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糾紛,一場網絡“戰爭”的由來
老輩人愛聽《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戲文,都道當年有個聰明絕頂的喬太守妙手點金,把兩樁神仙都頭大的男女官司理得皆大歡喜,有情人終成了眷屬。但俗語也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喬太守絕對是特例。而一般情況是,家長里短的雞毛蒜皮永遠像蒼蠅腸子絲絲繞繞解不清楚。
感情的事誰也說不準,這個地球上每天都有佳緣成對,自然也免不了怨偶傷離。有道是只有掰不開的銅板,沒有拆不散的鴛鴦。現代社會婚姻自由,大家都明白強扭的瓜不甜,在婚姻自由的前提下鸞鳳和鳴和勞燕分飛都各任其便。
可是近來有一對夫妻的離婚卻引發了一場聒噪一時的網絡“戰爭”,他們身邊的朋友,還有上百萬陌生網友在網絡上因此唇槍舌劍捉對廝殺。一次普通的離婚,最終升級為一場名為“3377”的網絡事件,不但足以讓當事人崩潰,還在網絡上引發了為一場關乎婚姻道德的大辯論。
在完整引述事件之前,筆者有必要先對上文提到的這幾個數字做個名詞解釋。77就是男主人公,因其名字與數字7同音,網友稱之為77。33是女主角,因她在這場離婚事件中身份是第三者插足,網友稱之為33,又稱小三。還有女二號,77先生的原配夫人L君。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北京的已婚男77,在出差濟南時因工作關系,認識了濟南電視臺技術人員未婚女33,“他們一見鐘情,追求真愛欲罷不能”(33語)。 原配夫人L發現兩人的曖昧關系后與77離婚,財產分割如下:房產歸前妻,汽車和存款歸77。77與L好聚好散,與33如愿以償地在北京結婚,這樣的結局,雖然不是皆大歡喜,但總算對三方都有了交代。
日子似乎要滑過新的一頁。可是33心里卻對房產歸屬77原配L的法院判決頗有微詞,讓她的前任住著老公的大房子,而自己卻要住在租來的房子里。外傷易愈,心病難醫。心中積下的滿腹牢騷最終爆發,她開始在博客上曝出自己的不滿,除了用大量的篇幅炫耀自己的生活質量,也透露了很多77與前妻的床笫私事,語氣頗為尖酸惡毒。同時還以短信的方式對L多番辱罵,嘲諷“L為又肥又丑的老娘們”。
據稱是L的一位朋友在得悉內情后以“亞馬遜人魚”的網名在著名的天涯論壇發表題為《天啦這個轉正了的小三超級狂啊!》的帖子,細細講述了這場家庭財產糾紛始末以及事后33對L的百般侮辱。帖子很快引起天涯網友的關注,紛紛對33惡言侮辱前妻L的行為表示憤慨。
“人肉搜索引擎”,搜出“史上最強第三者”
事件的火爆程度及在網友中的影響讓發帖者始料未及。幾乎是一夜之間,33從籍籍無名變成了當代潘金蓮,在網上人人喊打的“壞女人”。在谷歌搜索網站熱詞榜中,她的名字迅速竄升榜首,很多網友直接稱她為“史上最強第三者”。
拋開網絡流行語言的噱頭,僅從字面解釋,“史上最強”頗有空前絕后的意思。笑星宋丹丹在小品里有句經典臺詞“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一般人很難體會一夜成名所帶來的壓力,尤其是成了惡名的時候。但可以想像,當33從一個小女人驟然在網絡上淪為全民公敵的時候,內心一定經歷了從混亂惶恐到憤怒的過程。她在博客上的自辯,很快又淹沒在網友的口水中。網民手里有秘密武器,即被媒體稱作“人肉搜索引擎”的人海戰術,也就是網上出現某個爭議性人物或話題時,立刻有全國各地的無數網友聯起手來,自發地通過手動搜索,對相關人與事進行各方面事無巨細的搜集,將搜集到的信息匯整與提純,再發布在網上供人評閱。
在互聯網搜索技術發達的今天,幾乎可以讓任何秘密無所遁形。在之前火爆網絡的“銅須門”性丑聞和外企女秘書裸照事件中,“人肉搜索引擎”攻無不克,網民通過人肉搜索將當事人的信息一點一點公之于眾,并進而對其現實生活施加影響。
這次也不例外,很快33與77的QQ號、手機號、所在公司、家庭住址甚至車牌號都被網友調查出來在網上一一曝光,聲討浪潮從線上轉為現實中,網民的電話接二連三打到77所在的公司駐北京代表處,大家希望讓該公司領導知道77“犯下的罪行”,直到其被公司開除走人。更有甚者,有人對77發出了人身威脅。當然,也僅僅是威脅。
這事兒鬧得風風雨雨,自然很快被觸覺敏銳的文藝界人士捕捉,據說在一些論壇的星座版上,有人依據33和77的生日討論兩人的星盤是否般配——以此推斷倆人的婚姻是否幸福。從最初道德上的譴責,到最后全方位的娛樂化解構,事件本身被娛樂化了。再后來,像任何一件網絡熱門事件一樣,“3377”事件也漸漸消于無聲了。
互聯網,“網絡暴民”的道德法庭?
有人說,這次事件中,33和77還有前妻L其實都是墊場的陪襯,無數推波助瀾的網民才是真正的主角,是他們讓一次典型的離婚變成了非典型性的網絡鬧劇。
在信息社會中,網絡是一個開放性的交流平臺,人人都有表達自己聲音的權利。這次事件中33本身既是一個施害者,也是一個受害者,誠然33在博客中公布前妻L與77的房事細節,侵犯了前妻L的隱私權,網民也當然有權利通過合法的渠道表達不滿。搶別人的老公后還不依不饒地辱罵前妻,這種戲劇性的過程本來就符合民間對“壞女人”的評價標準,而前妻的角色也恰恰符合“弱女子”、“受害者”的形象。
傳統上,國人注重家庭,任何破壞家庭的行為都被視為不道德。移情別戀不論是出于什么原因,多是淫思邪欲的表現。東漢有首五言詩《長跪問故夫》,詩中站在前妻的角度,寫上山采蘼蕪的女子碰到前夫后,委委屈屈的“長跪問姑夫,新人復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舊人姝”,將棄婦刻畫得戚戚婉婉,惹人同情。雖然沒有直言“新人”,也就是前夫現在的老婆究竟如何,但字里行間早已通過才、德、貌幾個方面下了“新人不如故”的結論。《鍘美案》中的秦香蓮、《琵琶記》中的趙五娘也都是受害者的前妻角色,千百年來不斷受到大眾的同情憐憫。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良知始終是存在于大多數人內心深處最基本得道德標準。
于是在這次事件中,網友們自發地承擔起了裁判官的角色,所憑依的標準是傳統道德。他們界定,33的行為有違道德,眾多網友因此對33任意加以口誅筆伐。
需要指出的是,在網絡中,性是敏感因素。一方面為了吸引眼球處處充斥著性元素,另一方面凡是牽扯到性的爭議事件,更容易被上綱上線。這次事件中,網友的憤怒不僅是33作為第三者的身份,更來自她對自己情感生活的炫耀以及揭露前妻床底隱私。這些細節讓她在網民心中定型成為一個在性方面形象惡劣的女人。
有學者將這些網民稱作“網絡暴民”,一群利用網絡這種現代通訊手段,卻用小農意識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的人。網絡對他們而言,更像是農村村頭大槐樹底下嘮嗑的地方,那里沒有理性辯論,也并不謀求對事情的互相理解或理性判斷,只是大家發泄不滿情緒的場所,這種發泄超出應有的界限、或陷入極度的狂熱,是否也是對公眾道德的另一種傷害呢?
這場聲勢浩大的網絡“戰爭”中,沒有勝利者。除了多數網民們逞了一時意氣,網站賺了點擊量外,三位當事人卻都深受其害。有位哲人說過,當大多數人動輒以道德作為評判某事的標準時,這本身就是一種不道德。互聯網不是道德法庭,解鈴還需系鈴人,這場起因于第三者插足的網絡鬧劇,看客散盡,幕布并未拉上,臺上炎涼的況味,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體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