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今天我們要聊,是一場披著經濟外衣的政治魔術。
特朗普最近搞了個大新聞,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對等關稅,最高稅率飆到49%。這架勢,恨不得把全球貿易撕成碎片。但仔細一看名單,四個國家竟被悄悄放過了——俄羅斯、朝鮮、古巴,還有一個你絕對想不到的國家。
這哪是什么對等關稅?分明是特朗普的政治算盤打得震天響。
一、關稅政策的荒謬性:數學游戲背后的霸權邏輯
特朗普的關稅算法,簡直能氣死經濟學家。舉個例子,美國去年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是2919億美元,進口額4338億。特朗普團隊一拍腦袋,2919除以4338等于67%,減半就是34%的關稅。
這種算法有多離譜?就好比你嫌鄰居家種的菜比你多,直接沖進人家菜園子搶走一半。至于匯率波動、儲蓄率差異、產業鏈分工?特朗普統統裝看不見。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
19世紀的美國靠著高關稅保護本土工業,但那時候可沒豁免任何國家。1883年《麥金萊關稅法》對進口工業品征收48%的稅,逼得歐洲各國聯合抵制。今天的特朗普嘴上喊著公平,實際玩的是雙重標準——對盟友往死里打,對敵人反倒手下留情。
二、豁免名單里的貓膩:四個國家為何能逃過一劫?
第一個特殊待遇給俄羅斯。
白宮的說法是現有制裁已阻斷美俄貿易,可2024年俄羅斯仍向美國出口了價值180億美元的原油和鈀金。更蹊蹺的是,就在關稅政策公布前一周,美國突然放松了對俄鋁業的制裁。
看懂了嗎?
烏克蘭危機還在持續,美國需要俄羅斯在能源和地緣政治上讓步。這哪是經濟政策,分明是談判籌碼。
剩下三個國家更魔幻。
朝鮮和古巴對美年出口額加起來不到2億美元,加不加稅根本沒區別。但特朗普偏要搞豁免,無非是想立個“人道主義”牌坊。至于第四個神秘國家,白宮至今諱莫如深——內部消息透露,可能是個手握關鍵礦產的非洲國家。
三、歷史輪回:從《廣場協議》到關稅陷阱
1985年9月22日,美國逼著日本簽下《廣場協議》。十年后,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失去的三十年就此開始。
特朗普這招更狠。
給中國34%關稅,給歐盟20%,卻放過俄羅斯——分明是要復制當年分而治之的策略。彼得森研究所算過賬,這些關稅會讓美國GDP下降0.8%,要是各國集體反制,損失直接翻倍到1.3%。
但特朗普不在乎。
看看加拿大總理卡尼的表態就知道,盟友都在咬牙切齒。加拿大宣布本周就對美國商品加稅,歐盟連夜制定反制清單,中國更狠,兩周內讓美國牛肉對華出口清零。
四、單邊主義的死胡同:沒有贏家的戰爭
1930年美國出臺《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平均稅率漲到59%。結果呢?全球貿易縮水66%,直接催生大蕭條。
今天特朗普的玩法更危險。
汽車行業首當其沖。從德國寶馬到日本豐田,25%的汽車關稅逼得車企要么遷廠美國,要么放棄市場。更絕的是連啤酒和空鋁罐都要加稅——這是要把老百姓的周末燒烤也變成政治犧牲品。
最諷刺的是,美國自己成了首個受害者。
蘋果股價暴跌7.5%,特斯拉市值蒸發5%,零售商集體哀嚎要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摩根大通說得好,這根本不是貿易戰,是經濟自殺。
五、結語:舊劇本演不出新結局
從19世紀的關稅壁壘到今天的對等關稅,美國始終沒明白一個道理——全球化不是零和游戲。當年英國搞《航海條例》封鎖貿易,結局是日不落帝國瓦解。今天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只怕要重蹈覆轍。
別忘了,中國有句老話: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