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夏天,長江與嫩江的怒吼聲撕裂了中國大地。洪水如猛獸般席卷29個省份,2.2億人受災,1600多億經濟損失的背后,是無數家園的傾覆與生命的掙扎。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峻的洪災中,一位72歲的老人冒著暴雨與泥濘,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寸危堤,用沙啞的嗓音凝聚起千萬軍民的信念——他,是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江澤民。
江澤民
1998年7月21日深夜,武漢長江大堤在第二次洪峰的沖擊下岌岌可危。此時北京中南海的辦公室里,江澤民緊盯著水利部傳來的數據,眉頭深鎖,他抓起電話撥通了某位國務院副總理的專線:“武漢決不能失守!必須嚴防死守,確保大堤安全、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這一夜,江澤民徹夜未眠。第二天,30萬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如鋼鐵洪流般向災區集結。一位抗洪老兵回憶:“江主席的命令像一道閃電,劈開了雨幕中的絕望。”
8月7日,九江長江大堤在洪水的持續沖擊下轟然決口,50米的缺口如巨獸之口吞噬著沿岸的村莊。洪水以每秒7萬立方米的流量奔涌,九江石化、電廠、糧庫危在旦夕,數十萬百姓的性命懸于一線。時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的董萬瑞將軍親率部隊趕赴現場,但沙袋和石料在激流中瞬間被沖散。絕望之際,官兵們高喊“人在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用血肉之軀筑成人墻,跳入水中封堵管涌……
董萬瑞
此時遠在北京的江澤民徹夜未眠,據前線報告,他三天三夜未合眼,不斷詢問九江情況,最終拍板:“沿線部隊全部上堤,軍民團結,死守決戰!”
8月13日,江澤民親自來到湖北長江抗洪搶險第一線,看望、慰問、鼓勵廣大軍民,指導抗洪搶險斗爭。
暴雨中,江澤民踩著沒膝的泥水,一手拄著木棍,一手緊握擴音器,向奮戰中的官兵喊道:“同志們,黨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人在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他的褲腿沾滿泥漿,雨水順著白發流進衣領,但目光堅毅如鐵。
在龍王廟險段,江澤民看到了那塊著名的“生死牌”——16名黨員用鮮血簽下姓名,誓與堤壩共存亡。江澤民撫摸著斑駁的木牌,眼眶濕潤:“這就是我們共產黨員的擔當!”
8月16日,第六次洪峰使沙市水位飆升至45.22米,遠超荊江分洪極限。專家曾建議炸毀荊江分洪區以保武漢,但此舉將淹沒33萬人的家園。江澤民在聽取多方意見后,頂著巨大壓力下令:“嚴防死守,一兵一卒都不能退!” 30萬官兵與群眾在堤壩上日夜奮戰,用鋼鐵、沙袋和血肉筑起150米的新堤。
抗洪戰士寫的遺書
9月3日,洪水漸退,江澤民來到湖北省監利縣災民安置點,走在泥濘的山路上,他拒絕了攙扶,深一腳淺一腳走進帳篷。一位裹著破棉被的老大娘顫巍巍起身,江澤民卻搶先扶住老人:“老人家,您受苦了!黨一定會幫大家重建家園。”當江澤民摸到潮濕的被褥時,轉身對地方干部厲聲道:“今晚必須調5000床棉被!群眾凍病了,我拿你們是問!”
在安置點的臨時課堂上,孩子們用樹枝在地上寫“江爺爺好”。江澤民蹲下身,指著未干的水漬說:“等新學校蓋好了,我給你們送新課本!”那一刻,這位鐵血領袖的淚水終于奪眶而出……
江澤民察看災情
9月28日,中央召開全國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會上江澤民的聲音響徹人民大會堂:“我們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這句話,成為鐫刻在民族記憶中的時代強音。
數據顯示:在這場抗洪戰役中,解放軍累計投入兵力433萬人次,用血肉之軀筑起6200公里“生命長城”;災區重建時,江澤民三赴東北,要求“把群眾安置好,把生產搞上去”。一位參與堵口的戰士說:“江主席在堤上的那3天,我們餓著肚子都覺得渾身是勁!”
如今27年已經過去,三峽大壩巍然屹立,但1998年那個在暴雨中奔走的身影,那些用生命守護家園的戰士,那份“人在堤在”的錚錚誓言,早已化作民族精神的血脈,在每一次危機時刻澎湃激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