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覺得明星出門會前呼后擁,因為國內的確有明星或網紅出行時,保鏢手拉手圍成“人肉城墻”,還有一些小藝人機場耍大牌要求路人讓電梯,被網友稱為排場越大,演藝越差。
在香港街頭,75歲的洪金寶卻用一把電動輪椅打破了這種認知,近日有市民民拍到他穿拖鞋坐輪椅逛菜市,這一幕,讓人們看到真正的煙火氣,往往藏在最樸實的生活褶皺里。
2025年4月7日,香港石湖墟街市的豬肉攤前,洪金寶的電動輪椅碾過濕漉漉的地面。他穿著褪色藍條紋襯衫,膝蓋蓋著格子毛毯,左手捏著手機,右手在案板上翻動豬肉。他操著沙啞的粵語,手指精準點在五花肉的分界線上。攤主遞過塑料袋時,他還跟攤主討價還價,引得周圍顧客哄笑。
這一幕被路人拍下后迅速登上熱搜。網友發現,這位曾從8樓跳下不用替身、被李小龍一腳踢倒仍爬起來繼續拍的“最能打胖子”,如今因膝蓋舊傷和糖尿病需依賴輪椅,卻堅持每周三次獨自采購食材。他熟練駕駛電動輪椅穿行于擁擠攤位,自帶掛鉤掛食材,甚至被目擊在深圳Costco排隊買牛肉卷。面對“身家數十億為何親自買菜”的質疑,也許在洪金寶心中認是買菜是娛樂,是享受吧。
這不是洪金寶第一次出現在市井之中。2021年的時候,他就被人看到在上海一菜場買菜,現在又出現香港老街巷,他的輪椅軌跡串聯起一個武打巨星的晚年真實圖景,這位曾在《東方禿鷹》中徒手撕鬼子的硬漢,如今連站立都需要借助拐杖,但挑豬肉時的眼神,依然像年輕時挑劇本般銳利。
洪金寶菜市場買菜的日常,折射出香港娛樂圈的獨特生態。在TVB,演員只是一份普通職業,和銀行職員、出租車司機無異。
42歲的陳思齊擺攤賣雞爪,30歲的梁茵在餐廳當服務員,52歲的戴耀明在茶餐廳端盤子——這些曾在熒幕上熟稔的面孔,用行動詮釋著“演員只是人生一個階段”的職業觀。這種職業化傳統,讓香港藝人在光環褪去后,能從容切換身份,無需背負“跌落神壇”的心理負擔。
對比內地某些明星“不會開門、不會穿鞋”的巨嬰式生存,香港藝人更像扎根土地的榕樹。周潤發坐地鐵被偶遇,劉青云被稱作“熱心市民劉先生”,陳奕迅光膀子逛夜市,這些畫面背后是一種集體意識:演員不是特權階層,而是和觀眾共享同一口井的街坊。這種對生活本質的清醒認知,讓他們在菜市場的煙火氣中,找到了比鎂光燈更持久的生命力。
香港藝人的接地氣,源于TVB工業化流水線的打磨,在那里,演員要和編劇、導演、場工同吃盒飯,要在凌晨三點的街頭拍哭戲,要為了一個鏡頭反復NG。這種“勞工式”的職業訓練,讓他們明白:觀眾的掌聲不是施舍,而是對專業的認可。而內地娛樂圈的畸形生態,恰恰是把演員捧成了“易碎品”,用保鏢和助理筑起的高墻,最終隔絕的是與真實生活的聯結。
當洪金寶的輪椅碾過菜市場的積水,當他和攤主的笑聲穿透市井喧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功夫巨星的晚年縮影,更是一種被遺忘的生存哲學。在這個流量可以造假、人設可以批發的時代,能有人用輪椅丈量真實生活的長度,用豬肉攤上的討價還價詮釋生命的厚度,本身就是對娛樂圈浮華最好的反擊。或許,真正的明星魅力,不在于紅毯上的珠光寶氣,而在于菜市場里那份“與民同樂”的坦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