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李守山坐在自家門前的木凳上,低頭看著滿是老繭的手,指腹上的紋路如同蛇鱗般粗糙。夕陽透過層層疊疊的山林,給老人的臉龐鍍上一層金黃。
“你一輩子抓蛇,就不怕蛇找你報復?”村口幾個孩子遠遠地問道。
老人抬起渾濁的眼睛,嘴角微微上揚:“蛇啊,比人誠實多了。它咬你之前,總會先警告你。”
老人望向遠處的青山,輕輕嘆了口氣:“可人不一樣,有時候,人連敲門都不敲,就直接闖進你的生活了。”
01
江西南部山區(qū)的清晨總是霧氣繚繞。李守山在雞啼聲中醒來,習慣性地從床頭柜上拿起小酒壺,往嘴里倒了一口烈酒。酒液順著喉嚨滑下,在體內(nèi)燃起一團火,驅散了骨頭里的寒意。這是他六十五年來養(yǎng)成的習慣,抓蛇人的習慣。
小屋雖然簡陋,卻收拾得整整齊齊。一面墻上掛著各種蛇皮,另一面擺著精心保養(yǎng)的捕蛇工具。床頭柜上放著一張泛黃的照片,照片里的女人面容柔和,眼神溫暖。李守山拿起照片,用指腹輕輕擦拭:“老伴,今天是我六十五歲生日,你記得嗎?”
李守山起床穿衣,動作緩慢但精準。他從墻上取下竹制的捕蛇鉗和皮質(zhì)的蛇袋,塞進腰間的布兜里。出門前,他最后看了一眼老伴的照片,關上了門。
村子里已經(jīng)有了些許活動。幾個老人在樹下打太極,看見李守山出門,遠遠地點頭致意。十幾年前,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兒童。李守山和這些老人不一樣,他沒有兒孫在外地工作,只有一個女兒,在省城做白領,已經(jīng)好幾年沒回來了。
“守山啊,今天不是你生日嗎?還去山上?”村長老何扶著拐杖走過來,問道。
“習慣了,閑不住。”李守山揮揮手,“再說了,蛇不等人,今天不抓,明天它們就跑遠了。”
“你啊,都六十五了,該歇歇了。”老何拍拍李守山的肩膀,“今晚村里有活動,來參加吧?大家一起給你過個生日。”
李守山搖搖頭:“不了,山里回來就累了,不想折騰。”
老何欲言又止,最終只是嘆了口氣,目送李守山離開。他知道,自從老伴去世,女兒又不常回家,李守山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只有在山里抓蛇時才會露出生氣。
李守山沿著小路走進深山。這片山林他太熟悉了,每一條小溪,每一塊巨石,都留下過他的足跡。五十年的捕蛇生涯,讓他對山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走了約莫半小時,李守山停下腳步,蹲在一塊長滿青苔的石頭旁。他的目光鎖定了石縫中的一道細微痕跡,是蛇行過的痕跡。他從布兜里掏出一個小瓶子,倒出幾滴特制的藥水在地上,然后靜靜地等待。
不一會兒,一條青灰色的蛇從石縫中慢慢爬出。李守山眼疾手快,用捕蛇鉗精準地夾住蛇頭后方,另一只手熟練地控制住蛇身,將它放進蛇袋。這是一條無毒的黑眉錦蛇,長約一米,健康狀態(tài)良好。
“對不住,今天我生日,得帶點好東西回去。”李守山自言自語道,輕輕撫摸蛇袋。
上午的收獲還算不錯,除了那條黑眉錦蛇,李守山還捕獲了兩條赤鏈蛇和一條小竹葉青。這幾種蛇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不管是藥用還是食用,都能賣個好價錢。
“奇怪,今天怎么沒見到王錦蛇?前幾天明明還很多的。”李守山皺眉思索。近段時間,他發(fā)現(xiàn)山里的蛇行為有些異常,一些常見品種突然減少,而一些平時難得一見的品種卻頻繁出現(xiàn)。這種變化讓他感到不安,就像山中有什么秘密在醞釀。
正午時分,艷陽高照,蛇活動減少,李守山找了塊平坦的大石頭坐下來休息。他從布兜里掏出用竹葉包裹的咸菜和冷飯,簡單吃了午餐。吃完飯,他靠在一棵松樹下小憩,聽著林中的風聲和鳥鳴,思緒飄向遠方。
他想起了前幾天和女兒的通話。
“爸,這次生日我可能回不去了,公司最近太忙了。”小梅在電話那頭說,聲音里帶著歉意但也有一絲疏遠。
“沒事,你工作要緊。”李守山回答得很平靜,仿佛早已習慣這樣的失望。
“我給你轉了兩千塊錢,你自己買點好吃的。”
“不用了,我這老頭子能吃多少?你自己留著用吧。”
“爸......”小梅似乎還想說什么,但最終只是說了句“保重身體”,就掛斷了電話。
李守山知道,女兒不回來,并不只是因為工作忙。自從她母親去世后,父女之間就有了一道無形的隔閡。小梅從小對父親的職業(yè)就有些抵觸,認為捕蛇既危險又不體面。大學畢業(yè)后,她就留在了城里,回家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
02
午休過后,李守山繼續(xù)尋找蛇的蹤跡。這一次,他往更深的山里走去,那里有幾個隱蔽的蛇穴,通常能找到更珍貴的品種。
在一處山泉附近,李守山突然停下腳步。地上有幾個不屬于動物的腳印,很新鮮,應該是今天上午留下的。村里人不會來這么遠的地方,外地人更不可能認識路。這些腳印是誰留下的?
李守山警覺起來,放輕腳步,順著腳印往前追蹤。腳印一直延伸到一片茂密的灌木叢中,然后消失了。他仔細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灌木枝條有被人為撥開的痕跡,一些嫩葉被折斷了。
更奇怪的是,這片區(qū)域本該有許多蛇活動的痕跡,但現(xiàn)在卻異常安靜,連昆蟲的聲音都少了。李守山有種不好的預感,決定先離開這個地方。
回村的路上,李守山碰到了縣醫(yī)院的王醫(yī)生。王醫(yī)生騎著摩托車,車籃里裝著醫(yī)藥箱,是來村里出診的。
“老李啊,正好找你呢!”王醫(yī)生遠遠地喊道,停下摩托車。
李守山走過去,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王醫(yī)生,什么事這么著急?”
“上次你給我的蛇膽很有效,那個肝硬化的患者用了你的藥方,恢復得不錯。”王醫(yī)生笑著說,“我來看看你還有沒有庫存。”
“正好今天剛抓了幾條,回去處理完就給你送去。”李守山點點頭。
王醫(yī)生看了看李守山腰間的蛇袋,又看看他略顯疲憊的臉色:“老李啊,你都六十五了,該注意身體了。這深山野嶺的,萬一有個閃失怎么辦?”
“習慣了,閑不下來。”李守山又一次用這個理由搪塞。
“對了,”王醫(yī)生壓低聲音,“聽說有開發(fā)商看中了這片山區(qū),準備建度假村,你知道這事嗎?”
李守山皺起眉頭:“什么開發(fā)商?這山里有什么好開發(fā)的?”
“聽說是沖著溫泉和生態(tài)旅游來的。”王醫(yī)生嘆了口氣,“現(xiàn)在人們都喜歡回歸自然,這種原始山區(qū)很搶手。”
李守山沉默不語,眼神變得復雜。這片山林是他一生的依靠,如果被開發(fā)了,不僅他的生計會受影響,山里的生態(tài)平衡也會被打破。
“行了,不說這些了。”王醫(yī)生拍拍李守山的肩膀,“今天是你生日,祝你健康長壽!晚上我去你家,咱們喝兩杯。”
李守山剛想婉拒,但想到今天確實是個特殊的日子,就點點頭答應了。
回到村子,李守山照例去了村口的小雜貨店,準備賣掉今天捕獲的蛇。店主老趙見他來了,急忙招呼:“守山啊,今天收獲不錯啊!”
“還行,抓了幾條普通的。”李守山將蛇袋放在柜臺上。
老趙打開蛇袋,檢查了一下里面的蛇,然后說:“黑眉錦蛇一百五,赤鏈蛇兩條一百二,小竹葉青八十,一共三百三。”
李守山點點頭,沒有討價還價的意思。他知道這個價格在行情里算公道的。
正當老趙準備給錢時,門口突然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等一下,這條竹葉青我要了。”
李守山轉身一看,是個年輕人,大約二十七八歲,戴著眼鏡,拿著相機和筆記本,一看就是城里人。
“你是誰?”李守山皺眉問道。
“哦,您好,我叫小張,是省城日報的記者。”年輕人熱情地伸出手,“我來采訪您的,李師傅。”
李守山?jīng)]有伸手,只是警惕地看著對方:“采訪我做什么?”
“我在做一個關于傳統(tǒng)手藝人的專題報道,聽說您是這一帶最有名的蛇匠,所以特地來采訪。”小張解釋道,眼中閃爍著真誠的光芒。
老趙插嘴道:“守山啊,上電視可是好事啊,讓全國人民都知道咱們村有你這樣的本事人!”
李守山搖搖頭:“我這把年紀了,不想出風頭。你找別人吧。”
小張似乎早料到會被拒絕,并不氣餒:“李師傅,我真的是帶著敬意來的。您的技藝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果不記錄下來,將來就失傳了。”
李守山猶豫了一下,問道:“你想知道什么?”
“就是您是怎么學會捕蛇的,有什么特殊技巧,還有您對這行的看法。”小張迅速打開筆記本,生怕老人反悔。
李守山沉思片刻,終于點點頭:“行吧,但我沒什么好說的。”
在回家的路上,李守山帶著小張,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著對方的問題。他講述了跟著父親學藝的經(jīng)歷,描述了一些基本的捕蛇技巧,但對于那些真正的秘訣和經(jīng)驗,他卻守口如瓶。
“李師傅,聽說您能聽懂蛇的語言,這是真的嗎?”小張好奇地問道。
李守山淡淡一笑:“那是村里人瞎傳的。蛇沒有語言,但它們有自己的方式表達。你仔細觀察,就能讀懂它們的意思。”
“那您在這么多年的捕蛇生涯中,有沒有碰到過特別難忘的蛇?”
李守山的腳步突然慢了下來,眼神變得深邃:“有一次,我在深山里遇到一條白蛇,通體雪白,沒有一絲雜色。在我五十年的捕蛇生涯中,只見過這一條。”
“您抓到它了嗎?”小張興奮地問。
“沒有。”李守山搖搖頭,“我和它對視了一會兒,它就鉆進石縫里消失了。從那以后,再也沒見過它。”
“白蛇在民間不是有很多傳說嗎?您相信那些傳說嗎?”
李守山?jīng)]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山里的事,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但不管真假,都值得尊重。”
臨近傍晚,小張結束了采訪,臨走前告訴李守山:“對了,聽說省里要把這一帶列為生態(tài)保護區(qū),以后可能不讓捕獵了。您有什么打算?”
李守山愣了一下,這是今天第二個人提到山區(qū)的變化了:“我這把年紀了,沒什么打算。山不讓進了,就在家養(yǎng)老吧。”
送走小張后,李守山回到家,將今天捕獲的蛇放進專門的蛇籠里。他打算明天再處理它們,今天他想早點休息。
躺在床上,李守山卻怎么也睡不著。他想起白天在山里看到的陌生腳印,王醫(yī)生提到的開發(fā)計劃,以及小張所說的生態(tài)保護區(qū)。這些信息在他腦海中盤旋,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不安。
夜半時分,李守山終于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山里的那條白蛇突然出現(xiàn)在他面前,盤繞成一個圓圈,嘴里吐著信子,好像在警告他什么。夢中還出現(xiàn)了已故的妻子和年幼時的女兒,她們站在遠處向他招手,但無論他怎么追趕,都無法接近她們。
李守山猛地驚醒,額頭上布滿冷汗。他坐起身,發(fā)現(xiàn)枕邊不知何時多了一張泛黃的照片。那是多年前全家人的合影,妻子抱著年幼的小梅,他站在一旁,臉上帶著罕見的笑容。這張照片平時被他鎖在抽屜里,怎么會出現(xiàn)在枕邊?
李守山拿起照片,長久地凝視著。一種莫名的感覺在心中升起,他突然決定,無論如何,今年的生日他要等女兒回來。即使小梅說了不回來,他也要準備好一切,就當是為自己做個像樣的生日。
03
第二天一早,李守山破天荒地沒有去山里,而是收拾了一下自己,換上相對干凈的衣服,然后步行到鎮(zhèn)上的集市去。這一反常態(tài)的行為引起了村民們的關注,幾個老人在他經(jīng)過時竊竊私語。
李守山也不在意,徑直走向集市。他買了平時舍不得吃的五花肉、新鮮的河魚和一些時令蔬菜。想了想,又買了一小瓶女兒小時候最愛喝的桂花酒。付錢時,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從錢包里掏出了幾張皺巴巴的百元鈔票。
回村的路上,李守山碰見了鄰居趙阿姨。趙阿姨看著他手里的東西,驚訝地說:“守山,今天這是要大擺宴席啊?”
“今天我六十五歲生日,想著可能小梅會回來。”李守山難得地解釋了一句。
趙阿姨了然地點點頭:“那我去幫你打掃一下屋子吧,好久沒人住了,肯定落灰了。”
李守山?jīng)]有拒絕,只是點點頭表示感謝。他知道,趙阿姨是看他可憐,當年她還照顧過生病的老伴。
兩人一起回到李守山的小屋。趙阿姨麻利地打掃起來,一邊打掃一邊和李守山閑聊:“守山啊,聽說最近山上有陌生人出沒,你知道嗎?”
李守山想起了昨天看到的腳印,點點頭:“嗯,昨天我在深山里看到了一些腳印,不是村里人的。”
“你要小心啊,別是什么偷獵的。”趙阿姨壓低聲音,“現(xiàn)在這些人什么都敢干。”
正說著,門外傳來汽車的聲音。在這個幾乎沒有私家車的小村子里,這聲音顯得格外刺耳。李守山和趙阿姨一起走出門,看見一輛黑色的豪華轎車停在院子外。
車門打開,下來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穿著考究的西裝,臉上帶著商人特有的精明和圓滑。李守山認出了他,是城里的陳老板,經(jīng)常從他這里收購蛇。
“李師傅,好久不見啊!”陳老板滿臉堆笑,走過來和李守山握手。
李守山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他和陳老板打交道多年,知道這個人精明能干,但也有些見風使舵。
“聽說今天是李師傅的大壽,特地來祝賀一下。”陳老板從車里取出一個精美的禮盒,遞給李守山,“這是我從省城帶來的名酒,請李師傅品嘗。”
李守山?jīng)]有推辭,接過禮盒:“多謝。請進屋坐。”
趙阿姨識趣地告辭離開,屋里只剩下李守山和陳老板。
陳老板坐下后,東張西望,目光在墻上掛著的蛇皮上停留了一會兒,然后問道:“李師傅,最近山里的收獲怎么樣?”
“還行,和往常差不多。”李守山簡短地回答,給陳老板倒了杯茶。
陳老板喝了口茶,放下杯子,突然壓低聲音問道:“李師傅,聽說您在這山里幾十年,可見過白蛇?”
李守山的手微微一頓,抬眼看向陳老板:“為什么這么問?”
“沒什么,就是好奇。”陳老板笑笑,“聽說白蛇很稀有,市場價值不菲。”
李守山?jīng)]有立即回答,而是轉身從柜子里拿出一瓶烈酒,給自己倒了一杯,一飲而盡。然后他才慢慢說道:“白蛇這種東西,有沒有都說不準。即使有,也不是誰都能見到的。”
陳老板似乎對這個模棱兩可的回答并不滿意,但他沒有繼續(xù)追問,而是話鋒一轉:“對了,李師傅,聽說這一帶要開發(fā)旅游項目了,您知道嗎?”
“聽說了一些。”李守山淡淡地說。
“這可是個好機會啊!”陳老板的眼睛亮了起來,“到時候游客多了,您的蛇也能賣個好價錢,還可以做表演,讓游客看看真正的捕蛇技藝。”
李守山搖搖頭:“我這把年紀了,不想表演給人看。”
陳老板見李守山興趣不大,也不再多說,只是提醒道:“李師傅,時代在變化,我們也得跟著變啊。山里開發(fā)了,可能就不讓隨便捕蛇了,您得有個打算。”
送走陳老板后,李守山站在院子里,望著遠處的青山發(fā)呆。這是他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從青年到老年,幾乎每一天都在這片山林中度過。如果有一天不能進山了,他真的不知道該怎么生活。
下午,李守山忙碌著準備晚餐。他小心翼翼地處理著魚和肉,像對待捕獲的蛇一樣認真。他不是個擅長做飯的人,但今天他想親自下廚,給女兒做一頓像樣的晚餐。
“爸,我來幫你吧。”他仿佛聽到了小梅的聲音,轉頭卻發(fā)現(xiàn)屋里空無一人。恍惚間,李守山仿佛看到了年幼的小梅站在他身邊,好奇地看著他處理蛇的樣子。
那時的小梅對父親的職業(yè)充滿了好奇和敬佩,總是纏著他講蛇的故事。她甚至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捕蛇技巧,李守山還特意給她做了一個小號的捕蛇鉗。
可是,隨著小梅長大,特別是上了初中后,她開始對父親的職業(yè)感到羞恥。同學們都知道她父親是抓蛇的,有些人因此對她另眼相看,甚至取笑她。小梅逐漸變得沉默,不再跟父親說起學校的事,也不再對捕蛇感興趣。
高考那年,小梅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省城的大學。臨走前,她對李守山說:“爸,等我大學畢業(yè),一定帶您離開這里,過上好日子。”
李守山欣慰地點點頭,心里卻明白,女兒已經(jīng)選擇了和他不同的人生道路。
大學期間,小梅很少回家,每次回來都待不了幾天就匆匆離開。李守山理解女兒的選擇,從不勉強她,只是默默地在心里懷念那個曾經(jīng)跟在他身后學捕蛇的小女孩。
老伴去世后,父女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疏遠。李守山沉浸在悲痛中,變得更加沉默寡言,而小梅在城里的工作越來越忙,回家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
04
回憶中,李守山不知不覺站在院子里發(fā)了很久的呆。直到夕陽西下,他才意識到時間已經(jīng)很晚了,女兒依然沒有任何消息。他拿出手機想給小梅打個電話,卻又放下了。他不想用電話打擾女兒,也不想聽到她再一次的拒絕。
“算了,她有自己的生活。”李守山自言自語道,轉身回屋準備一個人吃晚餐。
就在這時,幾個人影出現(xiàn)在院子門口。李守山定睛一看,是村長老何帶著幾個村民。
“守山,吃了沒?”老何大聲問道,走進院子。
“正要吃,你們來得正好。”李守山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招呼大家進屋。
老何看了看桌上豐盛的飯菜:“喲,今天這是下血本了啊!”
李守山?jīng)]有接話,只是默默地添了幾副碗筷。
酒過三巡,老何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守山啊,今天來,其實是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李守山抬起頭,等著老何繼續(xù)說下去。
“是這樣的,有家公司看中了咱們村的地理位置,準備投資建度假村。他們出的價錢不錯,村里很多人都同意了。”老何頓了頓,“就是你家后山那塊地,他們特別看中,說是風水寶地,準備建主樓。”
李守山的眼神一下子變得銳利起來:“我家祖?zhèn)鞯牡兀毁u。”
“守山,別這么固執(zhí)啊。”旁邊一個村民勸道,“這可是好機會,拿了錢,你去城里和女兒住,多好啊。”
“就是啊,李師傅。”另一個村民附和道,“這公司出的價錢真不少,夠你下半輩子花的了。”
李守山放下筷子,目光一一掃過在場的每個人:“這山是我爺爺傳給我爸,我爸傳給我的。我爺爺守著它,我爸也守著它,輪到我,我也得守著它。這不是錢的問題。”
老何嘆了口氣:“守山,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時代不同了,現(xiàn)在講究發(fā)展,講究致富。你一個人再堅持,也擋不住大勢啊。”
“你們都同意了?”李守山問道,聲音里帶著一絲失望。
老何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公司給的條件確實很好,不光是錢,還承諾村里的老人都能在度假村找到工作,年輕人也能回來就業(yè)。”
李守山沉默了良久,最后只說了一句:“我累了,你們先回去吧。”
送走老何一行人,李守山獨自坐在院子里,仰望星空。今晚的星星特別多,像無數(shù)雙眼睛俯視著這個孤獨的老人。
“最亮的那顆是你嗎,老伴?”李守山喃喃自語,“你看到了嗎?他們要把我們的山賣了。”
李守山拿出手機,再次撥通了女兒的電話,但依舊無人接聽。他嘆了口氣,收起手機,回到屋里。
屋里很安靜,只有墻上老式掛鐘的滴答聲回蕩。李守山從柜子里取出一個小蛋糕和一根蠟燭,這是他從鎮(zhèn)上帶回來的。他點燃蠟燭,對著那張全家福照片,輕聲說道:“老伴,今天我六十五歲了。可惜小梅沒回來,只有我一個人過。”
電視里正播放著晚間新聞,主持人正在報道一種珍稀蛇類在江西南部山區(qū)被發(fā)現(xiàn)的消息。李守山抬起頭,認真地聽著報道。新聞中提到,這種蛇可能是一種尚未被科學命名的新物種,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藥用價值。
“就在專家準備進一步研究時,這種蛇卻突然銷聲匿跡。有專家推測,可能是遭到了偷獵者的捕捉......”
李守山關掉電視,心中隱約有了一些猜測。陳老板今天問他的白蛇,那些山里的陌生腳印,以及最近蛇類行為的異常,似乎都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就在這時,李守山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屏幕上顯示的是一個陌生號碼。
“喂?”李守山接通電話。
電話那頭沒有人說話,只有沙沙的背景音,隱約可以聽到一種奇怪的嘶嘶聲,像是蛇吐信子的聲音。
“誰啊?”李守山又問了一遍,這次語氣加重了些。
電話突然斷了。李守山盯著手機屏幕,心里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李守山心神不寧。他試著看電視,但無法集中注意力;試著睡覺,但翻來覆去無法入眠。那個奇怪的電話和蛇的嘶嘶聲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夜深了,李守山起身,從一個上了鎖的抽屜里取出一個古舊的木盒。盒子上雕刻著復雜的紋路,打開后,里面是一塊翠綠色的玉佩,形狀像一條蜷縮的小蛇。
這塊玉佩是李家祖?zhèn)髦铮瑩?jù)說有避蛇的功效。李守山從來不信這些,但今晚,他卻鬼使神差地將玉佩掛在了脖子上。
“守山,危險時刻,這玉佩能保你平安。”父親臨終前的話突然在耳邊響起。
李守山握緊玉佩,心中默念:“爸,如果您說的是真的,就保佑小梅平安。”
村民的離去,讓李守山倍感孤獨;陌生電話的突然響起,更是讓他心生不安。此時此刻,一種危機感如同烏云般籠罩在他的心頭。
夜已經(jīng)很深了,原本該是萬籟俱寂的時刻,李守山卻聽到院子里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像是有人在輕手輕腳地走動。他警覺地坐起身,側耳傾聽。那聲音逐漸遠去,然后又完全消失了。
李守山拿起放在床頭的手電筒,輕輕走到窗前,掀開一角窗簾向外看。院子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出去看看。
剛打開房門,李守山就聞到了一股奇怪的氣味,有點像是某種蛇的腥味,但又夾雜著一種他從未聞過的香氣。這味道讓他感到莫名的不安,仿佛預示著某種危險的來臨。
05
院子里確實沒有人,但地上留下了幾個模糊的腳印,方向是通向后山的小路。李守山蹲下身,仔細查看這些腳印。這不是普通村民的鞋印,也不像是打獵者的靴子,倒有點像是城里人穿的那種輕便運動鞋。
“是沖著我來的?還是沖著蛇來的?”李守山自言自語道,隱約猜到這可能與白天的事情有關。
回到屋里,李守山?jīng)]有再睡,而是坐在床邊,思考著接下來該怎么辦。他有預感,有什么事情即將發(fā)生,也許是好事,也許是壞事,但無論如何,他需要做好準備。
夜似乎格外漫長,李守山就這樣坐著,等待著黎明的到來。不知不覺中,他又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夢中再次出現(xiàn)了那條白蛇,還有已故的妻子和女兒小梅。
這一次,夢境更加清晰。白蛇盤繞在一棵古樹上,吐著信子,眼睛直視著李守山。妻子和小梅站在樹下,對他招手,嘴里似乎在說著什么,但他聽不清。李守山想靠近他們,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雙腳像是被釘在地上,無法移動。
突然,白蛇從樹上滑下,慢慢爬向妻子和小梅。李守山想要大喊警告,卻發(fā)不出聲音。眼看白蛇就要接近他們,他急得滿頭大汗,猛地一驚,又醒了過來。
窗外已經(jīng)泛起了魚肚白,黎明即將到來。李守山擦了擦額頭的冷汗,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在微微顫抖。這個夢給他的感覺太真實了,就像是一個預警。
李守山起床,簡單洗漱后,決定去山里看看。雖然今天是他的生日,但他感覺山里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需要他去確認。
剛走到門口,電話鈴聲又響了起來。這次是王醫(yī)生打來的。
“老李,生日快樂啊!”王醫(yī)生的聲音聽起來很高興,“我已經(jīng)在路上了,中午就能到你家。”
“王醫(yī)生,有件事想請你幫忙。”李守山直接說道,“你能幫我查一下,最近有沒有關于白蛇的新聞或者研究報道?”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老李,你問這個干什么?”
“就是好奇。”李守山?jīng)]有多解釋。
“行,我到了再告訴你。對了,要不要我?guī)湍銕c什么?”
“不用了,昨天我買了不少東西。”
掛斷電話后,李守山還是決定先不去山里。直覺告訴他,今天最好待在家里,等待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上午過得極為緩慢。李守山收拾了屋子,準備了午飯,偶爾看看掛在墻上的老式掛鐘,期待著時間快點流逝。他希望女兒能回來,哪怕只是打個電話,也會讓他這個生日不那么孤獨。
中午時分,王醫(yī)生如約而至,帶來了一瓶好酒和一些補品。兩人簡單吃了午飯,王醫(yī)生才說起白蛇的事情。
“老李,你問的白蛇,還真有點消息。”王醫(yī)生從包里拿出一份資料,“最近在咱們江西南部山區(qū),確實發(fā)現(xiàn)了一種罕見的白化蛇,可能是一個新物種。生物學家們很感興趣,已經(jīng)組織了幾次考察,但都沒能捕獲標本。”
李守山接過資料,仔細閱讀著上面的文字和圖片:“這蛇長什么樣?”
“據(jù)目擊者描述,通體雪白,沒有任何斑紋,體長約一米五左右。最特別的是它的眼睛,不是一般白化動物的紅色,而是琥珀色的。”
這描述與李守山多年前在深山中見到的那條白蛇幾乎一模一樣。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這蛇有什么特別之處嗎?”李守山繼續(xù)問道。
“科學價值肯定是有的,畢竟可能是新物種。”王醫(yī)生頓了頓,“但是更讓人關注的是它可能的藥用價值。有傳言說,這種白蛇的膽和血可能有特殊的藥效,甚至可以治療一些難治性疾病。當然,這還沒有科學證實。”
李守山點點頭,沒有接話。他想起了陳老板昨天的來訪和那個奇怪的電話,事情似乎逐漸明朗起來了。
“老李,你問這個做什么?難道你見過這種白蛇?”王醫(yī)生好奇地問。
“多年前見過一次,后來再沒遇到過。”李守山簡短地回答。
“那你知道它在哪里?”
李守山搖搖頭:“山那么大,誰知道它在哪里。再說了,這么多年過去,那蛇不知道還在不在了。”
“也是。”王醫(yī)生沒有繼續(xù)追問,轉而說起了別的話題,“對了,聽說村里要賣地建度假村,是真的嗎?”
“嗯,昨晚老何來說了這事。”
“你怎么看?”
李守山沉默片刻,最后只是說:“我家那塊地,不賣。”
王醫(yī)生笑了笑:“我猜也是。你這人倔脾氣,認定的事不會輕易改變。”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王醫(yī)生看了看手表:“我得走了,縣醫(yī)院還有事等著我。晚上我再來,咱們好好喝幾杯,慶祝你六十五歲生日。”
送走王醫(yī)生,李守山站在院子里,望著遠處的青山,不知為何,心中的不安感更加強烈了。
06
下午,李守山嘗試著給女兒打了幾次電話,但都無人接聽。他有些失落,但并不意外。小梅的工作一向很忙,也許正在開會或者有別的安排。
天色漸晚,李守山獨自在院子里喝酒,回憶著過去的歲月。他想起女兒小時候跟在他身后學捕蛇的情景,想起老伴生前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日子,想起父親教他第一次識別蛇類的情形......這些回憶如同電影般在腦海中放映,讓他既溫暖又感傷。
就在這時,手機突然響了。李守山急忙拿起來看,是小梅打來的。
“爸,生日快樂!”小梅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聽起來有些疲憊,但很溫暖。
“謝謝,謝謝。”李守山有些激動,聲音都變得有些顫抖,“你...你現(xiàn)在在哪里?”
“我在單位加班呢。”小梅說,“對不起,爸,我真的抽不開身,不能回來陪你過生日。”
“沒事,工作要緊。”李守山強忍著失望,“你身體怎么樣?工作順利嗎?”
“都挺好的,就是有點累。”小梅的聲音里透著疲憊,“爸,過段時間我請假回來看你,好嗎?”
“好,好。”李守山點點頭,雖然知道女兒看不見,“你什么時候有空就回來,我隨時歡迎。”
通話很快結束了。李守山握著手機,站在原地許久。女兒的電話讓他感到一絲安慰,但心中的不安卻絲毫沒有減輕。
夜幕降臨,李守山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雖然只有他一個人。他在桌子中央放了那個小蛋糕,插上蠟燭,對著全家福照片,為自己慶祝生日。
“老伴,今天我六十五歲了。”李守山輕聲說,“可惜小梅沒能回來,不過她打電話祝福我了,這已經(jīng)很好了。”
李守山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飲而盡:“這一杯,敬天地;這一杯,敬祖先;這一杯,敬你和小梅。”
一杯接一杯,李守山的臉漸漸變得通紅,心情也逐漸放松。他打開電視,隨意換著頻道,不經(jīng)意間又看到了關于珍稀蛇類的新聞報道。
正當李守山專注地看著電視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斷了他的思緒。他拿起手機一看,又是一個陌生號碼。
“喂?”李守山接通電話。
和前一天晚上一樣,電話那頭沒有人說話,只有沙沙的背景音和蛇嘶嘶的聲音。但這一次,背景音中還夾雜著一些模糊的雜音,聽起來像是人的聲音,但李守山無法分辨對方在說什么。
這通電話持續(xù)了大約十秒鐘,然后突然斷了。李守山盯著手機屏幕,心里的不安感越來越強烈。
“這到底是誰?為什么連續(xù)兩天打這種奇怪的電話?”李守山自言自語道。
放下手機,李守山走到窗前,向外望去。夜色已經(jīng)很深,院子里一片漆黑,只有遠處的山影依稀可見。不知為何,他感覺今晚的黑暗格外深沉,就像是暗藏著什么危險一樣。
李守山回到屋里,從柜子里取出那個古舊的木盒,再次將避蛇玉佩掛在脖子上。他還從墻上取下一根特制的捕蛇鉗,放在手邊,做好了可能會有的應對。
“今晚肯定會有事發(fā)生。”李守山喃喃自語,“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酒精的作用讓李守山感到有些困倦,但他強撐著不讓自己睡著。他坐在椅子上,目光不時掃向窗外,耳朵豎起,捕捉著任何可能的異常聲音。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李守山的眼皮越來越沉重。就在他即將陷入迷糊的狀態(tài)時,突然聽到一陣輕微的聲響,像是有人在靠近屋子。
李守山立刻清醒過來,警覺地站起身,拿起捕蛇鉗。聲音越來越近,最終停在了門外。
接著,門被輕輕敲響了。
“誰?”李守山問道,聲音沉穩(wěn)但帶著警惕。
沒有回答,只有更加急促的敲門聲。
李守山慢慢靠近門口,從窗戶的縫隙向外看。借著月光,他隱約看到門外站著幾個人影,但看不清具體是誰。
敲門聲越來越急促,幾乎變成了拍打聲。李守山握緊手中的捕蛇鉗,深吸一口氣,緩緩伸手去開門。
就在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夢中的情景——白蛇、亡妻和女兒。難道這是個預示?門外的會是誰?
李守山的手停在門鎖上,猶豫了一秒,然后果斷地轉動門鎖。木門發(fā)出吱呀一聲,緩緩打開。借著屋內(nèi)的燈光,李守山終于看清了門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