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副總統夫人烏莎·萬斯在格陵蘭島吃了“閉門羹”,丹麥人舉著“不賣島”的牌子圍堵機場。但美方可不管不顧,此時的特朗普還在推特上喊話,“格陵蘭必須姓美”。
美國為啥執意要這些冰雪覆蓋之地?事實上,美國盯上的可不是幾座冰山,而是藏在冰層下的萬億級資源、未來全球貿易的“黃金航道”,還有能卡住中俄脖子的軍事支點。
美國為啥這么上心?
先說最直接的:稀土。格陵蘭島的稀土儲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光一個坦布里茲礦的儲量就夠美國軍工復合體吃十幾年。
現在F-35戰機的電機、導彈制導系統全得靠稀土,而中國掌握全球70%的稀土加工能力,美國早就像熱鍋螞蟻了。要是能拿下格陵蘭,美國軍工立馬能甩開對中國的依賴,這買賣可比打貿易戰劃算多了。
再瞅瞅北極航道。隨著冰川融化,這條“冰上絲綢之路”能把中歐海運時間砍掉40%,運費省下四成。可格陵蘭島偏偏卡在航道咽喉,美國要是占了這兒,直接就能對過路商船收“數字過路費”,豈不美哉?
軍事上更是個王炸。島上的皮圖菲克基地裝著能監測俄軍導彈的“太空籬笆”雷達,原本預警時間13分鐘,占島后能多出4分鐘,夠反導系統算三遍攔截方案。普京為啥急得跳腳?因為這4分鐘能把俄羅斯核威懾削掉三成威力。
不過,美國想法是好。中俄也不會慣著他。
如俄羅斯直接甩出“北極狼”核動力破冰船隊,拉著中國開鑿避開格陵蘭的北極新航線。中國更絕,去年就跟格陵蘭簽了稀土聯合開發協議,答應把兩成利潤拿來幫當地修醫院學校,搞得美國想買礦權都插不進腳。
更別說,美國算盤打得響,但現實骨感得很。格陵蘭人家直接不干了。說到底,北極早不是那個無人問津的冰原了。美國還想著用19世紀的殖民劇本,殊不知時代已經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