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特朗普正在帶著美國,走向全面的收縮與自我孤立,但對美軍來說,亞太的戰略部署,與解放軍之間的對抗關系,依然是短時間內無法放棄的核心事業。所以美國的各路智庫專家們,也依然在孜孜不倦的討論著,美軍在中美對抗當中的未來。
01.美國人開始承認,自己在南海斗爭中,已經完全失敗
但在涉及到西太未來的問題上,即使最樂觀最自信的美國人也不得不承認,美國已經決定性的失去了優勢,即使是在特朗普時代,這種失敗也是無法挽回的了。
比如華盛頓的地緣政治分析師布蘭登·韋切特,就在《國家利益》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中國已經在南海的斗爭當中取得了全面的成功,并正在從勝利走向勝利,而美國以及他的盟友們,在這場競爭當中已經完全的失敗。
在美國人眼里,中國正在南海展開全面的戰略進攻,以求對南海取得全面的,完全的控制,并為未來在臺海方向的行動提供方便。而美國正在南海采取全面的守勢,對菲律賓提供軍事上的全面支持,就是其中的一項體現。
美國在菲律賓部署提豐中程導彈系統,是為了威懾中國在南海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了防止中國用填海等方式,將菲律賓為代表的美國勢力,徹底的擠出南海。
而這種手段部署,除了讓菲律賓的戰略態勢進一步惡化,讓中國在菲律賓周圍的軍事活動進一步增加外,并沒有起到任何美國想要的作用。解放軍通過加大航空兵部署,加強潛艇等多樣化打擊手段等方式,成功對沖掉了菲律賓的威脅。
而解放軍迅速加強的對菲行動,卻進一步壓縮了菲律賓的戰略空間,同時讓美國也無法抽出足夠的力量應對。
美國人認為,過去一段時間在南海發生的,實際上是一場中美之間的軍備競賽,而在這場軍備競賽當中美國因為選錯了路線,已經陷入了技術上和戰略上的全面被動。
美軍當下在南海,已經處在守不住的守勢當中,要想繼續在南海防御,那就要在菲律賓投入足夠多的力量,但當下美國全球缺乏兵力的情況下,是完全沒有能力投入菲律賓的。
02.失去南海,對美國的亞太戰略來說是致命的
而這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解放軍對南海的控制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強,美國在南海已經完全失去了主動權,任何作戰兵力都無法在南海安全的存在,只能坐視解放軍不斷的將南海打造為全面的海空堡壘。對美國的亞太戰略來說,這一正在實現中的未來,是非常讓人悲觀的。
失去南海對美國海軍而言,意味著全面的戰略失敗,因為解放軍在擁有南海控制權的情況下,進可以前出利用航空兵配合水面艦艇與島礁基地,打擊菲律賓乃至遠在澳大利亞的美軍,退可以內線機動,快速集結兵力馳援臺海方向的行動,形成絕對兵力優勢,達成任意的戰略目的。
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則陷入了戰役態勢上的劣勢,整個太平洋方向的兵力被分成了孤立的互相難以馳援的幾個集團,同時難以從其他戰區調兵加以援助。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南海既是美國從澳大利亞方向,向日韓臺方向進行海上增援的最短路徑,同時也是印度洋大西洋方向的美軍,向太平洋增援的最短路徑,將西太的一系列孤立海域聯系起來。
而失去南海對美國來說就意味著,想要戰區之間互相增援,就只能繞行,從而放棄到達能力,或者將自己的高價值資產,長時間的暴露在解放軍的火力之下。同時因為機動受限,也需要在更多方向上布置更多的兵力。
且因為遠離南海這一重要的打擊發起陣位,需要消耗更多的支援力量,需要浪費大量的戰術兵力,才能達成相同的作戰效果,這將拖垮整個美軍。
03.比失敗更可怕的,是找不到反敗為勝的辦法
更讓美國人感到絕望的,是他們甚至都想不到合理可行的辦法,來扳回這種劣勢,南海的斗爭可以說是一種中國利用地緣優勢,與生產力優勢打出的明牌。
既然是明牌,那對抗的方式事實上也是已知的,就是能夠部署起一支與解放軍南海兵力相匹配的軍事力量來,在技術上與出動能力上,限制住解放軍的行動。只要能部分的破壞解放軍遠程火力戰的環節,那以解放軍遠程火力手段先天冗長脆弱的殺傷鏈,美軍并非毫無機會。
關鍵就在,不論是技術上還是規模上,美國都失去這種能力了。雖然成功的實現了軍事力量重返菲律賓,通過前沿部署的方式來增加兵力的可用性,但因為美軍實際上就沒幾個戰備力量,大量老舊海空裝備只是紙面數據。這種力量倍增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讓解放軍抓住了反制的正義性,進一步制造了困局。
而技術上的全面落后也同樣是巨大打擊,美國已經多年拿不出一款全新的,具備領先作戰能力的裝備了,甚至是對標解放軍現有裝備的東西,都陷入長期的開發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事實上在西太除了認輸外,已經無路可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