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舞姿在昆明湖上翩躚,
告訴人們又一個春天來臨了。
“一棹春風千萬里,
昆明池水漾新波”,
春水初生處,
桃柳即將織就海淀詩卷,
“三月一定要去一趟頤和園”
列入眾多網友的愿望清單。
一樹桃花一樹柳,山桃花一開,
頤和園就成了人間桃源。
(??圖源:@愛攝影CH)
山桃初綻如霞,垂柳新抽似煙,
頤和園西堤上“六橋一樓”橫臥碧波,
界湖橋、豳風橋、玉帶橋、
鏡橋、練橋、柳橋和景明樓一步一景。
(??圖源:@姜沫兒)
這里是拍照愛好者的絕佳背景,
按下快門,
一張刷爆朋友圈的春日大片就出爐了。
為什么這里會成為
超級經典的春日打卡地、
登頂春天花事成頂流?
這背后是天公的慷慨賜予、
巧匠的超凡智慧、
能工的精湛技藝,
共同繪制這幅春日盛景圖。
在這里,春天
不僅藏在一草一木、一花一葉之中,
更在障景、借景、點景中,
在層次豐富的近景、中景、遠景間。
站在玉帶橋或西堤上游客最鮮明的感覺是,
西堤煙柳、玉泉塔影、西山峰巒
自然地攏合為園中一體的景色。
(??圖源:@xiaomingli)
頤和園遠借數十里外重巒疊嶂的西山為遠景,
借玉泉山及山上的玉峰塔為中景,
以園中不同的景點為近景,
形成一幅幅美麗畫卷式的景觀。
遠景壯闊、中景雅致、近景精巧,相互映襯,
人既在頤和園也在無盡春光的長卷之中。
(??圖源:@行攝匆匆)
想想你是怎么從頤和園宮殿建筑群
來到昆明湖的吧,
宏偉的仁壽殿后面,
設計者巧妙地將園路收縮得很窄,
并采用“之”字線形穿山而形成谷道,
一出“谷口”,
遼闊、疏朗、明亮的昆明湖
便突然展開在面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