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東在社交平臺宣布,鴻蒙智行問界M8開啟預訂一個月后,小訂量正式突破10萬輛。
很難想象,一款40萬級產品能夠做到還沒公布具體亮點的情況下就能成為爆款。不說別的,如果問界汽車的產能跟得上,且能完全消化這10萬輛的小訂量,問界M8要沖擊今年40萬級SUV市場的銷冠似乎沒有太大壓力。
需要指出的是,“問界M8小訂量突破9萬輛”的消息也不過是在3天前,這么看來潛在用戶在假期體驗之后便決定了下訂。
圖源:微博@余承東
問界M8的定位介乎于問界M7和問界M9之間,且其體量會更接近問界M9,為什么問界M8能夠做到“未上市就火”,難道僅僅因為比問界M9更便宜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借著首批實車到店的機會,電車通進行一波到店觀察和實車體驗。
真的很火!東莞客戶專門來廣州看車
鴻蒙智行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有兩個,一是華為授權體驗店,二是鴻蒙智行的直營經銷商門店。然而,廣州市內唯一一輛問界M8展車坐落在商場一樓的大廳中央,而非經銷商門店或者體驗店。這一舉措也為問界M8積攢了不少人氣:來看車的不全是客戶,當中一部分只是逛商場時路過的“吃瓜群眾”。
即便在人流量偏少的工作時間,銷售仍接待得不亦樂乎,對問界M8有意向的客戶確實不少。
圖源:電車通攝制
電車通觀察到,與銷售人員聊得不亦樂乎的客戶,基本是一家老小過來看車的,南哥一家三口更是從東莞開車趕過來,就為了看看問界M8的實車。
與南哥溝通之后得知,他現在開著奔馳GLB,雖然也有豪華調性,但各方面體驗都比較一般,因而想購置一輛價格不算貴且三排體驗都不錯的車型。他補充道:“本來想著直接預訂問界M8,但仔細想想好像又沒有那么著急買車,所以今天特地過來看看實車再做決定。”
由于平常需要接待客戶、與家人一起戶外出行,他對第二排和第三排的體驗尤為關注,空間、舒適缺一不可。南哥特地對比了一下競品理想L9、理想L8:他對理想L8的第三排乘坐體驗不是那么滿意,雖然比較認可理想L9的乘坐體驗,但是問界M8的預售起步價僅為36.8萬,因而決定體驗了問界M8再做打算。
圖源:電車通攝制
另外,一對有些年紀的夫婦給電車通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他們對車內的用料、后備廂空間、車機系統的智能化體驗比較感興趣,還特地詢問銷售人員何時可以試駕,以及問界M8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后續是否有機會升級到L3。
很顯然,這對夫婦對新興事物比較感興趣,對智能化體驗尤為期待,而有華為加持的問界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確實屬于獨一檔水平。除此之外,“8”對于華人而言始終有著獨特的“玄學”加成,他們不選問界M7和問界M9,偏偏預訂問界M8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
綜合來看,問界M8有著比較清晰的用戶畫像,看車用戶基本在35歲以上,而且多為商務精英和多孩家庭,相比價格,他們對產品的舒適、空間、智能等方面更加敏感。
圖源:電車通攝制
不難看出,問界M8的直接競爭對手是理想L9,還想著順帶搶占奧迪Q5L、奔馳GLC、寶馬X3等傳統豪華品牌SUV的市場份額。接下來,我們再看回問界M8這款產品怎么樣。
去掉低頻使用配置,專注「舒適」是對的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參數信息,相比問界M9,問界M8的車長短了40mm,軸距短了5mm,因此在視覺效果上,問界M8的體量依然有大型SUV的感覺,放在商場中央很難被忽略。
問界M8和問界M9的設計語言高度一致,但我們完全可以依靠以下三點一眼區分出這兩款車型:
- 問界M9的貫穿式日間行車燈與左右燈組的連接處,位于燈組中間,而問界M8則有些“懸吊”左右大燈組的感覺。
- 問界M8依然配備百萬級像素大燈,都沒有配備ISD智能交互燈,只有一條簡單的貫穿燈帶。
- 2025款問界M9采用的是全隱藏式門把手,問界M8采用的是類似小米SU7的半隱藏式門把手。順帶一提,問界M8的這一設計獲得現場不少客戶的好評。
圖源:電車通攝制
我們知道,2025款問界M9已經開始應用四個激光雷達,而問界M8僅采用兩顆激光雷達,沒有左右兩側的固態激光雷達。不過電車通發現,問界M8車機系統上的相關智駕功能與2025款問界M9沒有區別,因此問界M8依然會配備“滿血版”華為乾崑智駕,只是在側向的感知能力上稍遜一籌。
問界M8采用的增程系統與2025款問界M9一致,但由于車身重量更輕且電池容量更大,問界M8的續航能力更強,CLTC純電續航最高可達到310km,CLTC綜合續航最高可達1526km,而且理論上其加速能力有望比2025款問界M9更強一些。
圖源:電車通攝制
接下來再看大家比較關注的內飾表現,由于官方還沒有公布詳細的配置表,電車通只能根據自己的觀察來判斷問界M8的配置水平。
電車通留意到,問界M8在硬件上與2025款問界M9基本無差距,三連屏設計得以保留,中控屏內置HarmonyOS 4系統,HUD沒有缺席,只是音響采用的是HUAWEI SOUND活力系列,而非問界M9的卓越系列,扶手臺的布局樣式與2025款問界M9有所不同,但也提供了無線充電面板和杯架,實用性有所保證。
圖源:電車通攝制
前排座椅都給到比較舒適的頭枕,而且坐墊足夠長,因此前排的舒適性確實沒有毛病。
再看回后排,問界M8展車為“2+2+2”的六座布局,第二排沒有配備小桌板,但均采用零重力座椅,而且經過電車通體驗后發現,第二排座椅在未開啟零重力模式下,為了增加中間通道的空間,會比較靠近車窗,而開啟零重力模式之后,座椅會盡可能接近中間位置,從而獲得更寬敞的躺平空間。
圖源:電車通攝制
除此之外,車載冰箱、最新的投影系統都沒有缺席,第三排的乘坐感受確實不足問界M9,但應對中短途不會有太大問題。目前可以確認的是,問界M8沒有配備2025款問界M9的車載衛星通信功能和智能隱私車窗。
如果讓電車通來總結問界M8,沒有配備注重奢華調性、技術硬實力等用戶不常用的尖端配置,讓問界M8的購車門檻能比2025款問界M9低10萬元,在這基礎上還保留了智駕體驗、舒適性配置的優勢,而這兩點恰恰是大部分家庭用戶所看重的,這才讓問界M8實現“未上市就火”的局面。
更多舒適性配置車主可加價選裝
起初,國內高端家用SUV市場以BBA傳統豪華品牌車型為主,但這幾年被特斯拉Model Y、理想L系列和鴻蒙智行旗下的問界M系列、智界R7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
消費者已經對問界M7和問界M9比較熟悉,在問界M8亮相實車之前就已經有基本的認知,如今經過體驗過實車之后,更多用戶選擇了下訂,很顯然這超10萬輛小訂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轉化成大定量,使得問界M8成為品牌全新的銷量主力。
圖源:電車通攝制
雖然官方暫未公布問界M8的詳細配置表,但按照問界M7和問界M9的調性,電車通猜測問界M8的底盤用料、科技配置和智駕配置很有可能全系一致,強調乘坐體驗的后排投影系統、零重力座椅可能需加價選裝。
入門版已滿足SUV用戶出行需求,就看你是否愿意對這些舒適性配置買單了。
(封面圖源:電車通攝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