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揭昊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國家鼓勵企業開展綠色設計,加大綠色產品供給,綠色設計理念正加速融入中國產業發展脈絡。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到《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部署“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再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引導企業開展綠色設計”,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斷強化綠色發展的信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和新型工業化的核心要素,綠色生產力已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撐。
價值鏈重構呼喚綠色設計。綠色設計理念的核心要義在于構建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友好型創新體系,這種設計范式突破傳統線性發展模式,在產品研發階段即統籌考慮資源效率、環境影響、用戶體驗等多元維度。通過采用可降解材料、模塊化結構、智能節能技術等,實現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物流運輸到使用維護、回收再生的全流程優化。對企業而言,推行綠色設計在短期內可能增加投入,如研發新材料、改進生產工藝、調整供應鏈等,帶來一定成本壓力。然而,從長遠看,綠色設計不但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還有助于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負責任、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形象,提升綠色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從而獲得品牌溢價。這種“綠色投入—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環,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了強勁的綠色動能。
全球市場競爭亟須綠色突圍。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公眾環保意識提高,綠色消費已成為新潮流,全球貿易呈現綠色化發展新趨勢。各主要經濟體更加重視通過提升綠色競爭力重塑國際貿易規則,歐美國家相繼考慮和推出“碳邊境稅”,歐盟《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大大拓展了綠色設計的適用范圍。在此背景下,企業若具備提供環境友好產品的能力,將更易于在國際市場上搶占份額。全球貿易的重要風向標——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的“綠色蛻變”具有多維度示范價值。在第136屆廣交會上,超過一半的參展企業在綠色低碳領域擁有外觀、實用、發明等專利,現場展示超過104萬件綠色低碳產品,展現出中國企業令人矚目的綠色競爭力。
制度創新構建綠色轉型生態圈。在金融端,中國人民銀行設立額度5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為企業綠色轉型提供有力資金支持。在監管端,生態環境部持續拓展環??冃脠鼍埃尛h保投入高、績效好的企業享受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在產業端,工信部構建國家、省、市三級聯動的綠色工廠培育機制,全國層面累計培育綠色工廠6430家,其產值達制造業總產值的20%左右,還帶動地方累計梯度培育省市層面綠色工廠1.6萬余家。此外,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北京證券交易所于2024年4月聯合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明確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框架和21項核心議題,其中涵蓋應對氣候變化、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等8項環境維度議題,引導上市公司加快綠色轉型步伐。
展望未來,綠色設計理念將深度融入我國“雙碳”減排政策體系,推動重構國際貿易分工格局,促進全球價值鏈的綠色低碳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加速應用,產品碳足跡追蹤、智能節能優化、虛擬仿真測試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在這場以綠色為底色的全球競賽中,中國企業正從規則接受者轉變為標準制定者,從技術追趕者蝶變為模式創新者。這不僅關系到產業競爭力的全面提升,更是大國責任的生動詮釋——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上,中國正以創新實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范式。
(作者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商貿研究所研究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