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點擊上方藍字“地產一品塘”,歡迎置頂或設為星標, 快速獲取地產干貨
大家好,我是地產高富帥。
五天假期就這么快結束了,小編今年也沒打算參與人口大遷移的動作,確實也沒給市場帶來一些消費,不過今年假期的感受倒是非常直接的。
今年假期的深圳,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比較多,也側面反映了一個現狀,很多朋友并沒有回家過節或選擇出游,都選擇了本地娛樂與消費。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主動規避"假期大遷徙",背后是時間成本、經濟壓力(如返鄉人情開支可能遠高于本地消費)以及對"偽團聚"(被催婚/攀比等)的抗拒。
深圳作為移民城市,這種表現尤為明顯,與其回家來回的路程加上幾天的消費之處,不如在本地來幾天自娛自樂,也更加反映了整體消費降級的基本底層邏輯。
隔壁的廣州,近期一些朋友動靜是更加明顯,如今中美貿易戰開打,作為核心產業之一的傳統制造業占比高,讓廣州對外部市場波動格外敏感。
有不少親戚朋友都感受到整體訂單在持續降低,出口的產品來自廣州出品的真的不在少數,廣州的物流產業也是受到影響較大的。
小編前段時間也去了一趟廣州,整體觀感也呈現兩極化,一個方面是真羨慕廣州的整體生活節奏,對比深圳,香港絕對是“一個天一個地”,悠閑自樂來形容絕對不會太過。
另外一個方面,有感嘆廣州整體產業確實還是在10幾年的基本動態,特別是感受到商業氛圍,依然還是小眾社區型為主,大家消費更加追求市井與性價比。
是廣州這邊缺乏有錢人,還是真的大家整體收入會比深圳低了,這個問題小編也真的沒辦法回答,但從很多廣州生活的小伙伴臉上似乎又看到一些欣慰。
雖然深圳確實觀感要更加現代,更加激情,但是整體人疲憊感更強,這也是小編對兩個超大一線城市的整體觀感。
不過從整體來看,廣州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似乎真的不算太客觀,新興產業匱乏,起步太晚,高端商貿似乎還有距離,傳統制造業出口物流等受到較大沖擊。
城市競爭,誰能笑到最后?城市的GDP數據就像一場年度大考,誰家孩子考得好,誰就能在朋友圈里狠狠秀一把。
但是今年的“成績單”,卻讓人大跌眼鏡:站在巔峰的廣州,居然連續兩年墊底。這可不是說你家孩子考了倒數第一這么簡單——而是這位“學霸”突然在時代的浪潮中迷失了方向。
2025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廣州GDP總量達到7532億元,但同比增速僅為3%,較2024年同期3.6%的增速進一步放緩0.6個百分點。
這一表現不僅在全國GDP十強城市中墊底,更引發外界對這座老牌一線城市發展動能的擔憂。
作為廣州經濟的傳統支柱,汽車制造業正經歷深度轉型陣痛。日系合資車企市場份額持續萎縮,而本土新能源品牌尚未完全填補空缺。
廣汽集團等龍頭企業雖加速電動化布局,但產能調整與供應鏈重構仍需時間。一季度廣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明顯放緩,直接拖累了整體經濟表現。
前段時間,廣州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汽車必須要雄起,全力強行把小鵬汽車拉到C位,這也是最無奈之舉了。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房地產行業,又是一線城市中最拉垮的存在,2025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8.3%,土地出讓收入縮水近兩成。
曾經依賴"土地財政"的城市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而新興產業尚未形成足夠規模,導致經濟增長青黃不接。
廣州再不拍地,再沒有足夠的住宅供地,這盤棋恐怕有點麻煩了,新型產業仍然需要時間孵化,傳統產業仍然需要占據核心位置。
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這些新興產業,廣州起步晚、投入少,成績遠不如深圳耀眼。
廣州不少產業園區也有點“老派”,缺乏類似深圳前海或上海張江的創新氛圍,高端人才和資本自然不愿多看一眼。
就在節前,廣州土拍市場迎來又一個突發,原定于4.30日上午10點拍賣的天河金融城起步區AT091007地塊,宣布終止交易。
細說這塊地,估計也是大家最熟悉的綜合體類型地塊,該地塊起拍總價約為660000萬元,如扣除安置房和公服配套,折合樓面價約為33723元/平。
雖然說位置還是非常不錯的核心區域,但是算過賬,估計沒有哪家開發商有這個勇氣了,地塊體量雖然有22萬平,但配建幾乎占了一半。
除去需要配套的商業,其他公建,整個地塊能對外出售的,僅有12.2萬平住宅,按照這個實際可售面積,樓面價就高達54098元/平。
要知道這個區位,早期就已經有4.7萬//平的拿地紀錄,相同的區位,如今這個樓面價確實還是有些許壓力。
這個量級的土地成本,加上目前廣州全市新房去化周期為22.9個月,天河也達18.7個月,或許如今甭管是國企央企,都還是沒有那么大的膽量賭周期了。
廣州現在土地市場,真的是極度疲軟啊 ,往年動輒千億的出讓體量,如今一個季度就賣出兩塊地,如果不是節前自己兄弟越秀捧場,真的是難看啊。
這次出讓的是金融城核心地塊,是除珠江新城外唯一成規模的金融集聚區,與琶洲數字經濟、魚珠臨港經濟構成“黃金三角”,是廣州東進的戰略支點。
其實這個區位價值還是非常高的,但是這次出讓條件確實太高,公建商業體量太大,開發商不想賭博也非常理解。
但是整體發展角度來看,金融城相對于珠江新城來說,金融業的總部基地地位還是偏弱,如今銀行區域總部的數量很明顯還是與珠江新城存在差距。
如果未來達不到廣州金融走廊的高度,或許又是一個普通商辦區位的縮影,因此對于未來的產業招商落地,金融城仍然任務重大。
不過,這塊金融城用地,估計也會安排回爐再造,很有可能減少商辦面積,降低開發商的運營成本,再來一次上架還是非常有可能。
2025年的小陽春,真的是瞬息萬變,還沒享受點福利就感覺涼涼了,這種“乍暖還寒”的局面,本質上反映了中國房地產行業新舊動能轉換期的陣痛。
對于廣州這種四大城市來說,整體還是不太客觀,各種產業都面臨其他城市的強勢追擊,廣州產業轉型必將還是要迎接不短的陣痛期。
總的來看,這一份“成績單”已經清晰地告訴大家:靠傳統路數混日子的城市,正在被時代拋在后面。
今天就聊到這里,對廣州有想說的朋友也歡迎留言,也感謝大家這么好看,也愿意給我點贊。
您的認可,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地產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8年 18年獵頭從業經歷,14年以上地產行業沉淀,關注地產戰略布局,產品運營,持續研究健康管理,個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隨時交流探討 共同進步;近期新增地產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與更多的地產人+再創業者交流溝通,共同進步,還可以討論資產配置與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產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務模塊,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聯系方式,一對一咨詢業務具體流程細節,私人定制職業發展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