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11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與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舉行長達四個多小時的會談后,12日將在阿曼參加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高級別談判。這次會談,美伊雙方立場如何?會有成果嗎?據伊朗媒體報道,由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齊和威特科夫分別率領的伊朗、美國代表團已經抵達中東國家阿曼首都馬斯喀特,預計談判當地時間12日下午開始。雙方就談判形式各執一詞。
威特科夫的這一表態,無疑意味著美國提前釋放讓步信號。根據他的表述,美國的首要條件,就是伊朗必須停止核計劃,不能研發核彈技術。威特科夫的話,似乎也是在回應德黑蘭此前的表態——伊朗同樣做出了讓步,表示只要美國別動不動就拿軍事手段進行威脅,并且不要提太過分的要求,那么美伊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盡管美伊都有讓步跡象,但很明顯,伊朗扛住了壓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讓美國服軟了。從威特科夫的表態來看,美國似乎還軟化了對伊朗導彈系統的立場。
美方談判代表威特科夫(資料圖)
就美國這邊來說,如果能通過雙方的會談來探一探伊朗的虛實,看看到底能不能阻止伊朗進行核武器的研發,也是值得一談的。因為伊朗相對于美國來說也是不透明的,美軍派出去對伊朗進行偵察的無人機,多次被伊朗軍方擊落或者誘捕。甚至伊朗軍方還通過這些捕獲的美軍無人機,逆向研發成功了大量的新型號,反過來對伊朗軍隊進行武裝,極大地增強了伊朗軍隊的實力。所以,美國人對伊朗其實心里是沒底的,到底能不能對伊朗開戰,還是需要進一步確認的。
在周六的會談之前,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總干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多次警告稱,伊朗正在“戲劇性地”加速鈾濃縮,純度達到60%,一步步接近武器級別的90%左右。阿拉奇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堅稱,沒有證據表明德黑蘭違反了不尋求核武器的承諾。它“愿意澄清我們的和平意圖,并采取必要措施減輕任何可能的擔憂”。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媒體表示,他已就伊朗核問題達成協議“設定了最后期限”,雖然伊朗還有“一點時間”,“但時間不多了”。當記者問及若伊朗拒絕與美方達成協議,美國會否采取軍事行動時,特朗普表示“絕對會”,他強調,“若需要軍事行動,我們就會動用軍事力量”,而且“以色列會深度參與”,“我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從美國總統的說法來看,這次是伊朗方面主動找美國進行談判的,難道伊朗對美不敢再那么強硬了嗎?直接在美以兩國首腦的會談之后,美國總統對外通報此番信息,顯然這表明美國在護著以色列。甚至可以說,美國就是為了以色列的根本利益,才對伊朗步步緊逼的。因為以色列與伊朗是死對頭,而以色列又沒有能力搞得定伊朗,但伊朗毀滅以色列的能力,又是客觀存在的。
白宮(資料圖)
不得不說,在這個美伊第二輪談判在即的時刻,特朗普真的需要把握機會,這可能是他最大的也是僅剩的翻盤希望。為什么呢?雖然就職還不足3個月,但特朗普已經創造了美國歷任總統當中最為失敗的開局之一,他的諸多宣言和承諾,幾乎全都失敗或碰壁。比如實現俄烏?;?,當前進展極其緩慢,不要說全面?;?,臨時性的局部停火都沒達成;關稅政策基本失敗,在中國、歐盟和加拿大等均對美國發起有力反制當此局勢,特朗普一定要把握機會,必要時適當讓步,不求徹底解決伊朗核問題,只希望能和伊朗緩和關系,或許更有利于特朗普自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