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特朗普突然表態臺海問題,讓島內緊張氣氛急劇升溫。臺當局的危機感,恐怕比他們想象的還要早一點,在“靠美保臺”這條路上走得再遠,終究也是給自己挖了坑。
難怪島內名嘴直言:“臺灣應該做最壞的準備了!”
去年6月,董王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采訪時,對臺灣做了個“貼心”的提醒——如果臺灣想繼續依賴美國,應該付出相應代價。
他直言不諱:“臺灣有為美國做過什么?美國為它提供了多年保護,但他們卻偷走了美國的芯片產業。”這話一出,島內立馬炸開了鍋。
有意思的是,董王用冷冰冰的商業邏輯撕開了“保臺”政策的遮羞布。對于美國是否繼續保護臺灣,他干脆表態:“臺灣,憑什么享受這種保護?你得付錢。”看得出來,這位“商人總統”對臺灣在美國戰略中的價值并不看好,
臺灣再怎么忙著拼命維系所謂的“美臺關系”,在董王眼中,都是一場需要付賬的生意。
董王的冷漠表態,讓島內許多人開始意識到“臺.獨”的后果有多可怕。名嘴蔡正元說“臺灣應該做最壞的準備了”。
他狠狠揭開了民進黨當局的“備戰假象”,諷刺道,解放軍若真開戰,臺當局所謂的備戰,根本不值一提——只要決心下了,賴清德這幫人早就被“斬首”了。
蔡指出,民進黨當局的“緊急戰備”行動看似一套一套的,實則只會把民眾的心虛拉得更緊,空喊口號,做不到實質性的反應。
解放軍如果真來,臺當局的所謂“備戰工作”,最后不過是給自己找點心里安慰而已,起不到半點作用。
與此同時,國臺辦也沒閑著,立馬接招。去年7月初,國臺辦發言人發表了講話,徹底“挑明”了立場。
對于臺.獨言論,國臺辦的態度鮮明而直接:“臺.獨”就意味著戰爭,臺當局的做法是害民眾,尤其是青年人。講白了,你賴清德只會利用年輕人做炮灰。
這樣的直白表態,顯然是讓島內“臺.獨”分子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位置——解放軍的行動,可不等人。
島內有評論指出,董王上臺后,美國的外交政策將發生劇變。尤其是在臺海問題上,董王那種“商業化”思維恐怕會徹底放棄對臺灣的無條件支持,甚至可能在關鍵時刻選擇“撤手”——這意味著臺灣將更加孤立。
郭正亮更是警告島內,董王可能會重新評估美臺關系,“臺.獨”勢力和島內民眾若一味依賴美國,勢必會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島內的“統一”大勢,反倒會加速成形。
畢竟,相比解放軍的軍事壓力日益增大,臺當局的應對能力和實際準備都顯得蒼白無力。
無論臺當局如何煞費苦心準備所謂的“戰時動員”,從解放軍的戰略部署和政治意圖來看,臺.獨的代價遠遠超過它的利益。
隨著解放軍軍事演習的推進,島內一系列“臺.獨”行為面臨著更高的成本,甚至連民間經濟界人士也開始警覺,“臺.獨”的代價越來越高。
在這樣的現實壓力下,島內對于兩岸統一的認知正在逐步變化,“臺.獨”勢力的政治操作空間正在縮小。
臺灣的確到了該做最壞準備的時候了,不只是應對解放軍的軍事打擊,更要面對可能被美國“背棄”的冷酷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