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我最怕的不是再見到你,而是發現自己心里還有你。”
她顫抖的手指捏緊那張變色的工牌,眼里的驚慌讓我喉嚨發緊。
房門前,我們四目相對,她推著清潔車,穿著保潔制服。
01
北京的冬天,寒風刺骨。
我站在落地窗前,看著樓下的車水馬龍。
項目報告已經修改了三遍,明天就要去廣州進行最后的投標陳述。
這是我接手的最大項目,關系到公司在華南地區的業務擴展。
桌上的手機振動起來,是總監發來的消息:“林遠,明天的PPT發我看一下。”
回復完消息,我開始收拾行李。
西裝、襯衫、領帶,都是必不可少的。
公文包里,護照和機票已經準備妥當。
從衣柜深處拿出行李箱時,一個信封掉了出來。
那是八年前離婚時整理的一些照片,被我遺忘在了行李箱夾層。
打開信封,映入眼簾的是我和陳曉的婚紗照。
照片上,她笑得那么燦爛,仿佛幸福會一直延續。
可是現實卻是,我們的婚姻只維持了三年。
02
認識陳曉是在一次商業論壇上。
她當時是一家外企的人力資源經理,干練、自信。
短短半年的戀愛后,我們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最初的日子,我們都沉浸在幸福中。
但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加,矛盾也逐漸顯現。
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出差,無法顧及家庭。
而她,事業心極強,不愿在工作上有所讓步。
“林遠,你能不能推掉這次出差?我們好不容易約了看房子!”她曾這樣對我說。
“曉,這次是重要客戶,我真的走不開。”我總是這樣回答。
類似的對話在我們之間反復上演。
我們都固執己見,誰也不愿意為對方做出妥協。
爭吵變得越來越頻繁,感情也越來越淡薄。
最終,在結婚三周年的那天,我們平靜地簽署了離婚協議。
“林遠,我們都不適合婚姻。”她收拾行李時這樣說。
“也許你是對的。”我只能這樣回答。
離婚后,陳曉執意斷絕所有聯系,甚至換了手機號碼。
共同好友說她離開了北京,但沒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漸漸地,我將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事業上的成功多少彌補了感情上的挫折。
03
北京到廣州的飛機在云層中穿梭。
我靠在座椅上,翻看項目資料。
這是一個城市更新項目,投資額超過十億。
如果能拿下這個項目,我肯定會升職。
飛機降落在白云機場,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
廣州的冬天和北京完全不同,沒有刺骨的寒風,只有綿綿的細雨。
酒店是公司訂的五星級商務酒店,位于珠江新城。
辦理入住時,前臺服務員熱情地問候:“林先生,歡迎入住。”
房間寬敞明亮,落地窗外是珠江的美景。
放下行李,我立刻開始整理明天要用的資料。
第一天的會議進行得很順利。
客戶對我們的方案表示滿意,但還有一些細節需要調整。
回到酒店已經是晚上十點,我累得只想倒頭就睡。
第二天一早,項目組又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修改方案、聯系供應商、核對預算,每一項都不能馬虎。
中午只匆匆吃了個盒飯,下午又投入到會議中。
這樣的節奏持續了兩天,項目的進展比預期要好。
但高強度的工作也讓我感到疲憊不堪。
04
出差的第三天早上,我剛走出電梯準備去會場。
突然想起重要的投標書忘在了房間。
匆忙按電梯返回,電梯門開時,一位推著清潔車的保潔員正要進來。
“對不起。”我側身讓她先進電梯。
她低著頭,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
電梯里,我站在一側看手機,她則站在另一側。
不知為何,我總覺得她有些眼熟。
可能是因為匆忙,我沒有多想。
拿到文件后,我又急急忙忙地趕往會場。
一整天的會議和談判,讓我幾乎忘記了早上的小插曲。
晚上回到酒店,已經是深夜。
我疲憊地刷卡開門,發現房間已經被整理得很干凈。
床單平整,浴室的毛巾疊放得整整齊齊。
我放下公文包,準備洗個澡放松一下。
05
正當我打開行李箱取衣服時,房門被輕輕敲響。
“客房服務。”門外傳來女聲。
我打開門,是一位保潔員,手里拿著一塊干凈的毛巾。
“先生,您的備用毛巾沒有放齊,我給您送來。”她低著頭說道。
“謝謝,放在這里就可以了。”我接過毛巾。
就在她轉身要離開的瞬間,我看清了她的臉。
我愣住了,手中的毛巾掉在了地上。
那張臉,我再熟悉不過了——那是陳曉,我的前妻。
她顯然也認出了我,臉上閃過一絲驚慌。
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已經快步離開,推車的輪子在地毯上發出輕微的聲響。
我站在門口,久久不能回神。
那個曾經光鮮亮麗的HR經理,如今卻成了酒店的保潔員。
這巨大的落差讓我一時難以接受。
關上門,我靠在墻上,感到一陣眩暈。
是我認錯人了嗎?不,那絕對是陳曉。
她的眼睛,她的鼻子,她微微顫抖的嘴唇,我不會認錯。
只是她憔悴了許多,眼角的皺紋顯得比實際年齡更大。
我拿出手機,翻到了那張婚紗照。
照片上的她,眼里閃爍著自信和光芒。
而剛才那個匆匆離去的身影,似乎已經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06
整個晚上,我都無法入睡。
腦海中不斷浮現陳曉剛才的樣子。
她怎么會在廣州?
她為什么會做酒店保潔?
她這些年經歷了什么?
無數的問題在我腦海中盤旋。
我們離婚時,她的事業正處于上升期。
作為一個優秀的HR經理,她的職業前景一片光明。
是什么讓她淪落到今天的境地?
或許,我應該找她聊聊。
但轉念一想,她可能并不想見到我。
從她剛才慌亂離開的舉動就能看出,她不愿與我有任何交集。
或許,這只是一場偶然的相遇,無需追究。
我翻來覆去,直到凌晨才勉強入睡。
第二天的會議,我心不在焉。
客戶提出的問題,我都需要同事重復才能聽清。
“林遠,你怎么了?昨晚沒休息好嗎?”同事關切地問。
“沒事,可能是有點累了。”我敷衍道。
會議結束后,我沒有和同事一起吃飯,而是獨自回了酒店。
我想再見到陳曉,了解她的情況。
07
回到酒店,我在走廊上徘徊,希望能碰到她。
等了將近一個小時,終于看到她推著清潔車出現。
看到我,她明顯想避開,轉身就要離開。
“陳曉,等一下。”我快步上前。
她停下腳步,但沒有回頭。
“好久不見。”我試探著說。
“有什么事嗎,林先生?”她的語氣冷淡而疏遠。
“能和你聊聊嗎?”我小心翼翼地問。
“不好意思,我還有工作。”她繼續推著車往前走。
我沒有追上去,只是看著她遠去的背影。
她的拒絕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并不打算就此放棄。
回到房間,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和她好好談一次。
直接找她可能會讓她更加抗拒。
我決定通過酒店其他員工了解一些情況。
前臺的接待員看起來很友善,或許可以問問她。
晚上下樓吃飯時,我在前臺停留了一會。
“請問,那位陳姓的保潔員工作多久了?”我假裝隨意地問道。
“陳曉嗎?她在我們酒店工作兩年多了。”前臺小姐回答。
“她看起來很眼熟,我可能在哪見過她。”我繼續試探。
“她很少提及自己的過去,性格也比較內向。”前臺小姐說。
“能幫我轉告她一聲嗎?就說有個老朋友想和她聊聊。”我留下了房間號碼。
前臺小姐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
我沒抱太大希望,但總要試一試。
08
晚上十點多,我房間的電話響了。
“林先生,我是前臺。陳曉說她明天下午三點下班后可以見您,在酒店對面的咖啡館。”
我沒想到她會答應,心里一陣欣喜。
“太好了,謝謝你轉告。”我連忙道謝。
掛斷電話后,我開始思考明天該如何開口。
八年的時間,足以改變一個人的許多東西。
我們之間的隔閡,又該如何打破?
帶著這些疑問,我度過了一個不安穩的夜晚。
第二天的會議比預期結束得早。
下午兩點半,我就回到了酒店,換上了便裝。
三點整,我到達約定的咖啡館,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開始擔心她是否會來。
三點十五分,咖啡館的門被推開。
陳曉走了進來,她換下了保潔員的工作服,穿著普通的牛仔褲和白色T恤。
簡單的裝扮也掩蓋不了她身上的那種氣質。
“抱歉,來晚了。”她在我對面坐下。
“沒關系,我也是剛到。”我遞給她一杯咖啡。
“謝謝。”她接過杯子,但沒有喝。
沉默在我們之間蔓延,誰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你怎么會在廣州?”
最終,我打破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