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強,你真的要走嗎?”李明拉著我的行李箱,眼中滿是不舍。
“我必須走,這座城市困不住我,總有一天,我會讓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后悔。”
我望向遠方,眼神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
“可是……”李明欲言又止。
我轉身登上了南下的列車,沒有再回頭,沒人知道我心中的誓言——一定要讓那個羞辱我的女孩看看,我林志強,到底能有多大出息。
01
2005年的春天,我高二下學期,陽光透過教室的窗戶灑在課桌上,勾勒出一片明亮的光斑。
那時的我,是松山縣一中高二(3)班的一名普通學生。
成績中等,長相普通,家境一般,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我叫林志強,一個在班級里存在感并不強的男生。
相比之下,趙雨晴則是我們班公認的班花。
她皮膚白皙,眼睛明亮,成績優秀,更重要的是,她來自縣城里有名的富裕家庭。
趙雨晴的父親是當地一家建材公司的老板,家里開著寶馬,住著小洋樓。
而我爸爸只是縣城一家小工廠的普通工人,媽媽在菜市場賣豆腐。
班長王磊一直追求趙雨晴,他家境也很好,父親是縣醫院的副院長。
王磊身高一米八,籃球打得好,學習也不錯,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而我,只是默默坐在教室角落的那個影子。
但沒人知道,我喜歡趙雨晴,從高一開始就喜歡。
不是因為她漂亮,也不是因為她家境好,而是因為有一次放學,我看見她冒雨把一只流浪貓抱回家。
那一刻,她眼中的溫柔讓我心動不已。
可是我從未表白,只是默默關注她的一舉一動。
我會記得她喜歡什么顏色的筆,喜歡喝什么牌子的礦泉水,甚至記得她每天的必經之路。
這些小心思,我從未告訴任何人,包括我最好的朋友李明。
他們都以為我只是個沉默寡言的普通男生。
沒人知道,我的沉默下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心事。
02
那是五月初的一個下午,學校舉辦了一場班級才藝展示活動。
陽光明媚,微風拂面,整個校園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各班選手都使出渾身解數,展示自己的才華。
我們班的趙雨晴自然不會缺席這樣的活動。
她報名參加了獨唱比賽,選的是《隱形的翅膀》。
那天她穿著一條淡藍色的連衣裙,扎著馬尾辮,站在舞臺中央,光彩照人。
當她開始唱歌時,整個會場都安靜了。
她的聲音清亮悅耳,仿佛天籟。
我坐在觀眾席的最后一排,目不轉睛地望著舞臺。
表演結束后,趙雨晴獲得了熱烈的掌聲。
我看見她走下舞臺,額頭上有細密的汗珠。
那一刻,一個大膽的想法浮現在我腦海中。
我從書包里拿出一瓶早已準備好的礦泉水,那是趙雨晴最喜歡的品牌。
我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朝她走去。
心臟跳得厲害,手心全是汗,但我還是堅定地向前走。
“雨晴,你唱得真好,這是給你的水。”我的聲音有些發抖,但還是清晰地傳了出去。
趙雨晴轉過身來,有些驚訝地看著我。
就在這時,我的腳步突然踉蹌了一下。
也許是太緊張,也許是地上有什么東西,我不小心踩到了她的鞋子。
更糟糕的是,我手中的礦泉水灑了出來,弄濕了她的連衣裙。
“你做什么?”趙雨晴驚叫起來,往后退了一步。
我慌亂地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但趙雨晴并沒有接受我的道歉。
她皺起眉頭,用嫌惡的眼神看著我:“你這種人也配接近我?”
周圍立刻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們身上。
“看看你的樣子,土里土氣的,這輩子都不會有出息!”趙雨晴的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像針一樣刺進我的心里。
全班同學都安靜了一瞬,隨后爆發出哄笑聲。
王磊走過來,擋在趙雨晴面前:“林志強,你是不是眼睛有問題?沒看見人家不想理你嗎?”
他的語氣充滿了嘲諷,臉上掛著輕蔑的笑容。
更多的同學圍了過來,有人起哄,有人嘲笑,還有人拍照。
我站在原地,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旋轉。
耳邊嗡嗡作響,眼前一片模糊,那一刻,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趙雨晴撇下一句“真是晦氣”,然后在閨蜜的陪伴下離開了現場。
我呆立在原地,臉上火辣辣的,像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
直到李明過來拉我離開,我才如夢初醒。
“別理他們,走吧。”李明低聲說道,拉著我的胳膊想帶我離開。
但我甩開了他的手,一個人沖出了校園。
我跑啊跑,不知道跑了多久,最后在一條小河邊停了下來。
看著水中自己扭曲的倒影,我的眼淚終于決堤而出。
那一刻,我的自尊心被徹底擊垮,但同時,一個念頭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我一定要證明自己!”我對著河水大喊,聲音回蕩在空曠的河畔。
從那天起,我變了。
03
羞辱事件后,我沒有再去關注趙雨晴。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
雖然基礎不好,但我比任何人都努力。
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十一點才睡覺。
教室的燈熄滅后,我打著手電筒繼續看書。
然而,時間太短,底子太薄,我的高考成績并不理想。
只考了四百多分,連二本線都沒過。
拿到成績單那天,我沒有難過,反而出奇地平靜。
也許,命運早已為我安排了另一條路。
那時,電視上經常報道南方城市的發展。
深圳、廣州、珠海……這些城市的名字對我來說充滿了魔力。
在那里,似乎只要夠努力,就能改變命運。
一天晚上,我做了一個決定:南下打拼。
我把這個決定告訴了父母。
“兒子,你真的想好了嗎?”爸爸坐在我對面,眼神中滿是擔憂。
“爸,我不想一輩子待在這個小縣城,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的語氣堅定。
媽媽擦著眼淚:“那么遠,你一個人怎么行啊?”
“媽,相信我,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我握住媽媽粗糙的手,心中滿是感動。
最終,父母尊重了我的決定。
爸爸從抽屜里拿出一個信封,里面是三千塊錢。
“這是我和你媽這些年存的一點錢,你帶著,有困難了就用。”爸爸的聲音有些哽咽。
我知道這三千塊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那是他們省吃儉用多年的積蓄。
我默默收下了這筆錢,在心里發誓:一定要成功,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臨行前的晚上,李明來找我。
“真的決定了?”他站在我家門口,神情復雜。
“嗯,票都買好了,明天一早就走。”我點點頭。
“那……保重。”李明拍了拍我的肩膀,眼中有不舍,也有祝福。
“等我有出息了,一定回來看你。”我笑著說。
那天晚上,我輾轉難眠。
窗外的月光灑在床上,照亮了我的青春和夢想。
第二天一早,我背著簡單的行李,站在家門口。
媽媽準備了許多吃的,硬是塞滿了我的背包。
“多穿點,南方雖然熱,但不要貪涼。”媽媽不斷叮囑。
“有事就給家里打電話,別硬撐。”爸爸語重心長地說。
我點點頭,眼眶有些濕潤。
最后看了一眼這個生活了十八年的小院,我轉身走向車站。
在去車站的路上,我特意繞道經過了高中校門。
陽光下的校園靜謐而美好,仿佛一切都未曾改變。
我站在校門外,腦海中浮現出那天的羞辱場景。
“趙雨晴,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刮目相看。”我在心中默默地說。
然后,我頭也不回地走向了車站,走向了我的未來。
04
坐了將近二十個小時的硬座,我終于到達了廣州。
一下火車,濃郁的熱帶氣息撲面而來。
廣州火車站人山人海,各種方言此起彼伏,讓我有些眩暈。
拖著沉重的行李,我走出車站,看著這座陌生的城市,心中既有興奮,也有忐忑。
廣州的天是那么藍,高樓是那么密集,街道是那么寬敞,一切都和松山縣不一樣。
我深吸一口氣,邁出了南下打拼的第一步。
根據之前在網上查的信息,我直接坐車去了番禺區一家電子廠。
這家工廠專門生產手機配件,常年招工。
面試很簡單,看了我的身份證,問了幾個基本問題,就通過了。
第二天,我就正式成為了一名流水線工人。
每天早上七點上班,晚上七點下班,中午休息一小時,一周休息一天。
工資不高,底薪加加班費,一個月到手兩千出頭。
我和其他五個男工人住在一間集體宿舍里。
十幾平米的房間,上下鋪的鐵架床,狹小的過道,簡陋的公共衛生間。
夏天悶熱,冬天寒冷,但對于剛出社會的我來說,這已經是不錯的條件了。
工廠的工作枯燥而重復,每天就是組裝同樣的零件,檢查同樣的產品。
但我不曾抱怨,因為我知道,這只是開始。
我用最快的速度適應了工廠的生活。
白天認真工作,晚上自學電子知識,休息日去電子市場逛逛,了解行業動態。
半年后,我已經對手機配件有了相當的了解。
我發現一個商機:電子市場上的手機殼利潤很高,而且需求量大。
我開始計劃自己的第一次創業。
攢了三個月的工資,加上平時的節省,我有了一萬多的積蓄。
我辭去了工廠的工作,租了一個小檔口,開始做手機殼的生意。
進貨、定價、銷售,一切都要自己摸索。
剛開始生意還不錯,每天能賺個一兩百。
但很快,問題就來了。
競爭太激烈,我沒有穩定的供貨渠道,價格優勢不明顯。
三個月后,我的資金幾乎耗盡,不得不關閉了檔口。
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我沒有氣餒,而是反思自己的不足:經驗太少,資金太少,人脈太少。
無奈之下,我只能重新找工作。
但這次,電子廠的工作不好找了。
我只能在一家路邊攤賣盒飯,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收入比在電子廠還少。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
也許,我真的如趙雨晴所說,這輩子都不會有出息?
正當我陷入迷茫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我的命運。
一天中午,一位中年男子來吃盒飯。
他看起來五十出頭,穿著簡樸但整潔,說話溫和有禮。
“小伙子,你的盒飯很用心啊。”他笑著說。
“謝謝,我盡量讓每位顧客吃得滿意。”我回答道。
我們聊了起來,得知他叫陳國強,是一家電子配件公司的老板。
“你不像是做這行的人,以前做什么的?”陳叔(我后來一直這么稱呼他)問道。
我簡單講了自己的經歷,包括在電子廠的工作和失敗的創業嘗試。
沒想到,陳叔當場就給了我一個機會:“我公司正好缺個助理,工資三千,包吃住,有興趣嗎?”
我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但還是立刻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我就正式成為了陳叔公司的助理。
陳叔的公司不大,主要做一些電子配件的貿易,客戶大多是小型電子產品制造商。
我的工作包括整理文件、聯系客戶、跟進訂單等。
雖然瑣碎,但比起賣盒飯,這已經是天大的進步了。
更重要的是,我有了學習的機會。
陳叔很忙,但只要有空,他就會教我一些行業知識和經驗。
我像海綿一樣吸收著這些寶貴的經驗。
三個月后,一個意外的機會讓我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機會。
公司的一個重要客戶遇到了技術問題,他們生產的藍牙耳機總是連接不穩定。
陳叔正好出差,客戶情況緊急,我只好自己去處理。
憑借在電子廠學到的知識和平時的自學,我發現了問題所在:他們使用的某個芯片型號與電路設計不匹配。
我冒險提出了解決方案,客戶半信半疑地采納了。
結果,問題真的解決了。
客戶非常感激,當場追加了一筆大訂單。
陳叔回來后得知此事,對我刮目相看。
“志強,你比我想象的要優秀得多。”陳叔拍著我的肩膀說。
從那以后,陳叔開始給我更多的責任和機會。
我負責接洽重要客戶,參與公司決策,甚至開始跟著陳叔出差考察市場。
在陳叔的公司,我學到了很多:如何與供應商談判,如何維護客戶關系,如何分析市場趨勢。
更重要的是,我積累了寶貴的人脈資源。
兩年后,我已經成長為公司的得力干將,月薪漲到了八千。
我開始有了一定的積蓄,也有了更大的夢想。
05
2008年底,智能手機開始在中國市場興起。
我敏銳地察覺到,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智能家居可能是下一個爆發點。
在征得陳叔的支持后,我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這次,我準備得更充分:有了五萬多的啟動資金,有了豐富的行業經驗,有了廣泛的人脈資源。
我注冊了一家公司,取名“智聯科技”,主打簡易智能控制設備。
第一款產品是一個可以通過手機控制的智能插座。
研發團隊只有三個人,包括我在內。
我們租了一個小廠房,開始了艱苦的研發過程。
三個月后,第一批產品終于下線。
初期的困難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
質量問題時有發生,客戶投訴不斷。
有一次,我們的產品差點導致客戶家電短路,幸好及時處理,避免了火災。
這件事給了我深刻的教訓:在電子產品領域,質量就是生命。
我投入大量資金改進產品,建立了嚴格的質檢流程。
團隊也出了問題,核心技術人員因為待遇問題離職,研發計劃被迫中斷。
資金鏈幾乎斷裂,我不得不向陳叔借錢度過難關。
陳叔沒有猶豫,立刻借給我十萬元,并給了我寶貴的建議:“志強,創業最難的不是起步,而是堅持。”
在陳叔的幫助下,我重組了團隊,引入了專業管理人才。
我親自走訪客戶,傾聽他們的需求和建議。
慢慢地,產品得到了市場認可,訂單開始增多。
一年后,公司扭虧為盈。
兩年后,我們開發了第二代產品——智能家居控制系統,一舉成為行業領先者。
三年后,公司年營業額突破一千萬,員工人數擴展到五十人。
陳叔看著公司的發展,欣慰地說:“志強,你做到了我都沒想到的成就。”
我心中感激不已,沒有陳叔的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我。
06
隨著智能家居市場的爆發,公司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我們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線,從最初的智能插座,到智能燈光、智能窗簾、智能門鎖,再到整套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
公司的員工人數從五十人增加到兩百人,再到五百人。
年營業額突破五千萬,又突破一億。
我從一個青澀的少年,成長為一名成熟穩重的企業家。
不僅事業有成,我個人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最初的集體宿舍,到合租的小房子,再到自己的單身公寓,最后是市中心的豪華套房。
從最初的步行上班,到坐公交,再到買了第一輛車——一輛普通的日系車,最后換成了豪華跑車。
物質生活的改善只是表面現象,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成長。
我不再是那個自卑的小縣城少年,而是一個自信、成熟、有擔當的男人。
我開始關注公益事業,為貧困地區的教育捐款。
我讓父母搬到了廣州,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大房子,讓他們安享晚年。
每次看到父母臉上滿足的笑容,我就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2015年,我的公司被評為“南粵青年創業之星”,我個人也獲得了“年度杰出企業家”的稱號。
一時間,各種媒體采訪、行業論壇邀請接踵而至。
站在領獎臺上,看著臺下的掌聲和閃光燈,我恍惚間想起了那個被羞辱的下午。
十年過去了,曾經的傷痛已經結痂,但印記依然存在。
我不知道趙雨晴現在在哪里,過得怎么樣。
也許她早已忘記了那個不起眼的男生和那個不愉快的下午。
但對我來說,那次羞辱成了我生命中的轉折點,激勵我走到了今天。
07
2020年初,一個電話打亂了我平靜的生活。
“兒子,你媽要過六十大壽了,你要回來嗎?”電話那頭是父親的聲音。
“當然回去,我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鄉了。”我立刻回答。
盡管父母已經在廣州生活了好幾年,但家鄉始終是他們魂牽夢縈的地方。
前幾年,他們選擇回到松山縣,重新生活在那個熟悉的環境中。
我安排好公司的事務,準備啟程回家鄉。
臨行前,我的助理問道:“志強,需要我幫你預訂酒店嗎?”
我想了想,說:“預訂一下松山大酒店吧,聽說那是家鄉新開的五星級酒店。”
助理有些驚訝:“你家不是在那邊嗎?為什么還要住酒店?”
我笑了笑:“我想看看家鄉的變化,順便體驗一下。”
其實,我心里還有一個隱秘的想法:也許,住在縣城最好的酒店,能讓我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滿足感。
回到家鄉那天,天氣晴朗。
縣城比我記憶中的要繁華許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馬路寬敞整潔。
松山大酒店就坐落在縣城中心,是一棟二十層的現代化建筑。
我開著租來的豪車,緩緩駛入酒店停車場。
辦理入住手續時,前臺小姐看到我的身份證,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林先生,您是本地人?”
“是的,我是回來探親的。”我微笑著回答。
“歡迎回家。”她禮貌地說,遞給我房卡。
我入住的是頂層套房,視野極佳,能俯瞰整個縣城。
站在落地窗前,我看到了遠處的母校——松山縣一中。
十五年了,物是人非,當年的少年早已長大,當年的傷痛是否已經愈合?
安頓好行李,我去了父母家。
他們住在一個老小區,環境不算好,但勝在熟悉和便利。
我多次提出要給他們換大房子,但他們總是拒絕,說住慣了不想折騰。
見到父母,我心中滿是感動。
媽媽的頭發已經全白了,臉上的皺紋也多了,但眼神依然慈愛。
爸爸更是蒼老了許多,背也有些駝了,但精神還很好。
我們聊了很多,聊我的公司,聊他們的生活,聊家鄉的變化。
臨走時,我告訴他們我住在松山大酒店。
“那么貴的地方,在家住不就行了?”媽媽心疼地說。
“我想體驗一下家鄉的變化。”我笑著解釋,沒有告訴他們內心的虛榮。
回到酒店,已經是晚上。
我洗了個熱水澡,準備早點休息。
就在這時,房門被敲響。
“客房服務。”門外傳來一個女聲。
我打開門,看到一個身穿保潔服的女人站在門口,推著一輛清潔車。
“先生,您好,我來整理房間。”她低著頭,聲音很輕。
“現在?我已經準備休息了。”我有些疑惑。
“抱歉,先生,前臺說您剛才要求更換床單。”她解釋道。
“哦,可能是搞錯了,我沒有這個要求。”我搖搖頭。
女保潔抬起頭,正想道歉,但當她看清我的臉時,表情突然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