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孝清 通訊員 劉志堅
轄區擁有高等院校11所(不含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師生11萬余人,師生人數占全市人口近一半,高校和學生數量在全省排名第二。江西省共青城市地處鄱陽湖畔,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鐵路穿境而過,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吸引了省內眾多高校前來落戶辦學。
為確保校方滿意、師生安全、家長放心,近年來,共青城市公安局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創新“校地融合”模式,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高校安全管理之路。
構建協同治理“共同體”
“參與校園樂巡隊,每天在校園內開展巡邏檢查,不僅能夠增強責任意識,還能增進和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我感覺很充實。”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學生歐陽說。
為加強校園治安管理,推動平安校園建設,2016年5月,共青城市公安局主動與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對接,聯合成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義務巡邏隊——樂巡隊。
共青城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樂巡隊由轄區派出所指導、學院保衛處牽頭,隊員由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優秀班干部組成,配合民警和保衛處對校園周邊進行巡邏防控。樂巡隊成立后,既有效發揮群防群治作用,又對在校學生進行法治宣傳教育。
目前,這一做法已逐步推廣到全市各所高校,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樂巡隊中。
開設法治宣傳“新講堂”
“民警進校宣講反詐知識,特別是講到那些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真實案例,提升了學生們的防騙意識和能力。”2月25日,南昌大學共青學院春季開學后第一天,學院保衛處副處長蘇游與同學們一起聽完共青城市公安局“青鋒宣講隊”開學第一課后說道。
南昌大學共青學院是最早在共青城辦學的高校。為加強對學生的安全知識宣傳,2010年,共青城市公安局成立“五警宣講團”,成員以市公安局政治處為主,整合五大警種力量,進入全市學校、社區、廠礦、企業開展安全宣傳活動。
2023年8月,在“五警宣講團”的基礎上,共青城市公安局組建“青鋒宣講隊”,宣講隊成員來自全局不同警種、不同崗位,以身邊人說身邊事的形式講解校園安防、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禁毒、交通安全等知識。
據統計,“青鋒宣講隊”自成立以來,已入校開展宣講30多場次,覆蓋群眾6萬余人。
共建校園防控“生態圈”
為了加強高校與公安局之間、高校與高校之間的信息溝通互聯,2024年10月17日,經過共青城市公安局和各高校管理層的多次磋商、協調,全市11所在辦高等院校共同組建江西省首個高等學校保衛聯盟。
共青城市公安局與高校密切協作配合,緊扣保障高校治安平穩的職責主線,統籌各高校安全管理團隊等力量,組建高校互助應急救援隊,做到一校有事,各校相助。
“聯盟成立后,因信息溝通快捷、處置及時,校園矛盾糾紛數量大幅下降。”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有關負責人說。
如今,共青城各高校以聯盟為橋梁,促進校地、校警、校校合作,構建問題聯治、工作聯動、責任共擔、風險共處的一體化預防體系,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高校新格局。
創建民生服務“綜合體”
“沒想到在校門口就可以辦理駕駛員自助體檢,真的是太方便了!”4月2日,走出青春不夜城服務站,大學生趙億維說道。
據了解,為更好地滿足同學們的需求,2024年3月27日,共青城市成立九江首家高校服務站。該站提供政策推送、崗位推介、權益保障、事項辦理等一站式服務,更好地滿足大學生的多元化需求。
服務站內設置自助打印、失物招領、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務窗口,涵蓋33項便民服務,包括戶籍、交管、醫療等各類業務,推動部門協同辦理,高效率解決學生急難愁盼問題。同時,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指導、職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等服務,并拓寬人才工作部門、就業創業服務機構與高校之間的服務渠道,努力打通校園到職場的“最后一公里”,共青城市校園周邊“15分鐘便民服務圈”逐步形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