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美俄一同削減軍費,普京還特意喊話中國,稱如果中國愿意,也可以一同加入這一行列。
不過,這一提議在中國外交部那里得到了明確而迅速的回應。外交部強調,中國有限的國防支出完全是基于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
中國的國防支出并非用于與他國的軍事競賽,因此不存在需要削減費用的問題。
在全國兩會期間,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的新聞發言人吳謙詳細介紹了2025年中國國防費預算。據悉,202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將安排國防支出達到1.81萬億元。
增加的國防支出將主要用于幾個方面:一是大力發展新領域和新質作戰力量,以適應現代戰爭的新要求;二是加強偵察預警、聯合打擊等多方面的體系建設,以提升軍隊的整體作戰能力;三是強化實戰化軍事訓練,確保軍隊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有效地應對各種挑戰;四是持續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以完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并改善部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中國增加軍費的決策是明智的。在全球安全環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提升國防實力是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舉措。同時,通過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和推動軍隊改革,中國軍隊將更好地履行職責,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說到國防建設,就不得不提臺海局勢。回想起1996年,美軍曾以強大的艦隊力量企圖阻撓我國統一,如今,中國海軍已有足夠實力在太平洋上展示“自由航行”。
而在南海,70年代起就有多個國家企圖侵占我國島礁。菲律賓的一艘軍艦甚至在仁愛礁非法“坐灘”,試圖改變島礁現狀。美國也曾試圖通過介入南海問題來實施其“亞太再平衡”戰略。面對這些挑戰,中國始終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同時也在不斷加強南海的軍事存在,以確保國家利益不受侵犯。
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他們不僅試圖通過行政手段將釣魚島“國有化”,還企圖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對此,中國設立了東海防空識別區,并加強了巡視力度。這一切,都離不開強大的國防力量作為后盾。
那么,中國的軍隊建設目標是什么呢?十九大報告中給出了明確的指引: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也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因為只有強大的國防力量,才能確保國家在面對外部挑戰時能夠從容應對,維護國家的安全和領土完整。
截至2025年初,中國海軍的總噸位已近300萬噸,艦艇數量也頗為可觀。但與美國的557萬噸海軍噸位相比,我們還需努力。
美國海軍不僅噸位龐大,還擁有11艘航母和眾多核潛艇,實力不容小覷。俄羅斯海軍雖然噸位達到百萬噸,但實際可用力量卻大打折扣。由此可見,美國海軍在全球范圍內的領先地位仍難以撼動。中國要想迎頭趕上,至少需要達到400萬噸級的海軍力量,并且發展幾艘核動力航母才是當務之急。
在空軍方面,美國的五代機數量令人矚目,尤其是F-35和F-22戰斗機。相比之下,中國的五代機數量雖然也在不斷增長,但與美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在重型戰斗機和輕型戰斗機方面,中美兩國數量相當,但在先進性和作戰效能上,我們還有待提升。此外,在空中加油機和戰略運輸機方面,美國的數量也遠超中國。這意味著在遠程作戰和快速部署能力上,美國空軍具有顯著優勢。
想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有強大的國防預算做支撐,我們看到,在中國公布了2025年國防預算之后,美國國防部長海格賽斯立馬表示,美國會在總統帶領下建造一支更為強大的美國軍隊,為戰爭做好準備,但是,美國不會主動和中國開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