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發布震撼發現:通過嫦娥六號月背樣本,證實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SPA)形成于42.5億年前,為太陽系撞擊史建立首個精準坐標。這項成果終結了國際學界長達半個世紀的爭議。
圖源《國家科學評論》
作為直徑2500公里的巨型撞擊遺跡,SPA盆地堪稱"宇宙計時器"。此前兩種主流推算存在1億年誤差:隕石坑統計法顯示42.6-43.3億年,而月面樣本指向43.5億年左右。研究團隊從5克月壤中篩選出20枚特殊巖屑,運用同位素分析發現這些新型撞擊熔巖(SPANs)記錄了42.5億年和38.7億年兩次重大事件。結合447GB的遙感數據溯源,確認前者源自SPA內環原始撞擊區。
突破性價值
1.確定太陽系形成3.2億年后發生了大型撞擊事件
2.驗證月球正反兩面早期撞擊基本一致
3.推翻43.5億年全月熱事件與SPA關聯的舊論
該成果不僅為火星等行星撞擊年表提供校準基準,更揭示了月球"修復"巨型創傷的初始時間節點。隨著更多月背物質解密,人類或將重構太陽系早期的完整撞擊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