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真實案件改寫,所用人名皆為化名,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案件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聲明:作者專屬原創文章,無授權轉載搬運行為一律追究到底!
“人在哪?你們最好馬上說實話!”
警察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威嚴,在寂靜的村辦公室內回蕩。
對面坐著三個神色各異的少年,他們的手緊緊攥著衣角,不敢抬頭。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沉重的壓迫感,而案情的真相卻還如一團迷霧,籠罩著肥鄉區的張莊村。
王子耀,一個普通的名字背后,承載著不平凡的成長故事。
他出生在邯鄲市肥鄉區舊店村,一個被歲月磨礪得平凡而又寧靜的北方小村莊。
這里四季分明,春天播種希望,夏天見證成長,秋天收獲果實,冬天則是一片銀裝素裹的寧靜。
然而,對于王子耀來說,這個村莊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它是他成長的搖籃,也是他心中永遠的牽掛。
王子耀的家庭并不完整,他的父母在他年幼時便因種種原因離異。
父親王崇,一個樸實無華的北方漢子,為了給兒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得不背井離鄉,常年在山東打工。
而王子耀,則從小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在這個充滿愛的小家里,度過了他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爺爺奶奶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耕耘著這片土地,雖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對孫子的愛卻從不吝嗇。
他們總是把最好的留給王子耀,無論是生活上的照顧還是精神上的陪伴,都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在爺爺奶奶的呵護下,王子耀逐漸成長為一個性格開朗、待人禮貌的少年。
小學時,王子耀在肥鄉區的一所私立學校讀書。
雖然成績并不拔尖,但他樂觀向上的態度和與人為善的性格,讓他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
他喜歡在課間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也喜歡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見解。那段時光,對他來說,是充滿歡笑和陽光的。
然而,命運的轉折往往來得悄無聲息。升入初中后,王子耀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意識到家庭的特殊性和自己身上的責任。
同時,學業的壓力也逐漸增大,讓他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他經歷了許多挑戰和困難,也學會了堅強和勇敢。
但無論如何,他都沒有忘記爺爺奶奶的期望和教誨,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勇往直前。
他轉到了離家更近的舊店中學,一所鄉村公立學校。
這里的環境和小學完全不同,同學們的家庭背景復雜,有些人天性活潑,有些人卻行為粗暴。
王子耀性格溫和,這種與眾不同的單純,漸漸讓他成為一些人的“眼中釘”。
初一第一學期期末時,王子耀開始表現出不愿上學的跡象。
他常常在寒冷的早晨賴在床上不肯起身,直到爺爺奶奶好言相勸甚至強行送到學校才無奈就范。
更奇怪的是,他經常以各種理由推脫學校的課外活動,甚至連他最喜歡的體育課也不愿參加。
村里有幾個學生家長議論,說王子耀可能在學校被欺負了。
爺爺奶奶聽了心里忐忑,趁著2024年新年假期,家人試探性地問他:“耀耀,是不是在學校有人欺負你?”
王子耀聽了,沉默片刻后搖了搖頭:“沒有,就是學校事情多,我有點煩?!?/p>
可從新學期開學后,情況愈發嚴重。
他干脆不上學了,即便爺爺將他送到教室門口,他也會趁人不注意跑出來。
爺爺奶奶無計可施,只能打電話給王崇,希望兒子能回來一趟,勸勸孩子。
3月10日這一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
中午,王子耀突然興沖沖地對奶奶說:“奶奶,同學約我出去玩,他們還買了好吃的東西等我呢!”
奶奶見他久違地露出笑臉,以為是學校里又有了關系好的朋友,便沒有多想,只叮囑他早點回來。
下午1點58分,爺爺給他打了個電話,詢問是否要給他留門,王子耀在電話那頭說:“不用了,我今天可能不回來了?!?/p>
他的語氣輕快,仿佛真的很期待這次出門。
但當下午5點,家人再撥打他的電話時,卻發現他的手機已關機。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爺爺奶奶開始焦急起來。
他們四處找人打聽,甚至跑去學校問老師和其他同學,卻一無所獲。
眼見夜色籠罩村莊,家人只能報警求助。
警方接到報警后立刻展開調查,通過調取村口和學校周邊的監控視頻,他們發現,王子耀最后一次出現的畫面中,他正和三個男生同行。
監控顯示,他們離開了村口,朝著張莊村的方向走去。
為了盡快找到孩子,警方連夜行動,與村書記一起找到了這三名男生,并開始詢問。
然而,三人都矢口否認見過王子耀,更聲稱當天根本沒和他聯系。
與此同時,王崇從山東匆匆趕回。
他在警方的幫助下補辦了兒子的電話卡,并登錄了他的微信。
令他心寒的是,他發現王子耀在失蹤前,曾給其中一名男生轉賬幾百塊錢。
這個細節讓案件的走向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這些錢的來龍去脈又是什么?
它是否與兒子的失蹤有關?
面對監控視頻和轉賬記錄的雙重證據,三名學生終于低下了頭。
“他在張莊村……被埋了。”其中一個學生的聲音顫抖,終于吐露了實情。
聽到這個消息,王崇的身體猛地一晃,險些站立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