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信用大灣區”建設,對于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發展戰略提升大灣區信用建設水平,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構筑區域合作開放新格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近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信用論壇在廣東省廣州市成功舉辦,源點信用作為本次論壇唯一合作媒體受邀。
本次論壇以“信用引領新經濟,智聯灣區共發展”為主題,圍繞“十五五”期間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數字化轉型與信用創新、灣區信用品牌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信用引領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信用論壇現場
粵港澳大灣區信用論壇旨在促進大灣區信用服務業在技術、標準、人才等領域的深入交流與合作,致力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放眼全球的信用經驗交流和智庫成果發布平臺。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信用協會會長吳列進指出,信用建設不僅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基石,更是連接粵港澳三地、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的橋梁,協會將繼續深化與港澳兩地的合作與交流,為區域信用體系的發展貢獻力量。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就“十五五”期間社會信用建設的若干重要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拔磥硇庞媒ㄔO的實踐方向應著眼于市場化、制度化、數字化、標準化四大維度,致力打造‘無障、無憂、無欺’的信用環境,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注入強勁動力”章政教授指出。
數字化轉型是當前的一大趨勢,論壇現場,專家聚焦“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大灣區信用服務創新與實踐”主題展開討論。
專家們認為,數字化轉型為企業信用風險防控及商業決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企業能夠更精準地評估信用風險,優化決策流程,提升市場競爭力。然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問題,在享受技術紅利的同時,必須建立健全的數據保護機制,確保個人信息和企業數據的安全,維護良好的數字生態環境。
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地區均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廣東省信用協會現場聯合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共同揭牌“花城信用會客廳”,致力打造成為促進信用交流、深化信用合作、推動信用創新的重要窗口。
“灣區標準”《企業信用評級業務規范》在論壇現場進行宣貫,目前,該規范已在港澳地區推廣應用,支持港澳銀行機構利用企業特色化信用信息拓展內地業務,面向內地市場推出細分領域的跨境金融產品和服務,對于解決粵港澳三地信用報告不統一、信用產品和服務流通不暢等問題有著重要意義,實現對港澳信用評級的有效兼容。
粵港澳大灣區信用論壇由廣東省信用協會聯合港澳有關機構共同舉辦,廣東省有關政府部門、地級市發展改革局、大灣區金融機構、信用服務機構、工商企業界代表,以及全國信用領域的專家學者等共計250余人齊聚羊城。
【案例匯編】
【專家觀點】
● ● ● ● ●
【信用案例】
【工作進展】
【值得收藏】
編輯:源源
校稿:昊宇
來源:源點credi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