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是在討論要不要出兵,要不要打仗的問題,而是怎么打、誰去打的問題,怎么去執行毛主席的決策問題。”在政治局會議上,一向好脾氣的周總理罕見地發脾氣,而對象則是十大元帥之一、戰功赫赫的林彪。
即使是被周總理如此批評,但是林彪還是不認為自己做錯了,最終也沒能執行毛主席決策。事后,毛主席一針見血指出林彪的致命缺陷,而這也是錯誤決定的根本原因。
究竟是什么事情讓周總理發火?林彪為什么堅決不執行毛主席的決策?毛主席又對林彪做出何種評價?
朝鮮戰爭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朝鮮半島存在著兩個對立的政權。一個是在美國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的大韓民國,另一個則是一個月后在蘇聯幫助下成立的朝鮮共和國。
南北兩個政權都不承認對方政權的合法性,認為自己才是唯一且合法的。再加上雙方都有一統朝鮮半島的想法,這就使得朝鮮半島根本不可能和平下去。因此,南北政權分別立國后,朝鮮半島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但其實已經硝煙彌漫。終于,在1950年6月25 日后爆發了全面內戰。
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攻勢凌厲、勢如破竹,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韓軍被朝鮮人民軍打得潰不成軍,基本喪失了抵抗能力。至9月1日,朝鮮人民軍解放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統一勝利在望。
但就在這時,美國為了維護自身在亞洲的權益,美國政府隨即令美駐遠東海空軍支援韓軍。不僅如此,美國為了掩飾自己的侵略行徑,還操縱聯合國決議制裁朝鮮,還組建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直接接入朝鮮戰場。
9月15日,美軍成功實施仁川登陸,切斷了朝鮮軍隊的補給線,戰爭形勢一下反轉,人民軍腹背受敵,危在旦夕。29日,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以金日成和樸憲永名義致電斯大林求援信,請求蘇聯的直接軍事援助。
蘇聯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德國,其軍事力量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國家。如果蘇聯能夠出兵幫助朝鮮,此次危局朝鮮定能平安度過。
但蘇聯非但沒有同意給予朝鮮直接軍事援助,而且決定撤出在朝鮮政府和人民軍中的蘇聯顧問,意在極力避免因朝鮮問題同美國發生戰爭。曾陪同周恩來赴蘇聯談判的俄語翻譯師哲回憶斯大林解釋為什么蘇聯不出兵時說: “我們不能正式出現在戰場上,更不能同美國直接對抗,那樣就成了國際問題。”
其實,此時的蘇聯有和美國爭霸的心思存在,但是這個時候,蘇聯方面并沒有準備好。蘇聯除了軍事力量能和美國一較高下外,政治影響力、經濟實力等方面根本比不上美國。所以,這時期的蘇聯盡力避免與美國直接碰撞。
斯大林讓朝鮮政府直接向中國求助與中國政府協商。10月1日夜,金日成正式向中國提出援助請求。10月3日,朝鮮內務相樸一禹抵達北京,向毛澤東呈交金日成、樸憲永聯合簽名的求援信。
當時,新中國尚有西藏、臺灣及一些島嶼沒有解放,解放臺灣、實現國家統一是新中國的首要目標。很多戰斗序列正在南方進行軍事訓練,準備收復臺灣。另外,為了節省軍費開支,解放軍正在進行精簡和整編。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全面分析了國內、國際形勢,認為美海軍第七艦隊已經進入臺灣海峽,有美軍幫助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對于沒有海空軍的解放軍來說,越海作戰解放臺灣變得極為困難,同時美軍入朝作戰已然威脅到了我國東北地區的安全。
這些因素迫使中共中央改變了既定方針,將軍事重點由解放臺灣轉變為保衛東北邊防,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
中央軍委于7月13日做出了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并調遣了二十五萬余人組成東北邊防軍。
盡管作出應對部署,但中國還是希望戰爭最好不要擴大。不僅僅是為了國家,更是為了人民。為此,中國在與美國還沒有建立外交關系的情況下,采取了兩個舉措,明確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
一是周恩來的講話:表示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正是熱愛和平,所以從來不怕反抗侵略和強權。只有沒有了侵略和強權,才會有永久的和平。所以我們不會坐視自己的鄰居受人肆意欺凌。
二是通過印度總統尼赫魯向全世界表示中國對于國家主權和國際秩序的態度:如果美軍跨過三八線,我們絕不會不管。
但是美國并不在意中國的言論,二戰期間,美國大發戰爭財。加上戰火沒有燃燒到美國本土,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經歷戰火時,美國一直在安心發展。二戰后,美國儼然是世界第一強國。
反觀中國,近代以來,一直備受西方列強欺凌。一百多年來,國內動蕩不安,戰事頻繁發生,未曾有過長時間的和平。如今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內問題一大堆。美國并不認為此時的中國有能力幫助朝鮮,更何況還要面對如日中天的美國。要知道,蘇聯都已經退讓。所以,美國根本不理會中國方面的言論,大軍越過三八線。
出兵決策
面對美國方面的不理不睬,美軍蠻橫進攻。要不要出兵成為了擺在中國面前的最大難題。
面對如此棘手的局面,中央政治局連續召開了三次會議,結果是,大多數同志都不主張出兵。在反對者中,最激烈的就要數林彪了。
林彪認為,我國已經連續打了二十多年仗,即使是現在還有一些地區沒有解放。即使解放的地區還要進行土地改革,戰爭帶給中國的苦難遠遠沒有恢復。作為百廢待興的中國,不應該參戰,并且面對的還是世界第一強國美國。
解放軍從來沒有和美軍打過仗,如果頂不住美軍的進攻,戰火很可能燒到東北,那樣情況就會十分糟糕。而且人民解放軍連續多年征戰,疲憊不堪,急需休整。
蔣介石雖然有著大量的美軍裝備,但是和美軍的差距還是巨大的。美軍不僅有著龐大的海陸空軍,還有著原子彈這一戰略武器,日本就因為兩顆原子彈的爆炸而快速投降。中美之間的力量懸殊顯而易見,中國軍隊的裝備和實力遠沒有達到能與美國抗衡的水平。
林彪的理由代表了當時大多數同志的想法。此時的朝鮮和新中國雖然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并沒有簽署同盟條約,所以中國對朝鮮沒有約定的國際義務。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爭取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支持,希望盡快取締蔣介石政府成為聯合國成員,若與美國開戰,顯然對新中國獲取國際認同、加入聯合國不利。
雖然很多同志都不同意出兵,但是毛主席堅持抗美援朝。毛澤東甚至開玩笑地說,中國只有一個半人支持出兵朝鮮,這一個人就是他自己,那半個人是周恩來。
毛主席深知,美國支援朝鮮,不僅僅是建立自己在亞洲的基地,從而遏制蘇聯發展這么簡單。同樣也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雖然不認為此時的中國具有威脅性,但是他們害怕中國的崛起,因為中國的古代文明實在太過輝煌。
美國的飛機已經敢在中國上空盤桓,其實已經意味著這場仗非打不可了。美國的艦隊停留在臺灣海峽,阻止解放軍收復臺灣,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所以這場仗必須要打,而且晚打不如早打。美國如今在世界上行事極其猖狂,可以說肆意妄為,他們想要打仗的話,任何事都能成為出兵的理由。
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堅持下,很多人已經改變立場,但是林彪卻堅決不同意出兵。這才有了周總理在會議上呵斥林彪的一幕。
其實在抗美援朝的總司令人選中,毛主席就考慮過兩個人,一個是林彪,一個是粟裕。粟裕有“戰神”之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打過不少漂亮戰役。林彪對于粟裕的軍事才能也是極為推崇。
但是,粟裕之前受過重傷,現在腦中還有彈片未曾取出。而且粟裕早就在養病,自然不可能率兵入朝。
林彪之前多在東北地區作戰,熟悉氣候,他帶領的四野也是駐扎在東北地區。一旦支援朝鮮,四野必定是主力。所以,毛澤東認為林彪是最佳人選。
但是,林彪在毛主席的多次勸說下,一直不曾改變自己的立場。多次溝通無果,毛主席也知道了林彪的意志堅定,不可能更改了。于是毛主席不再讓他領兵,轉而詢問一些,具體作戰的戰略戰術問題,因為毛主席對于林彪的軍事才能還是極為認可的。
不是自己領兵出征的前提下,在獻計獻策上林彪還是極為積極的。他認為,中美之間的裝備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后勤補給上也不可能比得上美國。所以,一開始就要打得極為兇悍,最好是打幾個大的殲滅戰。一來可以穩定現在朝鮮軍隊全面崩盤的局面,也能讓美國看到中國的實力和決心。這樣,美國也會忌憚,也會思考繼續打下去是不是值得。
林彪知道在越來越多的同志支持抗美援朝后,讓他統兵的聲音越來越大。所以,林彪也在毛主席面前講自己現在的身體狀況。之前粟裕因為身體原因就一直在休養,到自己這里總不該應趕鴨子上架。
林彪向毛主席說道自己怕風、光、聲音、每天都會失眠。這樣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領兵打仗。林彪說這些話的意思毛主席十分清楚,就算中央決定出兵,但是林彪不會是主帥,要另外物色他人。
毛主席更加知道的是,林彪確實有病,就算沒有他自己說的那么嚴重,但既然已經提了出來,這個問題就不能忽視。所以,領兵人選必須要找其他將領了。
要說林彪的體格確實不算健壯,他在考入黃埔后,身體才強壯一些。真正令他身體不好,還是因為友軍的誤傷。
七七事變后,國共達成第二次合作,整編完畢的八路軍迅速支援抗日戰場。而被我們熟知的第一場大捷——平型關大捷,就是林彪領導的。
但也就是這次戰役結束后,軍隊繳獲了一些日軍的裝備和物資。當時林彪穿著日本軍大衣,騎著繳獲的戰馬,離遠了看,還以為是日軍軍官。
當時,一名值班的國民黨軍士兵看到林彪后,由于并不認識他,錯把他當成了敵人,直接喊道有敵人,子彈直接打穿了林彪的肺。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會如此嚴重,子彈還打傷了他的神經,就算經過了蘇聯專家的治療,但是神經方面的疾病到現在都是一個難題,更不要說當時了。所以,林彪就留下了一些后遺癥。
林彪以病為借口,毛主席自然也不好強迫他前去打仗。在10月5日,再次討論出兵決策時,回到北京的彭德懷表態說:一定要出兵!
彭德懷的支持一下堅定了毛主席的信心,出兵一事終于拍板。而林彪也表示:服從決定。
主席評價
關于林彪對于抗美援朝的態度,毛主席曾和周總理討論過:林彪打仗膽略不足,而且缺乏戰略眼光。
其實林彪自己也曾經提到過,他在對粟裕進行評價時說:粟裕打的很多仗他根本不敢下決定,有的只有五分把握粟裕就敢打,自己只有七八分把握時才敢做決定。
其實,把目光放長遠來看,十四年后的一件事,才真正能看出毛主席的戰略目光是多么深遠。美國在準備越南戰爭時,內部一直在強調不要波及到中國。最一開始的戰場也是在越南南部,因為中國在國際上表態,一旦美國侵略越南北部,那么中國就要援越抗美。
為了避免和中國發生沖突,美國才一直不讓越南真正規模擴大。之后,美國更是多方面向中國表示自己不會將戰火波及中國。
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在抗美援朝中打敗了美國,迫使美國在停戰協議上簽字。這也可以看出毛主席為什么是一代偉人,戰略眼光長遠,深謀遠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