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重慶移通學院玉棠書院無人機實操工坊聯合綦江區公安局特警支隊、綦江區無人機管理協會及國家電網舉辦的無人機技術培訓班在我校子師湖畔圓滿收官。本次培訓歷時兩周,覆蓋80余名公安警員及10余名工坊學員,通過系統化教學與實踐結合,展現了學校在無人機技術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為區域低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專業引領:學校資源賦能培訓高質量開展
重慶移通學院玉棠書院無人機實操工坊作為核心承辦單位,充分發揮了學校在師資、設備及教學資源上的優勢。工坊派出由指導教師宋洋(CAAC持照飛手)及6名工坊成員(含1名CAAC持照飛手)組成的教學團隊,并提供8臺先進無人機設備。綦江區公安局特警支隊金誠警官(CAAC持照飛手)、國家電網工程師及無人機協會資深教師共同參與教學。學校采用“理論+模擬+實操”三位一體教學模式,覆蓋無人機飛行原理、安全規范及實戰技巧,并通過模擬警務執法、電力巡檢等場景化訓練提升學員綜合能力。參訓學員在結業考核中表現優異,多名警員與工坊學員高分通過,彰顯了學校在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上的成效。
校地聯動:學校平臺深化政校企協同創新
本次培訓是重慶移通學院深化校地合作、服務區域發展的典范。學校依托無人機實操工坊,對接綦江區公安局及國家電網的實戰需求,量身定制培訓課程,實現“教學資源”與“行業需求”無縫銜接。競技體育中心教師、“無人機實操工坊”指導老師宋洋談到“工坊團隊結合警務和電力巡檢的實際需求,設計了貼近實戰的課程內容,并引入場景化模擬訓練,幫助學員快速掌握核心技術。看到警員和學生在考核中表現出色,是對我們教學模式的最大認可。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深化與政府和企業的合作,為低空經濟領域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術人才。”這種“校警聯動、產學結合”的模式,既提升了警務人員的科技素養,也為學生提供了寶貴實踐機會,體現了學校“產教融合、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
育人成效:學校培養助力學生成長與區域發展
重慶移通學院將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核心使命。培訓中,工坊學員李煉等以助教身份參與教學,展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成果。參訓學生童靜表示,“培訓從理論學習到實操練習,每個環節都讓我收獲滿滿。教員的指導幫助我克服困難,提升了操作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我將努力學習,為無人機技術的創新應用貢獻力量。”學校通過實戰化項目,為學生搭建了從理論到應用、從校園到社會的橋梁,實現了“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良性循環。
深化協作·展望無人機技術未來應用
本次綦江區公安系統無人機技術培訓圓滿收官,充分展現了學校書院無人機實操工坊的專業支撐作用。作為培訓的核心實踐平臺,工坊憑借先進的設備與教學資源,為學員提供了高標準的模擬與實操環境,有效銜接了理論教學與實戰應用。同時,學校通過深化與政府、企業的三方協作,推動無人機技術在警務執法等領域的創新落地,凸顯了產教融合、服務社會的辦學價值。未來,學校將繼續發揮技術優勢,強化校地合作,為綦江區智能化發展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助力科技賦能區域建設。
撰稿:楊致凌、黃超
攝圖:吳鑫鑫、黃超
編輯:宋洋
復審:熊文文
終核:王江文
無人機實操工坊、玉棠書院聯合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