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伙伴們:
以下內容為成都根與芽2025年2月工作簡報,通過簡報您可以了解成都根與芽的日常工作,以及項目進展。
感謝您的支持和閱讀!
1
綿竹九龍鎮
垃圾可持續管理項目
成都根與芽在萬科公益基金會支持下,與九龍鎮(原遵道鎮)政府達成合作,于2018年開啟九龍鎮零廢棄小鎮建設計劃。
項目初期以學校為切入點,進行環境教育和零廢棄校園建設,并通過學校與社區產生互動,學校帶動社區,學生、兒童影響家庭,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使減量、分類成為九龍居民的共識,并在初期階段發展持續的在地力量,撬動居民參與。另一方面從管理制度和硬件設施上進行優化升級,并先在示范村、社區進行實踐。
為繼續推動九龍鎮新龍集鎮社區生活垃圾可持續管理工作,2月25日上午新龍集鎮社區環保志愿者在場鎮開展垃圾分類月度常態化宣傳動員活動,活動現場環保志愿者們向趕集的居民講解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并向大家展示如何參與月度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兌換活動。本次活動現場有4位志愿者參與其中,同時現場為20多位村民進行了講解和宣傳。
為繼續推進九龍鎮生活垃圾可持續管理工作,2月陸續對7個村社區進行了堆肥跟進,了解各個點位堆肥情況,及時將堆肥遇到的問題反饋到各個堆肥管理人員并進行改進。
為做好雙同村有害垃圾管理工作,2月28日上午,雙同村開展了有害垃圾回收活動,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回收村民帶來的有害垃圾同時現場為大家講解了有害垃圾的知識和危害。
為進一步推動九龍鎮文風村生活垃圾可持續管理能力,持續發展志愿者力量,改善文風村環境,2月27日上午文風村組織10名左右志愿者進行了每月撿拾垃圾活動。
2
芳草街街道2024-
2025年度生活垃圾分類
推廣服務項目
項目以建設芳草街街道垃圾分類示范院落為核心,通過志愿者隊伍建設、家校社聯動、多場景無廢示范打造等項目行動,推動芳草街街道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夯實轄區垃圾分類工作成效。
2月20日,成都根與芽團隊參加“芳草街街道辦事處2024年垃圾分類總結及2025年計劃工作會議”,會議上,成都根與芽總結回顧了2024年在芳草街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并向街道及各社區匯報2025年垃圾分類宣傳動員工作計劃,期待與各社區攜手共同推進芳草街街道垃圾分類工作。
3
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區域
社區垃圾可持續管理計劃
本項目落地于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旨在應對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內聚居及旅游活動頻繁的社區垃圾問題,通過與大熊貓國家公園、當地社區、自然保護機構合作,從居民、游客環境培訓與科普教育、垃圾管理硬件改善、垃圾管理制度完善等三方面開展工作,實現當地社區垃圾減量、分類、資源化,建立形成垃圾可持續管理體系,降低及盡量避免垃圾問題對生態保護區域的影響及破壞。
2月21日,大邑縣云華村環保志愿者與成都根與芽組織開展了2月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宣傳兌換活動,志愿者們現場對居民們帶來的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進行了分類演示及講解。活動結束后,大家又來到堆肥花園進行出肥及堆肥,居民朋友們親眼見到廚余垃圾變成了肥料,都開心的拿來容器,把肥料裝回家。
4
成都市婦聯2025年
“綠色低碳 ?文明生活”
巾幗志愿服務項目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和建設“無廢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巾幗志愿者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倡導“低碳生活、人人參與”的理念,推動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成都市婦女聯合會“一家親”巾幗志愿者服務隊,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為主陣地,婦女及家庭成員未主要對象,走進社區、走進學校、走進企事業單位,圍繞綠色低碳、垃圾減量及資源化利用主題,開展一系列科普與趣味互動相結合的“綠色低碳·巾幗志愿宣講行動”環保課堂活動,為助力“雙碳”目標和無廢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為了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都市婦聯聯合成都根與芽于2月22日成功舉辦了以“綠意陽臺·‘廚’意盎然”為主題的“綠色低碳 ? 文明生活”巾幗志愿服務環保課堂活動。此次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響應,吸引了眾多環保愛好者以及青少年參與。盡管當天陰雨綿綿,現場氣氛依然熱烈。參與者不僅通過課堂學習環保知識,還積極交流實踐經驗,共同探索綠色生活的可行路徑。
5
1%地球稅——綠探自然
戶外垃圾管理探索行動
1%地球稅 綠探自然戶外垃圾可持續管理項目是由成都根與芽和Patagonia戶外品牌聯合發起的環保公益項目,項目通過招募成都區域熱愛戶外運動,關心環境保護議題的戶外運動伙伴,組建戶外垃圾管理項目志愿者小組,在專業機構成都根與芽協調組織下,通過實地調研、考察、訪談等方式,了解戶外活動、生產生活對生態環境及當地社區造成的影響,梳理戶外垃圾產生源頭、去向,提高戶外人群對于戶外垃圾問題的認知,并通過參與成都根與芽社區志愿服務工作,了解如何系統性建立解決戶外垃圾問題的路徑,與成都根與芽聯合制定適宜于在戶外人群中踐行和推廣的環境友好戶外活動指南,并推進多方制定并推行戶外活動垃圾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可實施的管理工作操作辦法。
2月22日下午,成都根與芽聯合Patagonia組織開展《戶外廢棄物可持續管理環境友好行為指南》進階工作坊,6名參與伙伴用實踐與智慧在協作者支持下共創完整版本。
6
新都區清泉鎮九龍村
飛龍苑小區項目
為有效推進九龍村飛龍苑農集區垃圾分類工作,提高居民垃圾減量、分類環保意識,并促成分類習慣養成,項目將圍繞培育建設居民環保志愿者隊伍,引入有機質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有機質垃圾)就地資源化體系、開展圍繞有害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宣傳回收的居民習慣養成培育等活動,并與轄區各界志愿者共同打造完善 “零廢棄(無廢)“社區環保研學項目,向更廣泛的社會公眾普及水資源保護、垃圾減量、分類等環保知識,號召鼓勵更多人行動起來,擴大項目影響力。
為了進一步提升九龍村飛龍苑農集區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認識,深化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推廣資源循環利用的環保理念,并切實推動生活垃圾的源頭減量,清流鎮政府聯合九龍村村委會以及成都根與芽環境文化交流中心,于2月20日下午,在九龍村環保銀行對面,圓滿舉辦了九龍村第三次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回收兌換活動。此次活動繼續秉承環保志愿者的引領作用和志愿服務精神,共有8位熱心的阿姨投身兌換與志愿服務之中,現場吸引了19位居民積極參與兌換。
為做好九龍村廚余就地資源化堆肥處理,2月11日、20日成都根與芽工作人員分別進行了九龍村堆肥常態化管理跟進,通過堆肥溫度計、干濕度和是否有異味了解目前堆肥是否發酵正常。工作人員現場將堆肥遇到的問題反饋到堆肥管理人員,同時根據堆肥管理要求進行了堆肥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