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白宮國安會又起風波!
當地時間5月1日,根據媒體爆料,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華爾茲和他的助手黃之瀚即將離職,華爾茲離職之后,會到聯合國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可是他的助手黃之瀚卻是被徹徹底底踢出了美國政壇,就地免職!
令人意外的是,作為華裔的黃之瀚,卻一直都是極度反華,他反華的態度和華裔的身份也是為什么他會在美國政壇中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而特朗普之所以會用一位反華的華裔政客,其實很大的目的就是為了針對我國,可是令特朗普沒想到的是,黃之瀚上任之后口號雖然響亮,但并沒有什么實際性的進展。
如今中美關稅戰還沒有結束,而美國作為發起方,也是受傷最嚴重的一方,特朗普遲遲等不到中方的電話,這樣以來,黃之瀚作為憑借反華態度上位的華裔政客,在沒有成績之后,被炒魷魚也就不難理解!
華爾茲的去向已經確定,但是被白宮拋棄的黃之瀚在這次免職之后,是短暫離開美國白宮,還是說徹徹底底離開美國政壇呢?
鷹派華裔的“反華”投名狀
黃之瀚的背景還是挺特別的,他的父母從廣州到香港,最后落腳美國,他自身也是去了臺灣移民家庭出身的妻子,算是個典型的美籍華人家庭,可是他在政治光譜上,卻站在共和黨新保守主義陣營中,說白了就是鐵了心的強硬反華派。
值得注意的是,他其實早就放過話,說中美“沒有共存的余地,戰爭不可避免”,甚至還公開鼓吹美國準備打一場“冷戰+熱戰”的混合戰爭,他這一副比誰都鷹牌的姿態,再加上他華裔面孔,似乎成為了在華盛頓的一張特殊通行證。
特朗普當初用他的時候,其實也正是看中了他華裔背景,想打一張“知華牌”來制衡中國的舉動。
在得到特朗普重用之后,他一路從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官員,很快就爬到了國安會副顧問的職位,履歷上更是填滿了鷹派兩個字。
根據黃之瀚的種種行為,有人揣測,他這么極端,或許可能正是他政治生存的策略,想要在某個圈子里站穩腳跟,光靠切割還不夠,需要他親手參與“筑墻”,以此向核心人物表達中心,這種內心上的掙扎,不是一般人能夠體會的。
關稅戰碰壁,誰來背鍋?
殊不知,現實發展卻沒有按照劇本走,黃之瀚的口號喊得再響亮,特別是這次中美關稅戰,他主張的強硬線路并沒有給美國帶來想要的結果。
恰恰相反,中國這邊卻表現出了很強的戰略定力和反制能力,加關稅、停采購、調整供應鏈、在稀土資源上做文章,一套組合拳下來,直接打到了美國七寸,讓美國感受到了實打實的疼。
特朗普政府也沒有想到,原本指望著能夠快刀斬亂麻逼迫中國服軟,可最終結果卻落空了,這不這次白宮國安會的調整,也是說明了特朗普已經沉不住氣了,要開始找人負責了。
在這個中美關系緊張的節骨眼上,黃之瀚的處境就顯得非常尷尬了,他雖然極力想通過“比美國人更反華”來證明自己對美國的忠誠。
但是在政策上的不靈活,再加上現在白宮需要一個“出氣筒”,黃之瀚這個華裔官員就成為了最合適的不二人選,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撇清,都可能被輕易放大和利用。
有些美國媒體和網上的評論甚至都開始編排這件事情,硬是要把白宮泄密的事情,跟黃之瀚的華裔身份扯上關系,說白了就是把黃之瀚當成了潛在的“內奸”。
黃之瀚的遭遇真是應對了那句話:故土不認你,自己也不認同,最終是周圍按照你的面孔來定義你。
這還沒完,他的頂頭上司華爾茲也被調走,這一次并不是簡單的平級調動,都知道華爾茲是退役軍人,他對特朗普那可是忠心耿耿,當初給他安排的國安顧問這個位置權力也不小。
可現在提名讓他去駐聯合國大使,雖然這也是個重要的職位,但是民眾普遍認為,他之所以會落到這個結局,主要還是因為“群聊泄密門”事件。
那次事件涉及打擊胡塞武裝的敏感信息外泄,華爾茲真是難辭其咎,盡管當時特朗普一度想要保他,但是來自政敵和政府內部的壓力太大,再加上信任危機的爆發,這也讓特朗普無能為力,華爾茲只能提前離場。
但是他的空缺并沒有安排其他人,只是讓國務卿魯比奧暫為監管,或許在未來他還有可能重圍這個崗位。
特朗普的“替罪羊”
如果說華爾茲下臺是有具體原因的,那么黃之瀚據傳被“就地免職”,又該怎么解釋?僅僅是受上司牽連嗎?
整體事件并沒有那么簡單,中美關稅戰打到現在,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傷害越來越明顯,很顯然是當初特朗普低估了中國抗壓和反制的能力。
如今中國的應對越來越有章法,關稅對等反擊,并且還在供應鏈韌性、關鍵資源等方面展現了自己的籌碼,而且隨著中國的發展,很多美國企業都已經離不開中國制造了。
中國現在的一切措施,都讓等著北京讓步的特朗普非常被動,根據相關報道來看,特朗普遲遲都沒有等到北京的電話,這樣一來,他的心里只會越來越急。
在這種情況下,把黃之瀚這樣一個把“反華”當標簽的華裔官員拿下,很容易被解讀為特朗普對他工作不滿意,認為黃之瀚沒能交出有效的“反華戰果”,所以才對他就地免職。
按照這樣來推算的話,那還真的有點符合特朗普的一貫作風:在事情搞砸之后,特朗普就會找一個替罪羊,來消除對自己的影響,而身為華裔官員的黃之瀚,因為身份特殊,更容易成為內部矛盾和壓力的出口。
這么一來,在美國政治圈里,不管你個人多么努力切割與“母國”的聯系、宣誓效忠,你的族裔身份始終是一張牌,隨時可能被用來解釋失敗或轉移焦點。
與黃之瀚相比,關稅戰的另一位“功臣”、曾因效忠特朗普而吃過官司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可能就非比尋常了,納瓦羅憑借著他過去的“忠誠記錄”,盡管策略失敗,他也只可能會被打入冷宮,找個閑差,不至于被徹底清理。
特朗普政府運作特色
這一系列的人事變動,簡直就是把特朗普政府的運行特色展現的淋漓盡致,白宮似乎成為了真人秀舞臺,特朗普下發的決策,往往都會跟著眼前的政治流量和短期的利益走,而那些戰略連貫性和長遠打算都會被拋之腦后。
特朗普本人似乎也更喜歡“交易”本身,而不是交易背后的戰略價值或者盟友關系,他可以輕易地撕毀自己在任時期簽的所有協議,也能把重大的國際沖突看作成撈取商業好處的機會,對解決問題本身缺乏耐心。
也正是這種不斷制造麻煩,再把麻煩當籌碼來敲詐的玩法,雖然說有點效果,但是邊際效應正在不斷縮減,被外界看得透透的。
眼下特朗普的核心團隊有個明顯問題:缺少能跟中國進行有效、建設性對話的人,甚至連傳統意義上的溫和派都幾乎沒有,這也導致美國在處理中美關系時,除了硬碰硬,壓根就沒有別的選項了。
從現在來看,特朗普在關稅戰上硬碰硬,并沒有給美國帶來多少好處,反而讓自身陷入了更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
未來的中美關稅戰會怎么走?
很顯然,中國這邊已經擺明了會奉陪到底,而美國這邊,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特朗普堅持這樣整下去,那么他打持久戰的能力和意愿都得打個問號。
中國已經擺明了奉陪到底。而美國這邊,特別是如果特朗普繼續這樣干下去,他打持久戰的能力和意愿都得打個問號,至于下一幕如何上演,只能讓時間來揭曉。
參考信源
參考消息2025-05-02——華爾茲將轉任駐聯合國大使 特朗普核心圈首次重大調整
中國經濟網2025-05-02——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被提名為美常駐聯合國代表
湖南日報2025-05-01——突發!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及其副手將離職!他是“群聊泄密門”始作俑者
觀察者網2025-04-04——美媒披露:和極右翼人士見面后,特朗普解雇了近10名白宮國安官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