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大職場教訓,可以說是無數人用鮮血、眼淚換來的。
而在吳起身上,這三個教訓尤為明顯,對我們現代職場人同樣具有深刻的啟示。
歷史從未改變,改變的只是演員。
吳起的故事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職場教訓,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第一個教訓:一定要懂一些處世謀略。
無論你在什么單位,都會遇到好領導、好同事,以及壞領導、壞同事,不在于他們關鍵在于你如何與他們相處。
比如,吳起在魯國時,齊國派兵攻打魯國。
魯國當時沒有大將,有人提議讓吳起擔任大將,率領魯國軍隊抗擊齊國的入侵。
然而,大家也有一個擔憂: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擔心吳起靠不住。
吳起手起刀落,把老婆殺了,隨后成為魯國的領軍大將,成功趕走了齊國的入侵軍隊。
但接下來,又有人在魯侯面前說吳起的壞話,說吳起“殘忍、薄情”,是個定時炸彈。
魯侯開始收攏吳起的權力,吳起知道自己在魯國混不下去了,便轉身跑到了魏國。
到了魏國之后,正值魏文侯主導的魏國上升時期。
魏文侯是個比較開明、心胸寬闊的好老板,他任用吳起擔任將領,鎮守一方。
可以說,魏文侯是一位難得的明君,他不僅為吳起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更給予了充分的信任與支持。
在魏文侯的麾下,吳起如魚得水,屢建奇功,打得秦國不敢冒頭。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魏文侯的離世,魏武侯繼位,吳起的處境急轉直下。
魏武侯對吳起并不待見,這在他選任丞相時表現得尤為明顯。
當時有兩位候選人:田文和吳起。論能力,吳起無論是外交、軍事還是政務,都堪稱一流;論政績,他為魏國立下赫赫戰功。
但是,最終,人緣較好的田文勝出,成為了新任丞相。
吳起為什么落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