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7月,彭德懷以軍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總參謀長,開始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彭德懷上任后,提出了要向蘇軍學習的觀點,這年12月,他在全軍各大區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聯席會議上說:
永遠不要驕傲自滿,一定要將蘇聯的一切先進經驗都學到手,改變我軍的落后狀態,建設我軍為世界上第二支最優良的現代化的軍隊,以利于在將來有把握地戰勝帝國主義軍隊的侵略。
彭德懷
在彭德懷的推動下,中蘇經過協商,決定在我軍的總參謀部設總軍事顧問,在各軍種、兵種、大軍區分別設首席軍事顧問,這些軍事顧問均由蘇聯派出,他們的任期一般為一至兩年,個別短則幾個月,長則四五年。
雖然蘇聯軍事顧問的話語權很大,但在“怎樣學”的問題上,彭德懷并不盲目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德國人李德在中央蘇區瞎指揮造成的惡果,他始終記憶猶新。彭德懷經常叮囑身邊的同志,在運用蘇軍經驗解決我軍實際問題時,不要機械搬運,特別不允許“上綱上線”。
1952年10月15日,彭德懷第一次主持軍委例會,他把部隊訓練時間的分配確定為:軍事訓練占60%,政治教育占20%,文化教育占20%。事后有蘇聯顧問提意見,說文化教育時間占的太多,沒有必要,彭德懷耐心地解釋說:
舊中國文化教育落后,文盲多,戰士入伍以后才能學文化,學了文化才能掌握軍事技術,將來復員回家,也便于參加社會主義建設。蘇聯和一些發達的國家,征來的新兵不僅多數人有文化,有的還會開汽車、拖拉機。中國現在則相反,是軍隊把戰士培訓成司機或坦克手,然后復員到地方上才能開汽車和拖拉機。這是中國的實際。
毛澤東和彭德懷
最終蘇聯顧問被說服了,全軍各部隊嚴格按照彭德懷的意見落實訓練時間,文化教育的占用時間都達到了20%。
1953年初,彭德懷主持軍委例會討論國防工程建筑問題,有業務部門依據蘇聯顧問的意見,稱為了國防保密,要求把內伶仃島上的居民全部遷走。彭德懷一聽就火了,當即批評說:“遷移居民一定要慎重,要積極動員。島上的居民,有證明的留下,重大嫌疑的遷走,但這是極少數。內伶仃的居民全部遷走,要不得,這是單純軍事觀點!”
不過在聽取蘇聯顧問意見時,彭德懷也出現過失誤。1953年上半年,蘇聯顧問反復向彭德懷建議,解放軍可以學習蘇軍實行“一長制”,即部隊取消政治委員,實行單一首長制。彭德懷覺得這一提議可行,他便在一次軍委例會上提出:軍隊團以上的政治部可以不設政治部主任一職,其職務由該級政治委員兼任,以便抽出一批政治工作干部培養為軍事指揮員。
彭德懷投票
1953年5月,彭德懷更是在同蘇聯顧問的一次談話時說:“準備10年之后實行‘一長制’。”這年5月頒布的《內務條令》,已將政治教導員和政治指導員排除在營、連首長之外。
彭德懷的話傳達到部隊后,引發了許多問題:一些單位出現了軍事訓練和軍事演習計劃不要黨委過問,下達命令不要政治委員署名,軍事演習沒有政治工作人員位置等情況;有的以為實行正規化就可以削弱或取消政治工作,把軍隊正規化與必要的民主對立起來,把嚴格教育、嚴格管理與說服教育對立起來,把部隊進駐營房、開展正規訓練與擁政愛民、積極參加地方群眾工作對立起來……
這些問題很快引起了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的注意,他專門向彭德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現在有些同志認為政治工作制度過時了,政治委員作用不大了,要學習蘇聯,搞‘一長制’。如果那樣做,從井岡山時期就搞起來的政治工作傳統不就丟掉了嗎?”
羅榮桓
彭德懷認為羅榮桓的話很有道理,他改變了原來準備實行“一長制”的主張,在以后的幾年里,他對“一長制”的思想作過不止一次的批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