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我叫王柳兒,這個名字承載著家人對我的深厚愛意和美好期待。我的家鄉位于山西一個被翠綠山巒環抱的小村莊,那里溪水清澈,風景秀麗,人們淳樸善良。
我父親在村里擔任生產隊長,為人勤懇踏實,肩負著帶領鄉親們共同發展的責任。雖然他不善言辭,但每次開口都能感受到他對家人的關愛和對生活的熱情。
我家里還有個活潑的弟弟和懂事的妹妹,我們三人在父母呵護下健康成長。雖然家境不富裕,但家中總是充滿歡聲笑語,溫暖和睦。
父親深刻理解知識的價值,堅持讓我們三姐弟都接受良好教育。在他的支持下,我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那段日子里,我勤奮學習,希望通過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1977年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年份,全國重新實施了高考制度。我滿懷希望地參加了考試,夢想著能夠走入大學殿堂,開啟人生新篇章。然而殘酷的現實給了我當頭一棒,我與錄取分數線擦肩而過,僅差了5分。
得知落榜消息的那一刻,我心如死灰。想到父母為了我的學業付出的所有心血,而我卻沒能實現他們的期望,我感到無比愧疚。
高考失利的打擊像塊大石頭壓在我心上,令我喘不過氣來?;氐郊液?,我默默蜷縮在角落,內心充滿迷茫和不安。父親察覺到我的情緒變化,走過來溫和地問道:「孩子,接下來你有什么打算?」
抬頭望著父親,我從他眼神中讀出了某種暗示。他沒有直接建議我復讀,而是轉向了另一個話題。
「最近公社陳主任告訴我,現在有三個女兵名額空缺,我覺得這可能是個不錯的機會?!垢赣H輕聲說道,「部隊會負責你的吃住,不用家里花錢,每個月還能拿到一些津貼,這樣也能減輕家里的負擔?!?/p>
聽到這話,我心里有些猶豫。畢竟只有兩個名額這么少,這種好事怎么會輪到我呢?內心深處,我其實更想復讀,來年再戰高考。但父親接下來的話讓我開始重新考慮。
「我已經打聽過了,」父親繼續說,「征兵要求初中以上學歷,對身高體重也有規定。咱們公社符合條件的女孩不多,你剛好合適。」聽他這么說,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選擇。也許,這真的是個難得的機會?
經過深思熟慮,我最終決定放棄復讀計劃,接受父親的建議,選擇參軍。1978年春節征兵工作啟動后,父親第一時間帶我去報了名。在整個報名過程中,我感受到了父親的支持與鼓勵,也對未來萌生了新的期待。
當時,公社里共有三十名女孩報名參軍,其中只有十人接受過高中教育。這十位女孩知識面更廣,思維更敏捷,但面對僅有的兩個名額,競爭異常激烈。這不僅是對學識和能力的考驗,更是對夢想和決心的比拼。
為保證選拔的公平公正,公社每個環節都安排專人嚴格把關。從初步審核到體能測試、文化考核,每步都力求優中選優。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只有我和公社陳主任的女兒陳香蘭幸運入選,獲得了這難得的機會。
在我踏入軍旅生涯前夕,家中氛圍既溫馨又莊重。那天,父親特意去市場買了塊上好的五花肉為我餞行。母親在廚房忙碌著,將肉燉得香氣四溢,做成一道美味的紅燒肉。那香味彌漫整個屋子,讓我深深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愛。
我和弟弟妹妹圍坐在桌旁,迫不及待地等著品嘗。當母親將那盤色澤紅亮、肥瘦相間的紅燒肉端上桌時,我們眼前一亮。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塊肉放入口中,那鮮美的滋味立刻在嘴里擴散開來,令人回味無窮。
我們姐弟三人享用著這頓特別的晚餐,一邊品嘗著香氣四溢的紅燒肉,一邊聊著我即將開始的軍旅生活。弟弟妹妹眼中滿是羨慕和敬佩,而我心里既興奮又自豪,知道自己馬上要踏上一段嶄新的人生旅程。
三月中旬的一個晴朗春日,我和其他新兵穿著嶄新的軍裝,背著沉甸甸的行囊,懷揣夢想登上了前往部隊的列車。
到達部隊后,我驚訝地發現這批新兵中竟有七十名來自各地的女兵。有的來自繁華城市,有的來自偏遠鄉村,但此刻我們都成了同一支部隊的成員,共同擔負著保家衛國的使命。
在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中,我們接受了嚴格的體能鍛煉、軍事技能培訓和生活習慣調整。盡管過程艱苦,但大家都咬牙堅持,逐漸適應了軍營生活的節奏。
訓練結束后,我被分配到通信總站的電報隊擔任報務員。每天工作雖然忙碌緊張,但我感到非常充實滿足。在崗位上,我學會了快速準確地傳遞電報信息,為部隊通信保障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通信站服役兩年間,我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漸漸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報務員。同時,我也結交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和戰友,共度了很多難忘時光。
1981年,我人生迎來重要轉折點。那年,我參加了軍校統一招生考試。備考期間,我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汗水,刻苦鉆研各科知識,提高應試水平。最終,考試結束后我收到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以超出錄取分數線十五分的好成績考上了軍校!當時,我們通訊站共有五人考取軍校。
1983年夏天,我帶著軍校畢業證書回到了熟悉的通訊站。站里女兵們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道獨特風景。
她們在通訊戰線上默默奉獻,但生活中的小事也常讓她們感到困擾。因為工作特殊性,許多適婚年齡的女兵都未找到合適伴侶,這讓青春歲月中增添了幾分落寞。
為解決這個問題,營里決定組織一次相親活動,給單身男女兵創造相識機會。聽到這消息,我心里既期待又緊張,畢竟在那個年代,相親是件相當傳統且重要的事情。
相親會那天陽光燦爛,整個營區洋溢著歡快氣氛。我穿著整潔軍裝,忐忑不安地來到活動現場。在人群中,我注意到了一位身材高大、氣質不凡的男兵——楊齊志。
楊齊志比我大三歲,在軍分區某作戰連隊擔任連長。他穿著筆挺軍裝,顯得英姿勃發。我觀察到他文質彬彬,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交談中,他展現了幽默一面,常常逗得周圍人開懷大笑。
那天,楊齊志主動邀我共進晚餐。餐廳里,我們聊了很多關于工作和生活的話題。他言語中流露出對生活的熱情和對未來的向往,讓我對他產生了更多好感。
晚飯后,楊齊志記下了我的聯系方式。接下來的日子,我常常收到他的來信。信中,他分享工作生活點滴,也表達對我的關心和思念。每次讀信,我都能感受到他的誠意和熱情。
隨著交往的深入,我的心慢慢被他吸引。那種感覺不是突然爆發的激情,而是如涓涓細流般逐漸滲入我的心田。他為人處世的穩重、談吐間的風趣、對生活的積極態度,這些品質一點點占據了我的心房。每次見面或通信后,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期待下一次聯系,仿佛生活因為有了這份期待而變得更加明亮。
兩年交往時間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也對未來充滿期待。然而,我父母對我的婚事格外關注。他們認為我年齡已經不小,應該早日成家。每次家庭聚會,他們總會含蓄地提起結婚話題,讓我感到一些壓力。
楊齊志平時工作十分繁忙,經常需要加班或出差。關于結婚的事,作為女孩子我又不太好意思直接提出。就這樣,我們一直拖著,沒有正式討論過這個問題。
直到1985年的一天,楊齊志突然提出帶我回家見他父母。我既緊張又期待,畢竟這是我們感情發展到新階段的重要時刻。
在前往楊齊志家的路上,我心里忐忑不安。我沒有詳細詢問過他家里情況,他也沒主動告訴我。我不知道他父母是怎樣的人,也不清楚他們會如何看待我們的感情。
當我們到達楊齊志家時,我驚訝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