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 年南巡路上,林彪集團動作不斷。
林立果秘密串聯空軍高層,葉群在北戴河遙控指揮,陳勵耘在杭州準備動手。
毛澤東看似按兵不動,卻用一招調虎離山,故意放出假消息引敵人上鉤。
汪東興按照指示安排警衛,聯系各地軍政大員。
他知道,每一個電話、每一次部署都關乎著主席的安危,也關系著國家的命運。
可誰也沒想到,就在局勢最緊張的時候,林彪突然改變計劃。
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暗處悄然逼近......
01
1971年9月,杭州的夜格外深沉,四周一片寂靜,
城市仿佛陷入沉睡,只有幾盞路燈在黑暗中發出微弱光芒。
臨時指揮室里,氣氛凝重壓抑,讓人喘不過氣。
毛主席站在窗前,背對著眾人,眼睛透過玻璃,望向遠方那無盡的夜色。
此時,窗外傳來飛機引擎的轟鳴聲,由遠及近,
那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平靜,顯得格外刺耳。
突然,通訊員張德貴匆匆推門進來,他額頭上滿是汗珠,神色焦急,
用急促的語氣報告:
“首長!出緊急情況了!他們在杭州機場備好了飛機,
還有人抱怨您的專列把機場支線擋住了!”
這句話一出口,瞬間讓指揮室里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警衛員李銀橋和汪東興相互對視一眼,眼神中透露出警覺。
毛主席緩緩轉過身來,他微微皺著眉頭,但眼神中沒有絲毫慌亂。
他沉穩地問道:“是誰在抱怨?具體都說了些什么?”
張德貴稍微緩了口氣,回答道:
“機場工作人員說,有人嫌專列擋路,催著把車挪開。
還聽說林彪的警衛員王維國今天到了杭州,跟陳勵耘碰過面。”
毛主席聽完,沒有立刻說話,他的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隨后,他點燃一支煙,慢慢地吐出煙圈,思緒也隨之飄遠。
房間里的其他人都屏氣斂息,靜靜地等待著他的指示。
過了一會兒,毛主席突然看向李銀橋,用平靜的語氣說道:
“銀橋,去把《資治通鑒》拿來。”
李銀橋聽后,愣了一下,忍不住問道:“首長,這時候要看書嗎?”
毛主席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
“古人的智慧,在關鍵時候能派上大用場,甚至能救命。”
李銀橋不敢再多問,趕忙去拿書。
汪東興站在一旁,表面上神色平靜,可內心卻像波濤洶涌的大海。
他心里明白,主席這個時候要看書,并非真的要看,
而是要從古人的經驗里,尋找應對眼前危機的辦法。
02
事情的根源要追溯到1970年的廬山會議。
那年,林彪等人突然在會上提出“設立國家主席”的提議,
表面是討論工作,實際是沖著毛主席來的。
原本正常的會議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各方都察覺到了不對勁。
雖然在九屆二中全會上,林彪的計劃沒能得逞,但他并沒有就此收手。
從那以后,他在暗地里謀劃著更大的動作,野心一點沒減少。
據汪東興后來回憶,那次會議之后,毛主席明顯變得比以前更加謹慎。
有一回,毛主席私下跟汪東興說:
“林彪這個人,看著挺忠誠,實際上背地里沒少搞名堂。
陳伯達、黃永勝、葉群這些人,都跟他攪合在一起。”
汪東興問:“主席,咱們該怎么處理?”
毛主席想了想說:“先看看情況,給他個改正的機會。
我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大,但也不能由著他胡來。”
到了1971年初,不斷有消息傳來:
林彪的兒子林立果成立了一個叫“聯合艦隊”的組織,經常在各地秘密活動;
葉群到處聯系軍隊里的高層;黃永勝也在軍隊里安排自己的親信。
這些舉動讓毛主席意識到,林彪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必須得采取行動了。
經過考慮,毛主席決定到南方各地視察,親自了解情況,穩住各地的軍政領導。
8月15日,毛主席乘坐專列從北京出發,第一站是武昌。
出發前,他只跟汪東興說了部分情況:
“陳伯達在華北地區到處串聯,煽動人心。
我得去各地轉轉,和同志們聊聊,敲打敲打。”
汪東興馬上說:“主席,我全程跟著您,一定保證安全。”
毛主席笑著安慰他:“東興,別太緊張。我這身子骨還硬朗著呢。”
這次南巡從武昌開始,
毛主席先后見了武漢軍區的劉豐、湖南的華國鋒、廣東的劉興元等地方領導。
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和當地的軍政干部長時間交談。
雖然聊的話題看著平常,但每句話都有深意。
汪東興發現,毛主席的談話雖然一直圍繞著林彪那伙人,但從來不明說。
在武昌,毛主席問劉豐:“林立果最近常來武漢?”
劉豐聽了心里一驚,趕緊擦了擦汗說:
“是的,首長。他說是來檢查空軍工作,但行為特別神秘。”
毛主席沒再追問,只是點了點頭。
汪東興在旁邊明白,主席這是通過談話試探,想摸清林彪的底細。
到了長沙,毛主席單獨找來了華國鋒,語氣嚴肅地說:
“去年廬山會議,林彪他們突然搞那一出,非要設立國家主席。
他們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地提?就是心里有鬼。”
華國鋒說:“主席,您說得對,他們這是想搞破壞。”
毛主席擺擺手說:“說破壞還不至于,但野心不小。
我本想給林彪個機會,讓他回頭,可要是他執迷不悟,我也不會客氣。”
汪東興聽了這番話,心里很不平靜。他在日記里寫道:
“主席仁至義盡,想給林彪機會。但看他們現在的樣子,怕是很難回頭了。”
從那以后,汪東興更加重視安全工作,專列每到一個地方,
他都安排嚴密的警衛,通訊設備也時刻保持暢通,不敢有絲毫大意。
03
在毛主席南巡的這段時間里,林彪集團的行動越來越頻繁。
不斷有消息傳來,林立果多次偷偷坐飛機到各地,和空軍的高級將領秘密會面。
葉群待在北戴河,通過電話和電報指揮手下,催著黃永勝調動部隊。
汪東興把這些情況匯報給毛主席,主席只是平靜地說:
“隨他們去,鬧得越兇,越容易暴露。”
1971年9月7日,毛主席的專列到達杭州。
負責杭州警備工作的陳勵耘是林彪的人,這讓汪東興心里格外警覺。
他私下囑咐張德貴:“老張,杭州這邊情況復雜,
多留意機場和專列周圍的動靜,有什么風吹草動立刻告訴我。”
張德貴點頭答應:“汪局長放心,我一定盯緊。”
就在同一天,林彪集團的陰謀到了關鍵階段。
林彪的親信余立金坐飛機到杭州,和空軍的王飛關起門談了整整三個小時。
林立果下達了“一級戰備”的命令,林彪還親自寫了手令:
“按立果、宇弛的命令執行。”
他們準備對毛主席采取極端行動的計劃,已經在暗中推進。
9月8日傍晚,警衛員王小平從機場工作人員朱建華那里得到重要消息,
趕忙跑去報告毛主席:
“主席,杭州機場有人在悄悄準備飛機,還說您的專列擋住支線了太礙事。
有人看見王維國和陳勵耘見了面。”
毛主席抽著煙,瞇起眼睛說:“嫌礙事?膽子不小。東興,你覺得這事該怎么看?”
汪東興心里一緊,說:“主席,這事不簡單。
陳勵耘跟林彪關系密切,機場的這些動靜,多半是他們在搞鬼。”
毛主席點點頭:“林彪這次是急了,想冒險賭一把。
專列得換個地方,不能被他們牽著走。”
汪東興問:“主席,專列是往前開還是往后退?”
毛主席反問他:“你覺得呢?”
汪東興仔細想了想:“往前是上海,往后能去金華或者紹興。
我覺得去杭州到寧波的支線比較好,便于我們掌握情況。”
毛主席同意說:“那就去紹興,后面返程也方便。對了,張耀祠在哪里?”
汪東興回答:“在樓下值班。”
毛主席吩咐:“讓他聯系空軍,密切監視杭州機場的一舉一動。”
當天晚上,毛主席就下令悄悄地轉移專列,一場無聲的較量在夜色中展開。
04
汪東興把陳勵耘的秘書徐明叫到跟前,直截了當地說:
“專列要轉移到紹興,你趕緊去安排。”
徐明拍著胸脯保證:“汪局長,您放心,我一定把這事辦好!”
汪東興眉頭一皺,盯著徐明問:“這么重要的任務,你能行嗎?陳勵耘去哪了?”
徐明賠著笑解釋:
“陳政委臨時出去辦事了,我先把這事落實,等他回來馬上匯報。”
汪東興沒再多問,但心里犯起了嘀咕:
這個節骨眼上陳勵耘外出,事情恐怕沒這么簡單。
專列趁著夜色悄悄開往紹興。
車廂里,毛主席坐在桌前,手里翻著《資治通鑒》。
李銀橋忍不住開口:
“首長,現在這么緊張,您還能看得進去書?就不怕他們動手?”
毛主席放下書,笑著說:
“銀橋,暴風雨已經來了。古人講‘欲擒故縱’,
先讓他們以為有機可乘,才能把狐貍尾巴全露出來。”
這邊汪東興一刻也沒閑著,一邊安排警衛加強戒備,
一邊給北京的周恩來打電話,詳細匯報杭州的異常情況。
電話那頭,周恩來的語氣十分嚴肅:
“東興,一定要保證主席的安全。
林彪他們已經急紅眼了,杭州的空軍力量必須牢牢看住。”
汪東興連忙回應:“總理放心,我已經讓張耀祠跟空軍對接,
機場的飛機動向都在我們監控范圍內。”
與此同時,林彪集團的陰謀正在加速實施。
林立果在北戴河指揮“聯合艦隊”,密謀趁著毛主席專列停留在杭州時采取行動。
他們打算調動空軍力量,妄圖對專列實施極端手段,
而掌控杭州警備的陳勵耘,正是他們計劃中的關鍵人物。
9月9日凌晨,新的情報傳來。
張耀祠在電話里向汪東興報告:
“汪局長,機場有三架飛機已經做好起飛準備,但是飛行計劃還沒報備。
到現在也沒見到陳勵耘的人影。”
汪東興心里一沉,立刻向毛主席匯報:
“主席,機場情況不對勁,那幾架飛機隨時可能起飛。”
毛主席合上書,目光堅定:“看來他們等不及了。
東興,馬上通知北京,空軍必須服從中央統一指揮。
專列就留在紹興,暫時不要返回杭州。”
汪東興點點頭:“我這就聯系總理!”
此刻,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重大較量即將展開。
每一個決定、每一步行動,都可能改變歷史的走向,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