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穿越百年的家書,浸透著宋慶齡與孫中山怎樣的摯愛情深?攜手走過轟轟烈烈的革命年代,他們跨越時空的愛情又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感動?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由北京銀行獨家冠名播出的《檔案》推出特別節目,走進北京宋慶齡同志故居、中山公園圣地中山堂,為您傾情講述《我這一生只為他一人穿過婚紗》。
他們相差27歲
在人生灰暗時刻攜手同行
1912年,孫中山以大局為重,辭去中華民國總統職位,讓位于袁世凱。然而,袁世凱志不在民主共和。1913年3月,袁世凱派人暗殺著手組織內閣政府的國民黨人宋教仁,引發“二次革命”。但由于力量懸殊,“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被迫流亡日本。
宋慶齡的到來,好像一束光,照亮了孫中山灰暗的人生。在東京簡陋的寓所里,他們共同探討救國之道,漸漸產生了愛情。孫中山曾經深情地說:“我不是神,我是人;我需要愛情,更需要慶齡這樣的革命伴侶。”1915年10月25日,這對相差27歲的戀人在日本東京結婚。
在宋慶齡故居的展覽館內,珍藏著一襲孫中山送給宋慶齡的日式晨衣。這件晨衣是孫中山特意為愛妻量身定做的,宋慶齡珍愛有加,整整保存了60年。盡管孫中山工作繁忙,但他總是會在生活細節上關心宋慶齡,而宋慶齡也事無巨細地照顧著孫中山。這件晨衣,也見證了這對革命伴侶的浪漫和深情。
孫中山的三份遺囑
見證革命家的無私與堅定
孫中山臨終前留下了三份遺囑,分別是《國事遺囑》、《致蘇聯遺書》和《家事遺囑》。其中,《國事遺囑》句句飽含著中山先生畢生的革命理想和對后人的殷切囑托。《致蘇聯遺書》則進一步鞏固了國民黨與蘇俄、中國共產黨的合作關系,為后來的北伐戰爭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而《家事遺囑》,是孫中山寫給家人的,一經公布,激起一片驚呼。“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 有人統計過,就物質來說,孫中山所留給宋慶齡的一切,只有兩千多本書、一幢華僑捐贈的住宅和一些還未用完的日用品而已。
在這三份遺囑中,簽有孫中山名字的字跡,顯得很輕。當時的孫中山身體極度虛弱,已經拿不起筆,是宋慶齡托著他的手腕,簽下的字。如今,在北京宋慶齡故居,珍藏著孫中山簽署遺囑用過的鋼筆。這支鋼筆,也被評為了國家一級文物。
北平是宋慶齡的傷心地,她在這里目睹了孫中山病重離世。到了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希望宋慶齡北上共商建國大計。最終,是什么原因讓她下定決心北上,并在北京定居數十年呢?今日21:05,由北京銀行獨家冠名播出的《檔案》即將為您揭秘,敬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