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有這么一句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前線將帥在一線指揮,那么他就比任何一個人熟悉戰場的情況。
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后方統帥的權利有多大,他所發號的指令未必適合前線,前線將帥應該有主見,選擇聽與不聽。
蔣介石卻不懂這一點,作為國民黨的將領,他喜歡在遠方直接打電話干預指揮,甚至經常越級指揮,所以國民黨失敗是有原因的。
早在東征時期,蔣介石作為總指揮就開始插手軍隊的事情,他甚至指揮炮兵射擊,要知道這不是他擅長的領域。
在淞滬會戰期間,張發奎發現有個炮兵營不見了,甚至怎么都聯系不上,之后打電話才知道是蔣介石直接讓炮兵連轉移至別處了。
得知這個情況后,張發奎氣得大罵,畢竟這在戰場上是大忌,可蔣介石為了顯現自己的權利,始終不改這個毛病。
反觀毛主席,從來不像蔣介石這樣,毛主席遠在千里之外,雖然也發電報指導,但他從來沒有影響整個戰局的走向。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毛主席處處事無巨細,比前線將帥更有洞察力,甚至比前線將帥的判斷更為準確。
一、逆境中成長
我們都知道,毛主席當年在進行革命戰爭的時候,經歷了很多磨難,期間包括不公、質疑、被冷落等,但最終毛主席都忍過來了。
毛主席之所以能成功,因為他從來不將這些委屈當成一回事,他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就是為人民而奮斗。
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后,毛主席領導秋收起義,但后來因為經驗不足失敗了,為了保存實力,之后把起義軍余部帶上了井岡山。
井岡山可以說是毛主席開始干革命的地方,他開辟出了一條發展道路,實行了武裝割據,還建立農村根據地。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提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政策,此舉可以說是意義極其重大,從而開辟了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方向。
在后來的日子里,朱毛會師井岡山,朱毛紅軍就此誕生,朱德也是伊味非常優秀的領導人,后來在二人的帶領下,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值得一提的是,共產國際的報紙上曾經這樣評價毛主席:“毛主席同志是被稱之為朱毛紅軍的政治領袖”。
然而沒有什么是一帆風順的,后來毛主席在此后幾年間遭遇了很大挫折,那是從1930年10月開始的。
那個時候毛主席和朱德領導紅軍連續粉碎了國民黨軍對根據地的三次大“圍剿”,殲滅國民黨軍7.5萬人,可以說是非常漂亮的戰績。
但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以后,上海中共中央代表團開始執行王明“左”傾政治路線,把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照抄到中國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被指責為不重視中央的指示和決議,后來直接遭到中共中央的壓制和批判,往后在中央的地位直線下滑。
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從來沒有因為沒有權利而擔憂,他只擔憂中央做出錯誤的決定,那時候紅軍剛有點實力,經不起一點傷害。
但事實上確實,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敗了,紅軍損失巨大,最終不得已走上了長征的道路,后來毛主席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地位。
這一時期的毛主席遭受到了很多不公,但他最終完成了逆轉,此后在中央擔任了重要地位,也正是因為有他,后來才有了新中國。
然而我們也知道,毛主席雖然用兵如神,但他始終沒有上過戰場,而他也在后方指揮,究竟是如何指揮的呢?和蔣介石的指揮方式有什么不同?
二、不上戰場卻能指揮得當
當年在遼沈戰役中,毛主席曾參與指揮了戰爭,當時他直接電報四野要注意那些問題,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要怎么做。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毛主席的命令和林彪的想法是有沖突的,但毛主席在電報中一直說服林彪,直到最后林彪執行了。
而就在林彪執行了毛主席的命令后,他驚訝地發現毛主席的指揮是非常正確,他的判斷甚至比前線的林彪還準確。
像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也不止一次,濟南戰役發生的時候,毛主席人在西柏坡,但他全程指揮了這場戰爭。
在戰爭的關鍵時刻,毛主席以中央軍委名義先后23次致電華東野戰軍,事后證明毛主席對戰局判斷非常準確,濟南戰役取得勝利。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在徐向前打山西時,毛主席幾乎不發電報給徐帥,就算要發,也是一些建議,不是確定性指令。
而到后來徐帥發起晉南、晉中戰役時,毛主席干脆一份電報也不發了,甚至連問都不問了。
毛主席之所以前后有這么大的轉變,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情報工作,要知道一個有用的情報,能直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
說起情報工作,我們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周總理,他可以說是我黨特工的鼻祖,情報部門是他一手打造的。
周總理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后來我軍的情報獲取能力遠勝過國軍,尤其是在戴笠死后,國軍的情報庫被我軍完全滲透。
當年在中央紅軍長征時,軍委二局提供的一個準確情報,這直接幫助中央擺脫了危險,但由于情報部門的重要性,因此毛主席一般不會說原因。
所以當年在一些戰爭中,毛主席會發幾十分電報勸說戰士怎么去攻擊,可見那個時候的毛主席已經掌握了具體情報。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毛主席在沒有情報且不知道前方戰爭的情況下,他是不會參與戰爭的。
當年徐帥在攻擊山西的時候,中央對山西的滲透不深,因此毛主席這邊也沒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就不會插手很多,而是將權力完全交給徐帥,因為在那種情況下,前線的戰士是最了解情況的。
總的來說,毛主席之所以能在千里之外指揮戰爭,依賴于情報系統,而情報部門最大的貢獻者就是周總理。
如今中國很強大,但搞情報工作一直是我們的拿手好戲,致敬周總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