侄女去代他看望黃克誠,并且說著“把我的書籍送給黃克誠。”
黃克誠也一直在堅持著等待著,直到1978年12月份彭德懷的案子也得以平反,他自己的愿望也終于得到實現了。
晚年的彭德懷
黃克誠后來在回憶中說道:
“我和彭德懷言不及私,相待以誠,相爭以理,性格作風比較合得來,如此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