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4 月 13 號,特朗普的心腹、白宮高官,也就是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說了,大概一個月之后,要對半導體和電子產品征收關稅。盧特尼克講:“半導體和電子產品之前的關稅豁免是臨時的,再過一個月左右,就要重新開始收稅了。” 他還強調:“這可不是永久性的豁免,半導體和電子產品之前只是被暫時免去了互惠關稅,過段時間,它們就會被歸入新的半導體關稅里頭。半導體和制藥行業得重點關注,特朗普總統正在處理相關事宜,目的就是鼓勵半導體、電子產品還有制藥產業在美國本土生產。” 而就在美國當地時間 4 月 12 號,美方公布了相關備忘錄,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 “對等關稅” 給予了豁免,而且這豁免范圍還包括了中國 。
前腳剛宣布豁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 “對等關稅”,大家都以為局勢要緩和了,結果還不到 24 小時,就又傳出消息,說打算 1 個月后重新對中國的電子產品、手機、半導體等開征關稅。這反復無常的操作,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不禁讓人懷疑,美國當局是不是想利用這段時間盤算著怎么剝離中國產能?琢磨哪些美國資本和制造業能撤回本土,哪些撤不回來?還要仔細甄別哪些是美資企業,哪些不是,白宮的工作人員估計忙得焦頭爛額。但這么折騰,最后真能有效果嗎?
按照美國這計劃,未來或許真會冒出一批簡單的組件組裝廠,畢竟那些組件都是調試好的,工人可能真就只需要擰擰螺絲。到時候,特朗普肯定又會大肆吹噓 “美國制造” 又取得了重大成果。可實際呢?美國當局的關稅政策越是變來變去,投資者對美國市場的信心就越低。全球的投資者都不傻,面對這么不穩定的政策環境,肯定是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電腦、手機這類電子產品,在日常消費品里算是價格較高的。要是因為關稅上漲 30% - 50%,美國人得辛苦工作好幾天才能攢夠錢買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特朗普心里也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會先豁免這些產品的 “對等關稅”,尤其是針對中國制造的部分。當下,很多對電子元件需求大的科技公司,采用的都是零庫存運轉模式,這一豁免消息傳來,它們肯定得趕緊抓住機會囤貨,增加庫存,以防后續政策再有變動。美國這關稅政策的鬧劇還不知道要怎么收場,全球的市場和企業,都還在緊張地觀望 。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這哥們兒是不是覺得,只要等上一個月,制造業就能齊刷刷回流美國,他好趁機大干一場?想在一個月內剝離中國產能,這不是白日做夢嗎?真當全球產業鏈是小孩過家家呢,說搬就搬?美國政府三天兩頭變政策,今天豁免明天又征稅,折騰來折騰去,結果只能是讓各大廠商在這一個月里跟瘋了似的下單、空運囤貨。等著看吧,二季度中美貿易逆差準保再創新高,合著美國這是變著法兒給中國送訂單呢!
現在看特朗普政府這波操作,怎么都像在炒市場熱度。說白了,特朗普心里頭打的什么算盤?總統任期就三年多,連畫個餅的時間都不夠,還搞什么工業生產線?在他眼里,肯定是先緊著自家利益撈夠本再說。真以為靠美國那些 “紅脖子” 擰螺絲,就能把流失的產能補回來?中國要是不配合,特朗普就算磨破嘴皮子,十年也搞不成完整的工業化。
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藏著硬技術,哪是隨隨便便就能復制的?一個技術卡點就能難住一堆工程師和技工,更別說美國現在根本沒這么多專業人才。真當工廠是搭積木呢,缺了中國的配套,光靠喊口號 “美國制造” 就能成事兒?這話要能信,母豬都能上樹了。特朗普政府與其在這兒瞎折騰關稅,不如先想想怎么把產業鏈的 “基本功” 補上,不然就算政策變一百回,最后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特朗普這么三天兩頭變卦,美國經濟不得跟坐過山車似的,一會兒漲一會兒跌,華爾街那幫交易員估計都得神經衰弱了。美國政府真以為商品是從貨架上自己長出來的?還是覺得關稅能隨便拍腦袋定,也不考慮企業的生產計劃?你這邊關稅說加就加,企業進料流程全亂套了,生產節奏被砸得稀碎,用不了幾個月,大通脹甚至滯脹準保找上門來。
最讓人無語的是,這輪關稅大戰專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下手。服裝、鞋帽、日用品這些天天要用的東西,特朗普壓根沒松口,還保持著 145% 的高關稅,反倒是大企業、大公司全被豁免了 —— 人家利潤高、抗風險能力強,結果反而是普通美國人跟著遭殃。白宮可能覺得,反正服裝鞋帽東南亞、印度也能產,可他們咋不想想,那些地方的產能哪能跟中國比?質量、效率都跟不上,最后倒霉的還是美國消費者。
現在最慘的是美國海關一線工作人員,政策變來變去,關稅清單跟迷宮似的,根本沒法正常干活。聽說好多人干脆擺爛了,三天兩頭鬧系統故障,眼不見心不煩 —— 這政策折騰的,連自己人都受不了了。
特朗普這么三天兩頭變卦,美國經濟不得跟坐過山車似的,一會兒漲一會兒跌,華爾街那幫交易員估計都得神經衰弱了。美國政府真以為商品是從貨架上自己長出來的?還是覺得關稅能隨便拍腦袋定,也不考慮企業的生產計劃?你這邊關稅說加就加,企業進料流程全亂套了,生產節奏被砸得稀碎,用不了幾個月,大通脹甚至滯脹準保找上門來。
這場關稅戰打到最后,真正的贏家只有中國。咱們用實際行動證明,無論美國怎么折騰,中國經濟的根基穩如泰山。而特朗普那些 "史詩級" 的關稅大話,最終都會變成國際笑話 —— 就像 LV 在得州的工廠,5 年招不滿 300 人,廢品率高達 40%,所謂 "美國制造" 不過是個笑話。當全球投資者加速逃離美國市場時,中國正帶著金磚國家重構貿易規則,這才是真正的 "總攻已發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