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河南人大代表的發言,內心無比激動,心里感慨:這才是我們心目中的農村;這才是我們向往的農村生活;這才是我們農村人民該有的生活保障,我們想成為西辛莊村的一員。
在河南大廈4層國際會議報告廳,這位代表穿著黑色西裝,他個頭不高,身材瘦削,一口純真的濮陽口音,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這位人大代表叫李連成,已經74歲了,他是河南濮陽市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很難想象這位74歲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51歲才開始學認字。
在人大代表會議中,他直言:“我李連成是個農民,沒讀過書,51歲才開始學認字。我也不會說普通話,如果哪一句話你們沒有聽懂,我再給你講一遍,千萬別沒聽懂卻說懂了。”
大家相信嗎?他是個農民,沒讀過書,51歲才開始學認字。
他剛說完這句話,會議中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大家在為他的真誠和坦率鼓掌。
這是大家第1次打斷他說的話。
當掌聲停止后,人大代表李連成才開始接著發言,這時大家才注意到,他手上沒有拿著稿子,所有的發言均是脫口而出,他就像和大家聊家常一樣,聊起了他的故事。
從他的故事中我們知道,人大代表李連成1991年被村民推選為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他說干部要帶頭吃虧,于是他把自己的三座蔬菜大棚轉給了三個最窮的農戶。
從蔬菜大棚,到后來的造紙廠,生產車灑水車,還有豫北地區最大的電光源產業集群,所生產的節能燈裝飾燈等遠銷歐美等8個國家和地區。
很難想象,一個村不僅把蔬菜種好了,還把實業做好了,有產業就有就業,有就業才能發工資。
大家敢相信嗎?西辛莊村所有企業都是全村股份合作社的一部分。
01.全村730戶人都有股份;
02.村里已落戶20多家企業;
03.提供約3000個就業崗位;
04.總產值達5.2億元;
05.村民年人均收入近4萬元。
大家看看上面的數據,不禁地想問這真的是一個村嗎?
在家門口就有工作,作為村里的人還能擁有股份,人均收入近4萬元,如果是這樣,作為農民,誰還選擇背井離鄉啊,一定會留在自己的家鄉,建設自己的美好家鄉。
這是我們夢想中的村莊:村里的環境整潔,每家每戶都住著3層帶電梯的400平院子,孩子只需要在村里就可以上幼兒園,小學,初中,所有費用全免,在村里就能看病住院做手術,醫保報銷后,剩余的部分村里全額報銷。
而我們夢想中的村莊,已經在西辛莊村一一實現了。
聽到這里,會議室第2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大家都向這位74歲的農民人大代表投來敬佩的目光。
李連成人大代表在講自己故事的時候,不需要講稿,卻能精確地把這30多年村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一一講給大家聽。
在講完自己的故事后,他還不忘用自己最質樸的語言來了一次總結,他說:“啥叫廉政建設,該你的你就得,不該你的你就別得;啥叫群眾路線,群眾反對啥你就別干啥,群眾擁護啥你就去干啥;啥叫與時俱進,就是走哪學哪……”
“我建議,要想全面鄉村振興,教育、人才、科技得下到農村,沒有科技哪能創新呢?沒有人才哪有產業呢?”
在人大代表李連成發言的最后,會議第3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全場拍手叫好。
信息來源:一位河南人大代表的發言,被掌聲打斷三次。
這才是我們老百姓心目中的好代表,為人大代表李連成點贊,愿所有的鄉村都能發展得像西辛莊村一樣,農民朋友們在家門口上班,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學,生病了不舒服了,在家門口就能看病。
人大代表李連成的發言,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和點贊:
“我去過這個村,在村里見過這人,并聽他講了話,有本事,能吃虧,不讓一個人受窮,體現出共產黨人的宗旨!”
“李連成:你干的太好了!鄉村振興,必須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凝聚起民心,造福村民,我是居民小組長,二千年起步發展居組集體經濟,干到如今,居組年穩定純收入才有百萬元左右,和你們相比較,差得太遠了,抽時間一定要去你們村取經學習呀。”
“有幸和李書記交流過,照了相。李連成確實非常了不起,他建議,發展農村康養事業,以后大有可為。”
聽了人大代表李連成的發言,我覺得有三點值得大家學習。
一、活到老學到老
人大代表李連成,他沒有念過書,51歲才開始學認字,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認識的人大代表,近把西辛莊村發展的這么好。
就如同他說的一樣,走到哪學到哪,活到老學到老。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不是說一定要去學校才能學到知識,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是知識,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東西都需要我們去學習。
不管我們是老人、小孩還是年輕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我們是母親還是父親,我們一定要多學多看多實踐。
大家看一看當今社會變幻多快呀,我們要適應這個社會,就得不停的學習新的東西,才能跟上社會的腳步。
二、做實事,服務大眾
看了這位人大代表李連成的故事,讓我想起了胖東來董事長于東來說過的話:“最好的影響是真誠,最好的服務是商品”“整個科技發展永遠是為人民服務的,如果失去了為人服務,我們要這數字化干什么?”
大家看,不管是做實事的企業家,還是領導人,他們一致的目標都是服務大眾,為老百姓干實事,才會得到老百姓的擁戴。
三、教育、人才、科技才能全面振興鄉村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最關心的就是教育,我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很多農村的父母拼了命的想把孩子留在城里上學,原因很簡單,就是農村的教育趕不上城里的教育,作為父母的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城里的學校一個班五六十個孩子,而農村學校一個班只有幾個10來個孩子。
其實要全面發展農村,就得引進良好的教育,讓農村的年輕人愿意留在村里發展農村,此外還要引進人才、科技才能全面振興農村。
就像人大代表李連成說的一樣,沒有科技哪能創新呢?沒有人才哪有產業呢?
拿西辛莊村來說,村里就有20多家企業,能提供3000個就業崗位。
農民不用背井離鄉工作,在家門口就能工作,上學,就醫,這才是我們所向往的農村。
感謝人大代表李連成的發言,讓我們意識到原來農村也可以發展的這么好,他的建議也特別好,想要全面鄉村振興教育、人才、科技得下到農村。
這才是我們人民的好代表,為人大代表李連成點贊。
此外,歡迎大家去西辛莊村實地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河南鄉村振興的新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