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會議后,一支不同于歷史上歷次農民起義的革命武裝誕生了,在此后經歷反“圍剿”斗爭、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支隊伍一掃過去舊軍隊的面貌,為了心中的理想和主義,前赴后繼、不怕犧牲。這在近代以來是從未有過的。
在這些革命者中,有一個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就是張國華將軍。
張國華出生于江西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只讀過四年半的私塾,識得些字。15歲時,張國華上了井岡山,加入了王佐、袁文才的農民武裝,后毛主席上了井岡山后,他又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此后,張國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軍功,成長為了我軍一名軍政雙全的高級將領。
1950年1月,張國華率領的18軍原本要駐防川南,結果卻突然接到了一紙調令,要改去西藏。
消息一出,畏難情緒很快彌漫軍中,一些戰士更是選擇當逃兵。張國華得知消息后,當即下達了“逃兵一律不許進藏”的軍令。
在進藏的誓師大會上,張國華更是將年僅3歲的女兒帶來,向臺下的戰士表明自己扎根西藏的決心。鄧小平也親自前來參加,張國華講話結束后,他更是第一個帶頭鼓掌。
隨后,鄧小平給18軍題詞:
“接受與完成黨給予的最艱苦的任務,是每個共產黨員、每個革命軍人無上的光榮!”
為了做好進藏準備工作,張國華連續數日不眠不休,投入到工作中。就連愛女患病夭折,他也來不及悲傷便繼續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根據黨中央毛主席的命令,解放軍發動昌都戰役,“以打促和”。期間,張國華七天七夜沒有睡好,直至勝利后,他才放下心來,而此時,他已經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昌都戰役的勝利為促進西藏和平解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51年5月,毛主席親自接見了張國華,大贊他“辦了一件大事”。三個月后,張國華率軍踏上入藏道路,在經歷嚴寒、缺氧的極端惡劣環境后,于10月底抵達拉薩。
初到拉薩,不明真相的群眾在反動分子的煽動下向解放軍扔石子、吐口水。對此,張國華嚴令戰士們不準反抗。同時又積極開展統戰工作,幫助藏族同胞治病、蓋房、興修水利,發展教育事業。
在張國華的領導下,廣大藏民逐漸改變了對解放軍的印象和認知,張國華將軍更是被他們稱作“佛光將軍”。
張國華將軍在西藏一干就是17年,因長期在西藏生活,加之任務繁重,積勞成疾,他的心臟、血壓都出了問題。
1972年2月20日,張國華在主持會議期間突發心臟病,倒地不起。根據周總理指示,醫療專家組立刻趕赴參加搶救工作,但還是沒能救回張國華。2月21日,張國華逝世,年僅58歲。收到噩耗的周總理,連續三次直呼“可惜了”。
3月11日,張國華的骨灰運至北京西郊機場,周總理親自來到機場迎接。當天,空中飄起了細細的雨,周總理一行人身穿黑色中山裝靜靜地等候在機場。在周總理身后,是在京的軍中首長,他們神情肅穆,眼神悲傷。廖漢生將軍更是雙眼紅腫,狀態恍惚。
接到張國華的骨灰后,周總理傷心地說道:“中央正是要重用你的時候,你卻走了。”
4月,毛主席在被問到是否接見四川干部時,突然神情哀傷地說道:“不見,再也見不到張國華了。”又過了一會兒,毛主席喃喃自語道:“我剛想調你進中央工作,你怎么就走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