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景圣
南非外交部近日在官網將臺灣駐南非機構的名稱由“臺北聯絡代表處”更改為“臺北商務辦事處”,并要求該機構于3月底前遷出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這一舉措可說是南非政府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標志著臺灣在國際社會的所謂“外交空間”進一步收縮。
臺灣當局對此措手不及,臺外事部門緊急召集“應變小組”商討對策,但面對南非政府的堅定立場,所謂“應變”不過是徒勞掙扎。早在1997年底,南非便與臺灣當局“斷交”。如今,南非不僅重申“一個中國”政策,更進一步削弱臺灣所謂的“外交存在感”,這無疑是對民進黨當局的一次沉重打擊。
南非外交部長拉莫拉在國會公開表示,此舉是南非政府自主決定,并未受到中國大陸的施壓,而是基于南非與中國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近年來,中南兩國的合作日益深化,2023年,中國連續15年成為南非最大貿易伙伴,南非對華出口持續增長。可以說,南非的政策調整不僅符合國際大勢,也符合本國的利益需求。
對于臺灣而言,這次“改名+遷館”風波再次暴露了民進黨當局“外交”政策的破產。近年來,民進黨不斷炒作“國際友邦”議題,試圖制造所謂“外交突破”,但事實證明,國際社會認同“一個中國”原則的大勢不可逆。蔡英文執政八年間,已有多個國家先后與臺灣“斷交”。如今,南非進一步削弱臺灣的“駐外機構”地位,無疑預示著更多國家可能效仿,臺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只會更加孤立。
臺灣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利用“抗中”作為政治操弄工具,試圖通過“親美、抱日、拉攏西方”的方式獲取國際支持。然而,在現實政治和國際秩序中,臺灣的所謂“外交努力”不過是竹籃打水。美國、歐洲雖然口頭支持臺灣,但在實際政策上仍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不愿為臺灣“獨立”冒任何風險。而那些仍與臺灣保持“邦交”的國家,大多是依賴臺灣經濟援助的小國,隨時可能因利益考量而調整立場。
南非此舉不僅是臺灣“外交困境”的一個縮影,也再次提醒民進黨當局:兩岸關系才是臺灣真正的生存之道。臺灣若一味依賴外部勢力,對抗大陸,終將自陷絕境。無論是經濟發展、地區安全還是國際話語權,臺灣都無法繞開大陸,唯有務實面對兩岸關系,才能真正找到出路。
南非事件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國家對臺灣采取類似措施,甚至進一步與臺灣“斷交”。這不僅是臺灣“國際空間”縮小的趨勢體現,更是全球格局變化的必然結果。民進黨當局若繼續頑固堅持“抗中拒統”路線,臺灣的“外交”出路只會越來越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