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路透社報道,美國和俄羅斯近日均表示,雙方在實現外交使團工作正常化方面取得了進展,但美國又表示,仍然對俄羅斯禁止雇用當地員工的政策感到擔憂。會談由美國負責俄羅斯和中歐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索娜塔·庫爾特和俄羅斯新任駐美國大使亞歷山大·達爾奇耶夫牽頭舉行。據路透社消息人士稱,美國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市中心的俄羅斯領事館大樓內待了大約六個小時進行會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烏克蘭問題不在會談議程上。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此前表示,烏克蘭問題不在此次會議的議程上。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此次會談延續了2月27日美俄會談所確立的“建設性方式”,同時重申了對俄羅斯禁止雇傭當地員工政策的擔憂。美國國務院還表示:“美俄代表團交換了備忘錄,以最終確定一項確保雙邊使團外交銀行穩定的諒解。”報道援引塔斯社的消息稱,俄駐美大使達奇耶夫表示,此次會談使雙方在兩國外交使團工作正常化方面取得了進展。
新一輪談判(資料圖)
此輪閉門會談長達五個小時的時間,結束后也并未第一時間對外透露相關信息。俄羅斯和美國都表示,恢復大使館的正常運轉,并不涉及到俄烏沖突的相關內容。但是在外界看來,這種解釋根本就行不通,因為當初雙方互相驅逐對方的外交人員,就是因為俄烏沖突所導致的。從這種情況來看,目前美俄很有可能正在進行“雙軌談判”,也就是俄烏停戰和美俄關系恢復的談判同時進行,且二者不會互相影響。也就是說,在未來美俄很有可能在恢復雙邊關系的同時,繼續進行俄烏沖突。
此次美俄會談的主要議題是雙方外交使團的金融保障問題,但背后隱藏的意義不容忽視。會后,美方聲明稱雙方已達成“最終諒解”,俄方也提到確保兩國外交銀行業務的穩定運作。這被外界解讀為美國對俄羅斯部分金融制裁的松綁,其中包括俄羅斯可能重返SWIFT的設想。事實上,特朗普政府的這一舉動很可能是戰略性的。一方面,美國希望通過對俄釋放善意,在地緣政治上拉攏俄羅斯,削弱其與中國的合作。另一方面,SWIFT的全面“去俄羅斯化”也對全球企業。
特朗普(資料圖)
今年,特朗普對中國發動了多輪關稅戰:第一輪關稅戰,對中國所有輸入美國的產品加征10%的關稅;第二輪也是10%;第三輪原本是34%,因為中方立即就宣布了34%的報復性關稅,特朗普要中國取消,否者就對中國再加50%的額外關稅,中國自然沒有答應美國的霸權要求,于是美國在34%的基礎之上,再加50%,第三輪關稅戰的稅率直接飆到了84%的水平。隨后,中國馬上發動了對美國的對等報復,將對美國的關稅也增加到了84%。
業內人士覺得,這實際上是關稅的另一種形式。國外媒體指出,美國的保護主義已達極致,美國這么做是為了抑制中國造船業,從而讓美國造船業重振雄風。據了解,美國造船業萎縮態勢顯著,在輝煌時期,一年能夠建造70艘船,如今一年僅能造出5艘船,美國在全球造船噸位中的占比僅為0.1%。而中國的占比,從以往的5%,已提升至50%以上。美國對中國船只征收高額費用,就是期望那些中國企業以及其他國家的海運公司,不要選用中國船只。
外貿交易(資料圖)
現在,李嘉誠還不明白嗎?如果他將手里的那些港口全部打包出售給美國,特朗普是一定會利用這些港口來針對中國的,比如對中國進港的貨輪加征高額服務費,處處刁難甚至不讓中國貨輪經過。壞處還不僅如此,比如中國的-一帶一路-國策可能會受到影響,比如嚴重依賴某港口的國家會遭到美國的脅迫,被逼退出-一帶一路-甚至反華。再比如,中國的整體海洋貿易和戰略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可能對經濟安全穩定構成一定的沖擊等等。現在李嘉誠應該知道怎么選擇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