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來講《楞嚴經》。
前面阿難認為佛所說的前后矛盾,因為佛一時說六根之性不生不滅,一時又說六根離開了六塵沒有自體,所以前后矛盾,接著看佛是如何回答阿難的。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
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譯文」:佛告訴阿難:“你學多聞,并沒有盡除諸漏,心中徒自知道顛倒的所因,而真正的顛倒現前時,卻不能認識,恐你現在猶未誠心信伏,我現在試舉世俗的這些事為例,應當能夠解除你心中的疑惑。”
「解讀」:因為阿難認為六根的見聞之性是斷滅的,認為離開了六塵,就沒有六根之性。
于是佛便以世間法來舉例說明,非常的通俗易懂,值得大家學習。
即時,如來敕羅侯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
阿難大眾俱言:我聞。
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
阿難大眾俱言:不聞。
時,羅侯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
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
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