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山看客
編輯|墨山看客
這或許是兩岸和平統一最近的一次!1965年,中共代表曹聚仁前往臺灣與蔣家父子商談“第三次國共合作”,此前,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曹聚仁,并寫了一首詩讓他帶給蔣介石。
這首詩就是《臨江仙》,其中的兩句“明月依舊在,何日彩云歸”道出了毛主席和談的誠意,這兩句詩的大致意思就是,大陸非常歡迎蔣介石帶著臺灣回歸大陸,對蔣介石充滿期待。
重慶談判-毛主席和蔣介石
見毛主席如此誠懇,蔣介石隨即提出“六個條件”,如果大陸能夠滿足蔣介石的條件,他就帶領臺灣回歸祖國懷抱,那么,蔣介石提出了哪六個條件,為何當時兩岸談判終止?
時間回到1949年12月,蔣介石乘專機從成都起飛臺北,從那以后,蔣介石就再也沒有回到大陸,而當時美國的政策非常模糊,美國想放棄蔣介石與新中國進行合作,而美國的目的就是利用新中國打壓蘇聯。
但身為社會主義的新中國選擇了與蘇聯建交,對此美國心生怨恨,再次幫助臺灣的蔣介石對抗大陸。
美官員和蔣介石
1950年5月,海南島解放,這場戰役對解放軍來說是一場不平凡的戰役,當時解放軍沒有海軍,利用木船橫跨瓊州海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海南島解放后,全國僅剩臺灣地區沒有解放,于是中央領導就想用武力的方式統一臺灣。
當時毛主席命粟裕帶領軍隊駐守在福建沿海,隨時打響武統臺灣的計劃,而美國卻從中干涉,直接派第七艦隊闖入臺灣海峽,阻撓解放軍武統臺灣。
粟裕在前線
緊接著朝鮮半島爆發戰爭,武統臺灣的計劃只能被迫擱置,而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讓新中國工業經濟等各項領域都非常貧窮落后,于是中央決定先發展國內綜合實力,之后再商討統一臺灣的計劃。
而這場抗美援朝戰爭讓美國顏面盡失,之后美國開始不斷幫助蔣介石武裝臺灣,美國總統杜魯門更是公開叫囂“臺灣地位未定”論,對于杜魯門的言論,蔣介石內心很是復雜,一方面他需要美國的支持,另一方面他也知道美國的目的就是想制造“一臺一中”。
杜魯門
此前,美國已經同蔣介石商量過此事,但蔣介石嚴辭拒絕,國民黨“外長”葉公更是直接表明: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對臺灣擁有絕對主權,雖然臺灣需要美國的援助,但這并不影響臺灣是中國領土的立場。
國民黨的聲明,讓毛主席很是欣慰,毛主席更是坦言:蔣介石還有一點良心,不想成為千古罪人。
而美國人見蔣介石如此不聽話,就想將蔣介石換掉,甚至在臺灣推出了總統選舉活動,面對美國的施壓,周總理在接見外國賓客時首次提到:如果蔣介石愿意帶領臺灣回歸祖國,那就是大功一見中國人民和政府都會寬恕他。
周總理
周總理的發言,讓身處臺灣的蔣介石內心很是復雜,當時各界都在幫助國共談判,于是蔣介石就讓兒子蔣經國秘密接觸無黨派代表曹聚仁,曹聚仁是一個政治文化人,在革命時期與國共兩黨高層都有接觸,讓他當傳話人在合適不過。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蔣經國就兩次接見曹聚仁,并表達了蔣介石的意思,1956年曹聚仁抵達北京,在與周總理談話時講到蔣家父子的委托,周總理聽后提出了“第三次國共合作”方針,重點指出“第三次國共合作”的目的就是實現祖國統一,只要臺灣回歸,大陸政權統一,其他問題都可以坐下來慢慢商討。
金門炮擊戰后,毛主席和周總理再次找到了曹聚仁,并提出“一綱四目”,一綱指的是只要蔣介石帶領臺灣回歸,其他方面都可以相互商討處理。
四目指的是,臺灣回歸祖國后,除政權和外交統一中央外,其他則由蔣介石的國民黨處理,而在軍隊建設方面,中央會撥款,臺灣的改革也可以慢慢進行,同時雙方不派人員進行破壞,可以說毛主席和周總理為了臺灣統一做出了很大讓步,隨后曹聚仁帶著毛主席的“一缸四目”政策前往了臺北。
毛主席與周總理
這次抵達臺北,蔣介石、蔣經國、陳誠等國民黨高層都參加了會議,最重要的是毛主席讓曹聚仁帶給了蔣介石一封信,信的內容則是,“奉化之墓盧依然,溪口之花草無恙”。
曹聚仁還帶去了蔣家祖墳的照片,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蔣介石退居臺灣后,香港有消息傳出,奉化解放后,蔣家祖墳遭到破壞,所以蔣介石非常擔心。
要知道蔣介石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對母親是非常敬畏的,在他母親去世后,蔣介石為其修建了非常豪華的陵園,蔣介石逃往臺灣前,還去祭拜了母親。
蔣介石祭拜母親
得知蔣家祖墳依然在,蔣介石很是觸動,于是便提出了六個條件,只要中共答應,他就帶領臺灣回歸祖國,這六個條件分別是,一、蔣介石帶領臺灣回歸,自己仍可以擔任國民黨總裁,可以定居在全國任何省份,二、臺灣回歸后,蔣經國為臺灣省省長,除外交與軍事交給北京管理外,臺灣省內的發展要由蔣經國全權代理。
三、臺灣不再接收任何國家的經濟軍事援助,但只要臺灣需要北京,必須全力支持,四、國民黨海空軍并入共產黨軍隊,但陸軍要分為四個師,駐守在廈門、金門、臺灣等地,五、廈門和金門合并為一個自由是作為北京與臺灣之間的緩沖和聯絡地帶,六、臺灣省內現任的官員待遇不變,島內百姓的生活質量也不能降低。
蔣介石
蔣介石提出的六個條件可以說并不過分,但由于各種問題的出現,國共談判只能終止,而在1968年,蔣介石又聽聞奉化老家的祖墳被破壞,蔣介石大為憤怒,再也不提兩岸和談之事。
1975年已經是彌留之際的蔣介石再次與我黨進行談判,還秘密邀請毛主席訪問臺灣,但因蔣介石的突然去世,兩岸和談再次終止,最終臺灣問題一直拖到現在都沒有得以解決,但我們相信在中央領導的努力下,臺灣會很快回到祖國身邊。
參考資料:環球人物、北方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