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毛主席的“槍下留人”,或許也不會有被稱為“諜戰片的天花板”《風聲》。
因為少了一個關鍵的人物,叫做黃慕蘭,是電影《風聲》中“李寧玉”、“顧曉夢”的原型。可誰能想到,建國后,本應被供為英雄的她,卻差點死在槍下。
幸得毛主席力挽狂瀾:“黃慕蘭是咱們全黨的恩人!”
黃慕蘭為何會被執行槍決?又如何成為毛主席口中的“全黨的恩人”呢?
于危難之際挽救上海特科
1931年4月,我黨的地下戰線發生了一件轟動事件,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叛變,幾乎是被敵人抓捕后的第一時間供出了一切,危及整個上海的黨組織,特別是作為負責人的周總理,安全岌岌可危。
這時,一個力挽狂瀾的人出現了,她就是黃慕蘭。
1931年6月,黃慕蘭與丈夫陳志皋在一家咖啡店內,偶遇到了陳志皋在上海法學院求學時的同窗曹炳生,對方也是上海法租界聘請的一名翻譯。
閑聊中,曹炳生說道:“最近法租界熱鬧起來了,就在剛剛,聽說他們抓了一個共黨分子,湖北人,長得蠻奇特,酒糟鼻、金牙、只有9哥指頭,估計50多歲。”
黃慕蘭頓時警覺起來,因為對方口中的“共黨分子”似乎就是另一名特科領導向忠發。她立即意識到:“叛變的顧順章在前,若向忠發再踏上了后路,我黨危矣。”
她打著哈哈:“法租界抓人一向雷厲風行……我突然覺得頭有些疼,想讓志皋送我回去,等下次再專門請你賠罪。”
回家后,黃慕蘭不敢耽誤,找了借口讓陳志皋離開,立馬聯系了潘漢年見面。雙方排查了當時上海特科成員中的所有湖北籍人士,判定就是向忠發。
“壞了,若他出賣組織,一定會暴露周總理的住處。”兩人立即將情報上報,周總理得知后迅速部署轉移,等到向忠發帶著巡捕房的人抵達周總理住所時,撲了個空,而向忠發最后被蔣介石槍斃。
可是,黃慕蘭挽救上海黨組織的任務并沒有結束。
因為顧順章叛變,不止向忠發被抓,擔任軍委常委的關向應也被抓,好在,他的偽裝身份是“李世珍”,沒有暴露,暫時被關在龍華監獄。
周總理對黃慕蘭下達命令:“立即救出關向應同志,一定要確保他的安全。”
她也明白,關向應在當時對我軍作戰的重要性,便再次找到陳志皋,拜托對方求到其父親陳其壽的面前。
陳其壽可不是一般人,不僅是孫中山同盟會的成員,還救過上海黑幫頭腦之一的黃金榮,地位非比尋常,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他在上海法租界內一言九鼎。
“我一個遠房親戚,本來到上海探親,結果被誤抓,關在監獄了,希望您能行個方便。”
陳其壽本就非常欣賞黃慕蘭,聽到她的請求后,立即答應下來:“我收你為‘過房女兒’,以后出門只要提我的名字,沒人敢欺負你。”
終于,關了半年的關向應在黃慕蘭的協助下,成功獲救。而最讓周總理夸贊的,便是黃慕蘭的機智。
周總理在建立上海特科組織時,化名“伍豪”,所以,國民黨特務機關趁顧順章叛變,造謠“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人宣布退出中國共產黨”,企圖制造混亂,敗壞周總理的名聲。
黃慕蘭心生一計:“敵人能登報污蔑,我們也能登報自證。”隨后,她讓陳志皋以“伍豪”的名義發了一封告示:鄙人身體健康,希諸親友勿念。
黃慕蘭的機智和勇猛,為危難之際的上海中央特科轉移貢獻了力量,被周總理稱作“中國共產黨的百科全書”。
可是,處在隱蔽戰線的她,做出的貢獻越大,付出的犧牲也越大。
刻骨銘心的感情歷程
黃慕蘭擁有一個好身世,父親是瀏陽三杰之一的黃穎初先生。
如果她能按照民國時期的千金小姐一樣生活,不愁吃喝,更不用時刻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提心吊膽。
可黃慕蘭卻堅定地踏上了救國救民的道路。
1919年,她在培養出楊開慧、向警予等一批杰出女英雄的長沙周南女校,開始了求學生涯。而這所學校,也是她革命思想的啟蒙地,上學期間參加了不少抗日游行,是“五四運動”中的一員。
1926年,19歲的黃慕蘭在組織女工們的罷工斗爭中,加入了共青團,并在次年,成為一名隱蔽戰線的女同志。
對她來說,可以忍受身體上的勞累,但感情上的一再受挫,幾乎讓她墜入黑暗,甚至差點奪走了她的命。
16歲時,黃慕蘭曾有過一段包辦婚姻,對方是高門大院,卻渾身都是花花公子的惡習,甚至抽鴉片,很快,她離家出走。
1927年,20歲的黃慕蘭,遇到了宛希儼。對方既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一同奮戰的革命夫妻,但是,宛希儼卻在1928年犧牲在贛南戰場上,獨留她與兒子。
1928年12月,沉浸在悲痛之中的黃慕蘭,得到了賀昌的寬慰,開啟了第三段婚姻,又生下了一個兒子,卻到解放后才母子相認,而賀昌也在1935年犧牲。
痛失兩位摯愛,黃慕蘭悲痛萬分,但她仍不忘肩上的重任,堅持上海中央特科的地下工作,與進步律師陳志皋相識相戀,為了隱藏身份不得不結婚。
可是,這段互相隱瞞的夫婦,最終分道揚鑣。
解放戰爭勝利后,曾加入過國民黨的陳志皋,不得不前往臺灣地區,而黃慕蘭則留在了大陸。也因為最后一次的婚姻,讓她被建國后被誤當做敵人而關進了監獄,差點槍決。
幸運的是,毛主席看到了出現在槍決名單上的黃慕蘭,及時營救。而她也活了110歲,2017年病逝。
“身在煉獄,我不害怕死,只怕愛我者,不知我為何而死。”是電影《風聲》中顧曉夢的臺詞,也是黃慕蘭的真實寫照。
她甘愿為革命而犧牲,即便身處絕境,也從未動搖過對黨和中央的信賴,值得人所有人銘記與緬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