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發動的“雙十二事變”,中共對于此人也一直頗為留意,甚至有傳言中共領導曾經秘密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吸納張學良為中共黨員。
張學良對于中國統一也一直抱著堅定的信念,當年國民黨出兵剿共的時候,張學良就極力反對,他說:“剿共其實就是內戰,大家都是中國人,今天打仗,明天和好,本來就是兄弟鬧別扭,有事坐下來慢慢商量就可以了,為什么非要打來打去的呢?”
當時,東北軍曾經先后對對紅軍發起六次偷襲,但結果都沒有獲得成效,后來進一步調查之后才發現原來當地的老百姓都已經變成中共的臥底和眼線,東北軍隊的一舉一動,全都被中共監視,全看在眼里,張學良知道這件事情后,他知道東北地區已經變成了中共和當地人民的主戰爭,若是執意斗爭下去,只會令軍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后來,張學良曾經找過蔣介石,并對他說過中共是有百姓基礎的,有老百姓給中共撐腰,但國民黨卻沒有,從這一點上國民黨已經輸了,再加上中共中央擁有極其杰出的領導人,因此共產黨肯定是“剿不盡,殺不絕”的,但剛剛說完,蔣介石當場就駁回了他的觀點,甚至到后來,蔣介石敗退臺灣后,還曾經給被幽禁中的張學良看他反攻大陸的計劃。
但是,經驗豐富的張學良認為,國民黨只用類似西北軍這些被他視為“水貨”的兵力來剿共,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而且其他軍隊如東北軍之類,在一路剿共的過程中出現所有損失,都并未得到過南京中央政府均的任何補償,由于普遍缺少支持和撫恤,因此大部分“水貨”軍隊在面對共產黨的軍隊時都敷衍了事,不跟共軍真打。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為統帥的張學良還是不得不聽蔣介石的話去剿共,而在此期間,他不止一次地向蔣介石提出過反對內戰。
后來的歷史證明,蔣介石“一斧兩砍”的政策,大部分都遭遇了滑鐵盧。事實上,地方軍閥基于保存自身實力的出發點,大部分都不怎么重視蔣介石的命令。最關鍵的是,當時的中共根據地延安,并未如蔣介石所想般那么輕易攻破,大多數時候往往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張學良也非常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后來的張學良,就不得不與共軍停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